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ki (鳳翼天翔): 看《賽德克巴萊》前先做功課?(中)

◎ 《搶救雷恩大兵》與《王者之聲》

 

對此,一定會有人質疑:“那為什麼那麼多傑出的電影都不需要先做功課就能看了,偏偏就《賽德克巴萊》得要先做功課才能看?”

 

我覺得,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那些許多人認為“不用先做功課就能看”的電影,大部份的觀眾在開始看之前,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做完了“功課”了。

 

舉個例子吧:在電影《搶救雷恩大兵》的開頭,我們會直接看到一場非常赤裸裸血淋淋的奧馬哈搶灘作戰。在看到任何一位熟悉的演員面孔之前,我們就看到美軍和德軍打得轟轟烈烈。但是請問一下,您自己或是身邊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有沒有哪一位是這時候認不出哪邊是美軍、哪邊是德軍的?或者是在這一整部電影的多次雙方交戰中,有沒有會認不出哪邊是哪邊的情況的?

 

沒有吧?而我們在看《搶救雷恩大兵》之前,有必要先做功課,去了解二次大戰的歷史,或是先去了解一下交戰國的文化背景常識嗎?好像也不用呢!

 

但是我在板上卻不知道看過多少次有人在抱怨,《賽德克巴萊》一開始對布農族的出草,看不懂哪邊是哪邊,是在打什麼。

 

奇怪了,《搶》片裡明明兩邊都是穿現代軍服,拿的武器也都是步槍手榴彈,為什麼我們就不會弄混呢?是因為美軍和德軍的制服不一樣?是因為一邊說的是聽得出來是英文的英文,另一邊是說聽不懂的德文?還是因為德軍隊伍裡一定會有軍官手上或頭上有個反“卍”字,讓我們能一眼認出?

 

 

可是《賽》片開頭的這場出草,他們兩邊穿的衣服明明也是不一樣(美術指導邱若龍為了做出區別性,甚至還把布農族那邊的服裝選了於史實地理不合但和賽德克族差異較大的另一部落服裝),且一邊講的是布農族語而另一邊說的是賽德克語,甚至最最明顯的是:布農族這邊的人臉上都沒紋面,而賽德克族這邊有好幾個是臉上有紋面的啊!

 

發現了嗎?其實《賽》片裡提供給觀眾去分辨的訊息,並不會比別的電影來得少。問題是,這些“訊息”對於從未接觸過賽德克文化的人,是不具任何意義的。

 

但是,是誰讓《搶救雷恩大兵》裡面的語言、服裝、標記對觀眾產生意義的呢?並沒有任何人會要求觀眾在看《搶救雷恩大兵》之前,要先“做點功課”,讀讀二次大戰歷史,了解其文化背景。但是事實上,你我早在看這部片子之前,就已經被教育、戲劇、小說、漫畫......等各式各樣的文化薰染,讓我們不知不覺間具備了觀賞這部電影前的先備知識。只是不幸地,我們在看《賽德克巴萊》之前並沒能擁有同等程度的原住民文化薰陶。

 

這些看電影的先備知識,大部份其實都是在不知不覺間累積的。舉另一部電影《王者之聲》來當例子:我們如果沒先做過功課又對那個時代背景不了解,那或許在看到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把王位讓給弟弟時會很驚訝;但至少在看到電影裡的英國王室時,不會去質疑“那不是國王嗎?為什麼他都不用處理國政?”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大部份的人早就知道英吉利這個在歐洲西邊的島國,他們的王室是虛位的象徵而已。

 

我們在看到電影中那位醫生是澳洲來的,而對國王堅持他並不是英國人時,我們也不會質疑為什麼一個外國人會住在倫敦又接受英國統治,因為我們大部份的人都知道有個東西叫大英國協;甚至我們還會自動因為這個“澳洲回來”的人物設定,去理解這位醫生的口音、隨性、不拘小節,因為我們不知從何時起,就已經被許許多多的電影電視在腦中建立起“澳洲人”的某種刻板印象了。

 

而我也從來沒聽過有人抱怨《王者之聲》裡完全沒解釋過希特勒是誰,就突然間有人提到他在歐陸勢如破竹,大伙就如喪考仳了。為什麼這部電影可以這麼過份啊?希特勒這名字亮出來,我們觀眾就有義務要知道他是誰,在歷史上造成了多大的震撼嗎?

 

但很奇妙地,《賽德克巴萊》卻會被一些人嫌“根本不知道裡面出現的那些人名是誰“。

 

 

舉個例子,有多少人看到“塔道諾幹”這個名字時,就知道他是誰的?完全是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名字!什麼?他是起事六社中最大的荷戈社的頭目?啊,還是另一種說法比較容易讓我們知道他是誰啦--他就是電影裡面徐若瑄的爸爸!

 

當然我們可以說魏導根本沒在影片裡把這人物的重要性或地位表達清楚,塔道.諾幹就這麼突然冒出來了,誰知道他是哪根蔥啊?一位導演有義務讓不明白背景的觀眾照樣能看得懂啊!

 

不知道魏導會不會想抱怨,怎麼都沒人要求《十月圍城》裡,該先說明清楚那個叫孫文的人到底是哪裡重要了;不然那麼多人就這樣甘心為了他來香港沾個這麼一下醬油而死得那麼慘,真的很莫名呢!

 

◎ 從語言到文化標記的情感渲染

 

有時候,身處於某文化圈裡的人,會對該文化圈裡的先備知識了解得更多更深。所以,當我們看到中國古裝的電影時,對於劇中人走進一間上頭寫著“XX客棧”的茅屋,一進門就喊:“小二!打兩斤白乾,再切一盤熟牛肉來!”不會覺得有任何不解;但換做是一個外國人,就算他懂中文,也很可能無法理解什麼是“客棧”,或是什麼是“小二”,什麼又是“白乾”還要用“打”的,因為這些辭彙根本不在他所學過的中文範圍之內。除非這外國人還事先對中國古典小說戲曲常見的用語有做過些功課,否則會有這些疑惑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了。

 

但我們就是看得懂啊!為什麼沒有人去對那些拍古裝電影的導演說:“導演,你這樣不行啊!好的電影是不需要做功課就該能看得懂的,請把電影拍成外國人也能輕鬆看得懂!“

 

別開玩笑了。難不成,真要讓大俠走進一間“休息站”,大喊“服務員!給我送上兩瓶高酒精濃度蒸餾白酒!”嗎?

 

同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不會用到的辭彙,我們對於清朝背景的戲裡,有人叫自己的父母為“阿瑪”、“額娘”都沒意見,但是在《賽德克巴萊》的電影裡,字幕翻成“多瑪”的話知道那是在稱呼自己父親的人,能有多少?

 

 

而有時候,強勢文化會比相對弱勢的文化,更在不知不覺間滲入世界的每一角落。說真的,如果所謂的先備知識差異,就只有這些知識性或語言的東西的話,其實都還可以靠看電影前惡補一下就能克服。偏偏,有些東西還是非知識性的,但它們卻直接以文化的薰染滲在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有缺也很難補。

 

例如,請想像一下以下電影畫面:主角和他對決的對象,在一座教堂進行最後的死鬥。兩人隔著牆背對背,背景響起的是像天主教聖歌的莊嚴合唱,慢動作轉身開槍的同時,一群白鴿振翅飛起......(對啦,我就是在說吳宇森做出來的東西)

 

怎麼樣,經典吧?感染性很強對不對?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張力對比,這就是國際級大導的實力!

 

但等等,這段畫面裡面,有多少是並不屬於你我所處這文化圈的固有元素?有著彩色玻璃的教堂和聖歌合唱,為什麼就會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宗教性的莊嚴?換成行天宮那樣的大廟,背景音樂換成出巡的嗩吶聲,怎麼好像就沒那個fu了?白鴿象徵著和平在這一幕暴力即將開始時出現,對比效果很強烈,但什麼時候我們不知不覺間看到白鴿就會想到和平了?兩個決鬥的人背對背一觸即發,你能確定過去對西部槍戰對決的各種印象在此時完全不會對你看到這一幕產生什麼暗示效果嗎?

 

但,我們難道還需要建議看《變臉》前,請先注意知道一下以下背景知識:教堂建築和彩色玻璃、白鴿的和平象徵、聖歌、西部槍客決鬥,好享有最佳的觀影感動?

 

現在捫心自問一下,當你我看到電影裡出現紋面的賽德克勇士揮舞著蕃刀,出發前背景森林裡飛過畫面的是他們的祖靈鳥,背景的音樂是他們族中具有重大文化傳承意義的優美歌謠,遠方的天際是他們文化終極美好象徵的彩虹,這一幕所能帶給我們情感上的渲染與悸動,是否真能及得上前面那場教堂鴿子槍戰?

 

同樣是滿滿的文化符碼,但在長期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之下,我們大多能直接對常見的西洋文化標記產生情感的對應,卻對不熟悉的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文化符碼完全

陌然。

 

也不一定是西洋,換做東洋文化,你我對於日本文化的感受力可能也比對原住民文化要強得多。當我們在看一部日本戰國的電影,演到本能寺之變時,如果劇中織田信長在四面熊熊烈火燃燒的本能寺,開始跳起舞來,唱出他那首最愛的歌:“人生在世五十年......”大部份的人都能沒什麼障礙地接受這一幕,甚至還會有不少人覺得“啊!這場一代梟雄的謝幕,真是充滿著淒美而又帶著幾分壯烈啊!”

 

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多少人在嫌莫那魯道在崖頂上他自己一人的獵場,唱著跳著最後的出草歌舞的那一幕,是太過冗長而沒有什麼必要性,令人不耐煩呢?

Views: 8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10, 2011 at 10:32pm

今天是10月10日,中華民國百年。

在《賽德克巴萊》片中演技精湛的素人演員們,終於與影迷朋友們見面,隆重舉行第一場簽名會。

活動在台南“長榮中學”舉行,這是台灣第一所西式中學。

 

大會早上十時開始發放號碼牌及簽名用海報,雖僅限200名影迷簽名,沒領到號碼牌簽名的影迷,仍然踴躍入場一睹演員風采。

領取到號碼牌的影迷,紛紛掏出電影相關產品,如 1.電影票:開鏡套票、殺青套票、上映套票、聯映電子票券、團票、戲院電影票根;2.電影原聲帶;3.系列書籍:遠流出版之《夢想巴萊》、《導演.巴萊》、《漫畫巴萊》、《電影巴萊》、《本色巴萊》、《真相巴萊》、皇冠出版電影小說。4.其他:特有種系列商品、電影海報、當天販售的典藏明信片。

不過,DM、酷卡、扇子等宣傳文宣品則不開放簽名。

 

 

簽名時,魏導和演員們一律都用黑色簽字筆進行簽名,每人限簽一樣物品,而且不能指定誰誰簽名,一律由大約三十個人簽上。所以,影迷都自備合適30個人簽名、淺色的商品,或使用大會當天專門為影迷們準備的簽名用海報進行簽名。

可惜由于時間有限,影迷無法在台上進行簽名并同時拍照。

 

(魏德勝導演入場)

 

(大慶)

(巴萬)

 

活動現場也販售電影原聲帶、遠流出版之系列書籍、全新推出紀念明信片、公益海報等商品。

長榮中學活動現場也安排接駁車,載運觀眾方便往返原台南縣知事官邸,參觀《賽德克‧巴萊》劇照展。

在臺南的當兒,影迷若出示上述電影相關產品,可兌換台南小吃兌換券一張,每人限領一券,一券換小吃一份,共準備了900份。

小吃贊助商家據知有:
周氏蝦捲有限公司、安平貴記美食文化館 、 西井村蜂蜜滷味 、同記安平豆花、安平椿之味薏仁主題館、楊哥楊嫂肉粽店、小南米糕、明新食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依蕾特布丁、不老莊食品有限公司和愛閣精品汽車旅館。

《噗浪》友人U_Ku和《愛墾納達故事城》分享了一些最新照片,特別在此刊出,謝謝U_Ku的慷慨相助。

 

(全家福)

Comment by JC on October 10, 2011 at 5:53pm

說起最近的電影,好多人都在談論這一部<塞德克巴萊>,和九把刀執導的<那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兩部電影我都還沒看,耐心的等著到戲院看的那天,也不想上網下載,同時也不太敢認真的看和這兩部電影有關的評論,就是怕帶著先入為主的心情去看。

的确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在欣賞一部好電影之前是否要做功課?這答案也沒有標准。就我個人的習慣而言,我覺得看了電影後的功課,往往比事前的更重要。事前的功課做太足,有時反而不一定看得見導演想說的,也不一定能得到屬於自己的感動。看了電影,記得那些触動心弦的情節,再來補充那一份陌生和不解。有必要的話再重看幾次來對照,這是我看電影的方法。

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心態去看電影,所以沒有一部電影能完全獲得全世界的認同。但最怕的是那些完全不想動腦筋又不願用心感受,凡事都要交待得一清二楚,簡單明了的spoon feed的觀眾。更討厭的是,他們常會在你聚精會神的看電影時在身旁忽然冒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剛剛那是什麼意思?""這會不會太誇張了一些!"......之類的,大煞風景之極!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10, 2011 at 2:37pm

我把ikki的這篇文章轉載在《愛墾》這里,是希望大家有機會多看討論電影的好文章。不管我們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都可能提高我們看戲的知識。現代人什麼事都是匆匆忙忙,靜不下心來好好欣賞、探討。網上看見什麼,也只懂得“贊”、“推”、“like”,搞一字禪機。

這篇文字談的是臺灣魏德勝導演的第二部片子《賽德克巴萊》,故事背景恐怕不像他的第一部影片《海角七號》那樣簡單。到馬來西亞來上映時,未知觀眾到時對劇情反應會怎樣。不過,其臺灣少數民族的背景,有的臺灣觀眾本身也不甚了了,這才引來Ikki的長篇大論。

這篇文章推介到《噗浪》網站後,倒是引起一位叫u_ku的網友一番很有水平的看法,我特地一道引述在這里給各位參考:

先不論觀眾有沒有能力看得出台灣原住民種族服飾,首先開場還是分得出是二種原住民在搶奪獵場,用意在於表達賽德克族人需要出草才能成年被祖靈所認可,至於要分清服飾,個人認為對情劇沒有太大影響,觀眾還是分得出 喔~有比較親日和反日的原住民族人。

現代人看過去的人在做事,很難理解他們那時候在想些什麼,我們習慣把自身的情況代入當時的角色去判斷,卻忽略了。啊,當時的背景生活。我們為什麼要去搶奪獵場,要跟其他原住民打得死去活來?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當然我不覺得,一部再好的電影會受到全部人的喜愛。個人認識賽片還是有分年齡的,電影看得少的,年紀太輕的,去看賽片可能不會有眼睛一亮的感覺。

有人覺得出草前,為什麼要跳那個出草舞 覺得很長很拖戲? 那為什麼就不覺得不管東方也好西方也好,作戰之前要精神喊話、大叫、祈禱等等儀式太過麻煩? 地表上的人不管在何方都有很大的相通點,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不了解對方的角色和立場,就妄加評斷。

u_ku很有見地,希望他以後自己親自來《愛墾》現身說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