在頂層設計、專業設置、培養模式、課程教育、實驗平台等方面積極採取新舉措,進行新探索,初步形成了可供參考借鑒的經驗。

堅持立德樹人,以“新文科”發展戰略爲引領,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動構建德智體美群五育並舉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

探索課程多樣化模式,通過沉浸、融合、體驗、参與等不同方式,將課程建設落到每一門科目,積極挖掘專業中新文科元素和功能,建設若干門示範課程,擴大教學工作隊伍。

強化辦學優勢特色。面向偏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深化專業教學改革,科學編制專業建設規劃。按照專業教學指南的要求,明確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確定核心課程,全面修訂新文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産出爲導向,推動人才培養的精細化與透明化。對新文科課程設置、支撐矩陣與課程邏輯反複梳理和調整,力求建立可觀、可測、可追溯的應用型專業成長路徑。 

以學生爲中心,推動從教學到育人的轉變。突出以學生能力和素質發展的需求爲依據來確定課程。在修訂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一方面站在學生和職業需求的立場上,對原有課程配置進行調整,另一方面,以育人爲指向,對標畢業要求的能力點,統籌課程、文化活動、校內外實踐活動,推進各課堂聯動,建立立體的人才培養框架。 

深化教學改革,提昇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廣泛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建設一批優秀的在線開放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開展MOOC、SPOC和混合式課堂教學,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翻轉課堂建設,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着力推動教學方式從“以教爲中心”到“以學爲中心”的轉變。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標準,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學分認定與轉換制度。鼓勵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支持並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專題競賽,以賽促學,提昇綜合能力。

以身心素質、鍛煉習慣培養和社區體育文化爲重點,改革課程設置、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引導學生天天鍛煉、素質成長、終身受益。將課外體育鍛煉納入教學計劃的同時鼓勵學生組建體育社團和體育俱樂部,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1-2項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抓社區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團隊協作意識、抗挫折能力等;引導學生積極運動、適量運動、快樂運動、素質運動,培育學生素質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 

注重心理素質教育,加強陽光心理的建設,繼續開展心理素質座談會、心理素質宣傳月等活動,積極做好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素質心態,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將美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努力構建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社區文化、地方環境“四位一體”的美育體系。普及公共文學藝術教育,設立文學藝術俱樂部,設置文學、戲劇、書法、音樂、繪畫、攝影、工藝美術等分俱樂部,開展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爲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爲重點、以中華及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爲主要內容的文學藝術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統籌安排、精心組織,推進地方環境提昇工程,將美育元素嵌入地方環境建設,積極宣傳和呼籲學生愛護地方環境,進一步優化美化地方環境。充分發揮音樂廳、美術展覽館、文化體驗中心等藝術展以美育人,引領學生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提昇人文素養、培育完善人格。

培養實踐觀念。明確實踐教育的具體任務和要求,發揮實踐教育的積極作用。把實踐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在課堂教學中加大實踐觀念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加大實踐技能的培養,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推進實踐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將以實習、實訓實踐等爲內容的實踐教育工作作爲學生日常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念和實踐精神。

推動志願者社會實踐,養成實踐習慣。開展義務實踐,設立義務實踐日或實踐週,引導學生參與社區衛生保潔、綠化美化。通過開設實踐課程、認領社區清潔區、評選表彰實踐積極分子等措施,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實踐觀和實踐態度。

Views: 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9, 2024 at 12:40pm

中國2024年新文科建設研討會: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實踐育人改革

2024年7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和江西財經大學共同承辦的「2024年新文科建設研討會」在南昌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實踐育人改革」。

此項研討會主動對標教育強國建設目標,加快推進文科教育創新發展,研討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科領域實踐育人新路徑,全面提升文科學生數字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推動高等文科教育「脫虛向實」,培養實戰型文科拔尖創新人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在致辭中表示,面向2035年教育強國建設目標,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深入探索構建中國自主的文科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實戰型文科拔尖創新人才,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以數字化構建文科教育教學的新形態,加快推進新文科建設,大力提升文科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回答好「強國建設、高教何為」的時代命題。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小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江西省大力推進新文科建設,探索建立新文科建設「1+5+X」工作機制,開展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三年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希望江西高校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學習先進經驗,持續推動新文科建設各項任務走深走實,加快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複合型文科人才。

山東大學副校長、青島校區校長,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曹現強在致辭中表示,高等文科教育要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切實回答好教育強國建設,高教何為、文科何為的時代課題。他介紹了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機制及成效,希望未來中心能與江西省、全國各高校加強合作,共同為培養實戰型新質文科人才,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貢獻。

江西財經大學黨委牽頭負責人、黨委副書記袁雄介紹了近年來江西財經大學改革發展的成績以及新文科建設情況,並表示,新時代新形勢需要高等文科教育創新發展,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新文科實踐育人的創新舉措和重要經驗,為新時代文科人才培養碰撞出新觀點、新理念和新思路。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全國新文科領域的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圍繞各自領域的探索與建設作報告。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長黃有為作了題為「數智科技賦能新文科人才培養」的報告,介紹了數智科技對文科教育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提出了數智科技賦能新文科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萍作了題為「工科高校新文科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的報告,分享了新文科與新工科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具體舉措,以及面向人工智能新文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典型經驗。

江西財經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王喬作了題為「三擎引領 五新驅動——人工智能背景下江西財經大學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的報告,從重塑實踐教學新理念、鍛造實踐教學新基礎、建設實踐教學新資源、實施實踐教學新范式、拓展實踐教學新空間等方面介紹了江財人工智能時代的實踐教學改革舉措與成效。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強作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學教育轉向」的報告,從學科專業設置改革、培養方案重構、實踐模式創新等方面分享了人工智能時代法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思路和實踐經驗。

溫州理工學院副校長孫芙蓉作了題為「知識圖譜版AI數字教材的編寫與應用」的報告,從教學內容契合度、教學應用有效度、教學內容與學習過程的拓展性等方面分享了AI數字教材的編寫經驗,以及數字教材的應用領域。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作了題為「學科交融、數智賦能,西安交通大學新文科建設的理念與實踐」的報告,介紹了學校在課程思政、專業佈局、課程建設、通識教育、智庫與文科實驗室建設、國際交流、競賽鍛煉等方面的建設經驗。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翻譯學院院長馬文作了題為「新文科背景下高層次複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兼談多語數智科學新文科實驗室建設」的報告,分享了山東大學高層次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重點介紹了多語數智科學新文科實驗室以數智賦能、實踐育人的運行情況與建設成效。

用友集團總裁陳強兵作了題為「數智時代文科人才培養的變與不變」的報告,分析了新一代數智技術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以及教育面向新產業、新范式、新能力的三大發展趨勢,並提出了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三個「變」與「不變」。

分組討論環節,與會專家代表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並結合各學校新文科建設情況、經驗做法、困難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建議。分組討論結束後,各小組召集人匯報了本組發言交流情況。

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原校長樊麗明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會議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時性。她認為,立足新階段,要充分認識新文科建設的新背景新形勢。

一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迫切需要回答好「教育強國、文科何為」這一重要命題。二是立足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迫切需要高等文科教育因勢調整,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文科人才。三是當前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迫切需要高等文科教育擁抱新技術、探索新變革,守正創新,加快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

她強調,面向未來,新文科建設,一要更加注重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要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出發,加快推動文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文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服務力和貢獻力。二要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要促進文科教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方式向「能力塑造」轉變,強化學生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加快推動高等文科教育「脫虛向實」。三要更加注重中國自主人才培養體系和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要系統考慮人才培養全鏈條、全要素、全過程,統籌謀劃、一體設計,構建中國自主人才培養體系;要基於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歷史傳統等,概括提煉出原創性、標識性的新概念、新理論,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江西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全國新文科領域的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來自全國80餘所高校的新文科建設分管負責人、教務處處長、相關部門或院系負責人、一線教師和企業界人士共240餘人參加研討會。

[原見:山大視點;原題: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聯合承辦2024年新文科建設研討會(有修改);發布日期:2024年07月15日;供稿單位:本科生院 作者:於喜娜 張瀟月 編輯:新聞網工作室 責任編輯:馮剛 王莉莉 趙宏恩]

新文科專頁

樊麗明·新文科建設(上)

樊麗明·新文科建設(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