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不復存在的行業·補碗

還記得那個瓷器敘事嗎?在張藝謀變質於大市場、大卡司、大資金、大製作、大空洞前的好戲《我的爸爸媽媽》。章子怡的那個大碗,因為是心愛的人用過的,破了也千方百計要補好,因為那是記憶,那是一份情深、情長。政局演變,他可能不回來了;大碗是兩人記憶唯一的聯繫。這樣的情懷不復存在;隨那時代而去的,是補碗行業,是惜物的美學。

延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的墾友也閱讀以下內容 》》

集體記憶系列
》藝·攝影館
》花·攝影館
》愛墾·趣頻道
》1950年代誕生的,是什麼動物?
》時間凝固,故事還在發生中?
》鉛筆的故事
》中藥的故事
》驛站的故事
》愛墾文創 BIG DATA

》Good & Fond Memory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Video:Kingston·A Memory to Remember
》Video:Kingston·When Red Ballons Fly
》視頻:陳奕迅·背包
》視頻:鐵達時手錶 2012年版
》EVOCATIVE OBJECTS:THINGS WE THINK WITH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Views: 376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September 5, 2013 at 10:39pm

琦琦: 紅雞蛋

生日吃紅雞蛋雖然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迷信且俗氣的,但老一輩的人卻說生日不吃紅雞蛋就不是生日。

我家老長輩對生日吃紅雞蛋更是很重視和講究,如果家中有誰生日,祖母就會拿著紅雞蛋在壽星孫子的身上從上到下的滾一回,說這樣才會滾走黴氣帶來福氣。

而且,一定要壽星自己剝殼吃掉這粒滾過身體的紅雞蛋,說是應承雞蛋的祝福又成長一歲了。

所以生日吃紅雞蛋就是我家的傳統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孩子生日我都不忘給他們煮紅雞蛋,即使他們已長大成人,在外與朋友共慶多姿多彩的生日會,我還是一樣會為他們煮紅雞蛋的。

也有不少朋友的家庭沒有生日紅雞蛋的風俗習慣,就很羨慕有紅雞蛋吃的壽星們。

我第一次為網友煮紅雞蛋的感動竟然也是眾網友的感動,說網絡是虛擬的,但網友之間的感情卻是真誠的,為了一句承諾,我在趕一場網友聚餐的當天,一早就煮好幾十粒的紅雞蛋。

這一天正巧是我們網友領導人的生日,我在他生日的前夕就在網上貼了一張紅雞蛋的圖片向他祝賀,眾網友就興致勃勃樂趣無窮的慫恿我明天的聚會一定要為師父煮紅雞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歡樂無比。

聚會當天,我提了一袋紅雞蛋到場,大家喜出望外的都贊我很貼心和用心,那些充滿喜氣洋洋的紅雞蛋瞬間帶給全場驚喜連連,我也心情愉悅無比!
雖然這個聚會不是生日會,是北馬網友興起而組織的網友初見聚會,很多受邀赴會的多數是未曾見過面的網友,只是在網上時常交流,各路英雄相會在魚村海鮮樓,幾個網友還特意從吉隆坡趕來參與,令人十分感動。

大家一起享受美食,一邊剝著紅雞蛋的殼,一邊吃喝和討論同時交流制作圖帖的經驗,歡聲笑語,其樂無窮。

我們都為這次的相聚感到高興,盡管相處時間短暫,大家都倍感懷念,盼望很快會再重相聚。(收藏自8-6-2012 光華日報新風副刊)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30, 2013 at 12:12pm

小米: 純愛

我找尋
路人的臉、電影的劇、書的世界

各個能見的影像
在心默默比較那情愛

曾經在愛河隨波
情海翻飛
總是面目全非,淚也枯乾
換得體無完膚癱軟在岸邊
也曾經妄出不信人間有真情的狂語

直到ㄧ日你在懸崖邊撿起我
像ㄧ團兒時綿白的幻霧
點醒那曾經做過的夢
是柔若水的化身

你憂鬱不見底
卻能在同時,我們嘹亮了永恆
賦予ㄧ分叫真心的感情之希冀
並不再停滯死陰之谷
也不再害怕失去

每次想見時
那道無盡的采
帶來安適和平靜
是吧
就是我們所ㄧ直想要而未能得的

我稱這是

純粹
之愛

(詩創作收藏自 彭敏臉書, www.facebook.com/flyminmin

(Feature Photo: t h e . o l d . t i m e s by Lothar Adamczyk, fineart-picture.com/

(Feature Photo: Old School by Leandro Discaciate, http://discaciate.com/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8, 2013 at 6:35pm

琦琦:美麗的傳說龍鳳茶具

朋友邀我們去她位於半山的家喝茶和品嘗自制的糕點,她的小屋就在半山間,我們駕四輪驅動車沿山路走,一路景色怡人,滿山綠茵花草芳香,與大自然相近心情舒暢無比!

桌上早已擺滿糕點小吃,一個陶瓷精美的龍鳳茶具很耀眼的端放桌面,茶壺茶杯和托盤都有龍鳳雙喜圖案,很有喜慶的感覺。

大家拿著這龍鳳茶壺端詳談起結婚話題,我們暗中估計年過半百的老友是不是想嫁了?

大家圍著她追根究底,她卻笑翻天的叮囑我們可要小心拿穩別把龍鳳茶壺打破才好啊!因為這是她母親的寶貝珍藏品,是當年父母親結婚敬茶的茶具,盡管她已決意不婚,這套龍鳳茶具還是傳到她手中,她說這是具備意義的 “寶物”她定當珍惜。

關於龍鳳茶具卻有個美麗的傳說,而至今還流傳著這個習俗,如果依照華人傳統的婚禮,每對新人都必須捧茶給長輩喝,這時龍鳳茶具就派上用場了。

所謂的茶卻不是茶,原來是以桂圓紅棗煮成的甜品,長輩們喝過新娘茶後就必須給紅包或金飾品當回禮。

聽說龍鳳茶具最好是向有福氣的人家借來用,這樣才能納福使婚姻美滿。我的姑媽也有一套金光閃閃的龍鳳茶具,幾十年了還保存得完好如新,由於她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夫妻恩愛走過幾十年,兒孫滿堂,是一個人人贊賞的幸福家庭。

每當左鄰右舍要婚嫁女兒迎娶媳婦都向她借龍鳳茶具,希望托她的福討個吉利,她也樂意借出去並連同一個紅包送到喜家,說是祝福一對新人婚姻美滿!

姑媽是一個很親切友好的人,她很珍惜和很細心珍藏這套龍鳳茶壺,她的哲理是既然大家都把她的福氣與龍鳳茶具相提並論,她就加倍保護這幸運的東西,希望此龍鳳茶具能傳給下一代或借給親朋好友。

說真的如果要讓一個陶瓷幾十年的歲月保持完好不破不裂,真的是要用心保護,就如婚姻要美滿一生一世,何嘗不是要如此保護?

(此文收藏自27-8-2013光華日報新風副刊,www.kwongwah.com.my/supplement/2013/08/27/1.html

(網路照片)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1:44pm

Song of a Sewing Machine

Constance Woodrow (1899 — 1937)

Oh, the happiest worker of all am I,

As my wheel and my needle so merrily fly;

With a spool full of thread and a heart full of song,

I am ready and willing to work the day long.

Oh, faster and faster my glad wheel flies

When it catches the light in a young maid's eyes;

The dearest and tenderest girlhood dreams

I stitch into gossamer hems and seams.

But slower my wheel and softer my song

When fairy-like fragments are guided along --

I am stitching the dreams most sacred of all

Into dear little gowns and a wee silken shawl.

Constance Davies Woodrow, The Celtic Heart (Toronto: Ryerson Press, 1929): 56. PS 8545O62C4 Robarts Library

Feature Photo: The Seamstress by Jeff Graham

This is my Grandmothers sewing machine that we recently moved out of her old house. The Dress in the background belonged to my Great Grandmother and is over 100 years old. This image was processed to maintain a vintage appearance but I did try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detail to bring out the age of the machine and the tread. (see in original size - http://jeffreygraham.smugmug.com/Photography/Daily-Photos/11711801_...)

Feature Photo: Retired by Gene Nazareno

An old but serviceable sewing machine, www.facebook.com/glnazareno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