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頂級思考:未來35年改變中國和世界大格局

在2015年,“一帶一路”將從頂層戰略構想階段正步入務實合作階段。據新華社報道稱,由我國制定的“一帶一路”規劃已基本成形,將掀開面紗。“一路一帶”的規劃現在已經走到審議階段,公開版可能很快就會公布。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1月17日出席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SEEC)與和訊網聯合主辦的“財經中國2014年會”時表示,“一帶一路”可以叫新35年(2014年-2049年),是改變中國和世界的大格局。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截止到2014年底,這個合作倡議已得到沿線50多個國家的積極響應,開啟全新的國際合作。同時“一帶一路”也將構築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

一、戰略規劃發布需要經過一個過程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秉承開放包容的絲路精神,不限國別範圍,不是一個實體。這不僅是中國自身的戰略構想,更是沿線各國的共同事業—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其互補互利互惠開啟新的機遇之窗。

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思路,規劃將側重頂層架構,不會出現一些市場期待的過細部署。此後,有關部門和地方會根據規劃的思想,進一步出臺有關的配套落實措施。

“規劃的公開版可能很快就會公布,公布之後說什麽都可以,公布之前說什麽都不可以。公布以前說對了是泄密,說錯了那就是誤導。”張燕生向《中國聯合商報》等媒體記者表示,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不要關註規劃有沒有公開更重要的應該是討論“一路一帶”這個大戰略應該“做什麽”。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主任、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吳宏偉也在“財經中國2014年會”上表示,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戰略肯定要經過反復論證,提出比較成熟的方案再公布,況且這次“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涉及到五六十多個國家。

“‘一帶一路’戰略由國家領導人提出倡議,然後由各個單位進行論證、設計,並和相關國家進行溝通。這與以往有非常大的區別。”吳宏偉表示,我們國內也是第一次提出這樣的辦法,合作領域這麽多的戰略,由倡議變成戰略規劃並發布,需要經過一個過程。

張燕生坦言,“一路一帶”讓其想到鄧小平30多年前說過三句話。第一句話,中國的開放是三個方面的開放,包括對發達、轉型中、發展中國家。中國需要西方的技術、西方的人才、西方的資金。因此,中國前30多年開放的重點針對西方發達國家。

“鄧小平講大家一定不要忘記我們是三個方面的開放,所以‘一帶一路’戰略,無論是海上的絲路還是陸上的絲路,沿線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張燕生表示,中國人喜歡用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是統籌三個方面開放的戰略。

第二句話,鄧小平講了兩個大局,一個大局是東部沿海,一個大局是中西部。張燕生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無論從廣西、雲南向東南亞走,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南翼往東南亞;往新疆那邊的中亞走,往西藏那邊阿拉伯地區走,到達的就是西亞、北非。這其中的戰略核心帶和重點地區主要還是中國的西部地區。

在張燕生看來,“一帶一路”實際是舉全國之力支持發展的大格局,包括東中西協調,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經濟帶。主戰場西部地區是平臺、窗口和橋梁。從這個角度來講,鄧小平30年前講的,對外叫開放,對內是改革。因此,“一帶一路”,實際上就像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廣東自由貿易區、福建自由貿易區建設一樣,都是要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

“所以,‘一帶一路’可以叫新35年(2014年-2049年),改革中國和世界大格局,中國和世界的大戰略。”張燕生說道。

這一說法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觀念不謀而合。他也在1月17日的“財經中國2014年會”上指出,“一帶一路”是中國未來30年最大戰略。

多名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認為,作為中長期戰略,一帶一路的重心是基建互通,其次是經貿合作,進而推動沿線國家發展。這既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同時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和趕超帶來新的機遇。

二、未來中國30年最大戰略

2014年11月8日,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投資公司(下稱絲路基金),以提供強大資金支持。這一牽連起亞太、歐洲、非洲等多個經濟圈的重大戰略,將繼續在2015新的一年裏有條不紊地推進,打造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我始終認為,中國未來30年不會提其它戰略,‘一帶一路’就是我國最大的戰略,這個戰略會使中國的企業走出去,提升中國的影響力以及中國的軟實力。”魏建國認為,“一帶一路”是一條共贏之路、合作之路,不僅僅是文化和宗教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夠把讓整個世界大同,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公開資料顯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路線為:一條北線,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一條中線,北京-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一條南線,北京-南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包括東盟10國;南亞(6國):東帝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西亞(8國):伊朗、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科威特、伊拉克、阿曼、也門;東北非(7國):埃及、坦桑尼亞、肯尼亞、蘇丹、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索馬裏。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94個城市,包括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城市是‘帶一路’的首尾相接之處,一帶一路到此閉合成為一個圓環。”魏建國認為,未來沿著“一帶一路”將會有更多區域合作。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就意味著將來中國與東沿線國家在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實現互聯互通,這將帶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對外開放實現一個新的歷史性突破。

魏建國認為,“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負起責任的時候,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大的可供選擇的一個余地。中國下一步所發揮得作用,以及中國補足自己軟實力,更需要讓整個世界通過中國的崛起搭便車,共享中國的發展,同時也要穩固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錢洪山在2014年12月26日的活動上表示,“一帶一路”是亞洲騰飛的兩大翅膀,以經濟合作為主軸,以人文交流為支撐,以開放包容為理念,通過實施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巴基斯坦計劃發展部部長阿桑·伊克巴爾也在去年北京舉行的APEC上表示,“一帶一路”構想內涵豐富,涉及投資、經濟特區等領域,該戰略將縮短陸地及海上的交通裏程,便利貨物運輸,提升物流水平,“一帶一路”倡議承載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夢。

“如果說古絲路促進了東西方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那麽當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則是要通過構建現代化的公路、鐵路、航空等全方位多維度的交通網絡,助力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實現互聯互通。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說是打通歐亞大陸東西方的大項目、大手筆。”塔吉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胡多別爾基·胡裏克那紮爾在去年11月北京舉行APEC表示,通過這條現代的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將如同人體的血管那樣緊密聯系起來,共享中國強勁的發展動力,獲得共同發展的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在“財經中國2014年會”期間高速《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實際上中國的“一帶一路”,從整體的經濟政策上面,給全球創造了一個新的榜樣,也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三、地緣政治沖突帶來挑戰需國家間推進機構補位

漫漫絲路,澤遺百代。古絲路促進了東西方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時代潮流。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在經濟一體化潮流的推動之下,各種多邊經濟合作機制不斷湧現,跨境跨區域合作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特征。

“如果地區安全得不到保證,歐亞地區國家相互之間不能理解,我們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就是一句空話。”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主任、上海合作組織(下稱“上合組織”)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吳宏偉1月17日在“書寫改革信心”財經中國2014年會上提醒道。

1.地緣政治帶來挑戰

“一路一帶”經濟帶沿途的國家具有良好的自然稟賦,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並且經濟結構、資源的互補性較強,自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構想以來,各方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明確了建設方向。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研究員張凱此前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體現了中國大國外交的主動性,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比較好的條件。吳宏偉也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目前的“一路一帶”戰略,我國處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之下。

“一方面是中國的國際地位跟過去比有了很大提高,經濟影響力也有了很大的擴展。我們參加國際會議,不管是到中亞國家還是到其它地區參加國際會議,明顯感覺到參會的代表都非常願意聽中國的情況介紹,聽中國的經驗介紹。”吳宏偉表示,在“一路一帶”建設這方面基本上機遇大於挑戰。

目前在“一路一帶”沿途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前期經濟合作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優先區域在中亞地區,原因在於經過二十余年的合作、經過上合組織十余年的推進,中國在中亞地區具有一定基礎,已建立起能源通道,以及鐵路、公路、航空通道,電信網絡也在洽談。

“但整個歐亞地區現在面臨著一些地緣政治的挑戰,關系非常復雜,宗教問題、民族問題都交織在一塊兒,確實給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帶來了很多挑戰。”吳宏偉表示,如果地區安全得不到保證,歐亞地區國家相互之間不能理解,“一路一帶”建設就是一句空話。

挑戰首先體現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吳宏偉坦言,文化的溝通非常重要,“一路一帶”剛提出的時候,甚至很多專家、學者很不理解,所以只好做很多解釋工作,比如像哈薩克斯坦每年都開宗教大會,把不同的宗教請到一塊兒進行溝通、了解,這方面還需要不懈的努力。

另外,“一帶一路”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是必須考慮是部分,而這又集中在安全領域。比如在巴基斯坦,“一帶一路”規劃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就不容忽視。作為中國在南亞的戰略支點,巴基斯坦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無疑將發揮重要作用。但當前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並不令人樂觀,相關國家政策和未來發展亦存在諸多隱患。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中亞、南亞、東南亞等“一帶一路”經過的地區,不僅安全局勢日趨嚴峻,一些國家的政治過渡和社會轉型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些將對“一帶一路”規劃的實現構成更大挑戰和阻礙。在外部環境安全因素不確定的情況下,要實現“一帶一路”規劃,無疑對具體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是貿易上的阻礙。在推進經濟一體化過程中,沿途眾多國家貿易利益不同,政策也不同,其中也存在眾多阻礙。資料,顯示“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眾多境外國家,經營環境復雜,給中資銀行的經營帶來新的挑戰,同時面臨的國別風險、金融監管風險等隱患也不容忽視。

“由於不熟悉國外商業習慣和法律環境,不少中資企業往往面臨合同泡湯等商業風險。”中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程軍表示,中國企業境外融資更多依托的是香港資本市場,這使得企業始終面臨高成本困擾,缺乏國際認可度,中資企業在境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也面臨相當多的政策限制。

2.國家間推進機構需補位

面對建設“一路一帶”的挑戰,吳宏偉告訴表示現目前尚且缺乏一個強力的推進機構,把相關國家都聯系和組織起來。

作為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構想,上海合作組織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系、其將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應發揮怎樣的作用、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應該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這些也是相關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

上合組織秘書長梅津采夫表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緊密契合了本地區互利合作發展的共同需求,受到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高度重視。

“相比上海合作經濟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個更大宏偉更富遠見更加寬廣的計劃,兩者之間不是互相替代的。”吳宏偉認為,雖然在內容上兩者都包含經濟合作的內容,但在功能上並不是互相重合的,上合組織為一路一帶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物質、法律的保障。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合組織是本著“互信互利、平等協商”的原則,通過共同簽署的一系列條約、協定,建成了地區性制度安排,是一個正式的國際合作組織。絲綢之路經濟帶則需依靠構建共同市場和利益共同體的凝聚力,以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吸引相關國家參與,以俱榮俱損的使命感形成合作基礎。

吳宏偉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所在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地區,是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走廊,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和能源地區。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中亞國家基本都采取支持的態度,各國都希望借此發展經濟,只要不威脅到國家主權,都是支持的。

上海合作組織自2001年成立,經濟合作就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到如今已經取得了很多的進展。這些進展為一路一帶提供了建設基礎和先行的經驗。

吳宏偉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相對於上合組織,欠缺的是沒有完善的組織形態,沒有一個能把相關國建聯系起來的組織,“雖然我國在國家的層面上是有組織協調的,在國際國內也召開了不少的研討會,但相關國家都聯系起來組織起來的組織還沒有。”

“絲綢之路經濟帶需在歐亞非三大洲範圍內共同建設與共同發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潔勉認為,這個過程需要摒棄歐亞地緣重心論、零和思維和冷戰思維,需要從更大地域和更多領域的多邊合作角度進行總體思考和總體設計,具有超越地緣戰略和地緣政治的合作共贏性質。(2015年5月18日 來源:公共微信號:軌道世界)

Views: 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