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業界年度盛會,今年剛滿50歲的金 馬獎,比往年更盛大隆重,也更有意義。由國際名導演李安帶領的評審團評定的獲獎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既有商業電影,也未忽略藝術電影,各獎項得主可謂實至名歸。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電影工作者在本屆金馬獎的優秀表現,令人驚嘆,亦給馬新兩國帶來榮耀。
我國旅居台灣著名導演蔡明亮不僅憑《郊遊》獲得最佳導演獎,還讓《郊遊》男主角李康生登上影帝寶座;我國另一位女演員楊雁雁則成功摘下最佳女配角 獎,小演員李馨巧在《激戰》的精湛表現,也讓她入圍最佳女配角。
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更是小刀鋸大樹,入圍6項並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最佳新導演》4大獎,成了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
50歲的金馬獎,走過漫漫歷史走廊,經歷一代又一代的電影創作和電影工作者,不但歷久彌新,更跨越了文化、語言和地區的各種限制,給30年來一直孜孜不倦為電影藝術而努力的蔡明亮一個公平的獎勵,同時也給了新加坡華語電影新人陳哲藝在這個行業實現夢想的機會。
第50屆金馬獎對文化與藝術的包容,體現了寬廣的大度,同時,亦說明了華語電影不再只是中港台電影人的天下,馬新電影人嶄露頭角,一樣有條件和資格走上金馬獎台,和中港台資深的演藝界分享成果和榮耀。
馬新電影人礙於國情和政治文化的諸多限制,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和冗長的時間才能有一番成績,更諷刺的是,還須旅居他鄉才能在這個行業展露才華。以蔡明亮為例,他旅居台灣30餘年,拍出不少佳作,在金馬獎7次入圍、2次榮獲最佳導演獎,並多次在各項國際影展獲獎,然而,礙於我國狹窄的尺度規範,他的電影卻沒辦法在國內公映,包括他在吉隆坡拍攝的《黑眼圈》。
事實上,像蔡明亮一樣,在國際揚名卻被自己國家忽略的大馬電影人或演藝界人士,不在少數。我國政府 何時才能看到他們的成就,將他們擁抱回國?
近幾年來,本地華語電影製作開始掙扎著起步,雖然仍受到政府各項不利政策的限制,並無打擊影藝界人士創作的信心,不少電影工作者自掏腰包、冒著虧損 的風險,繼續為園夢而努力。
但是,政府即使拒絕給予他們財務上的資助和鼓勵,也不應像政治干預《新村》這部電影一般,無故為本地電影戴上帽子。
長久下去,演藝人才都流失在他鄉,大馬中文電影除了一灘死水,還剩下甚麼呢?(25.11.2013 星洲日報/星‧觀點)
Comment
游嵐赧‧全民電影全民力挺
這個新年,逢人見面除了說聲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跟親朋戚友敘舊、話家常還會聊些甚麼呢?
嗯,朋友都會問起我:“你看了《一路有你》嗎?”瞬間,大家的話閘子就這麼打開了……全民電影《一路有你》自農曆新年起在全馬各大戲院上映,短短兩 周內創下760萬令吉票房,以目前的走勢來看,更會一路朝800萬、900萬甚或更高票房挺進。
老實說,這種持續發酵、延燒的情況,在本土電影中可說是罕 見現象,除了前幾年同樣由周青元執導的賀歲片《大日子Woohoo》及《天天好天》,還有維持了兩年大馬電影最高票房的《阿炳心想事成》(756萬令吉) 之外,其餘的一般上都只在戲院上映兩周後便下畫,而相信也只有在新年期間上映的賀歲檔電影才會有這種“魔力”,讓每個人都想走進戲院好好觀賞一部影片。
《一路有你》在上映初期並沒有出現觀眾搶票進戲院捧場的情況,相反,大家首選的不外是中港合資大製作電影,至於本地賀歲電影,大多數人都抱著觀望態度,想說如果有朋友看了又或是上網“做功課”,看看大家評價如何,才決定要不要買票進戲院支持。
好的事情,大家一定會口耳相傳;好的東西,大家更樂於分享,《一路有你》靠的就是這分力量,據聞,電影上映至今,戲院天天爆滿,任何場次都難買票,不少觀眾甚至看了兩、三遍,仍意猶未盡、回味無窮,讓尚未進戲院看電影的人大嘆“一票難求”啊!
由一開始《一路有你》就注定與別不同,周青元大膽起用一班素人演員,就算男女主角賓安德魯費弗及尤鳳音有演出經驗,但同樣不為觀眾所認識,故在大家眼中,他們就是一班“全新”的演員,包括之前曾客串拍過廣告的“全叔”李世平。值得一讚的是,這班演藝資歷尚算稚嫩的演員,交出自然不造作的演技,看過電影的觀眾,無一不讚許,原來沒有大卡士的電影,一樣可以很好看。
電影好看之處,還有許多亮點,包括電影大打親情、友情、愛情溫馨牌,並以歡笑聲與淚水交織出感人的內容,加上電影主題曲、插曲、片尾曲搭配得宜,這些細節均讓整部片的情節、畫面更加分。
不過,個人認為導演最成功之處,是他走了“全民”這條路,為了完成這部電影,他走遍整個西馬,把整個馬來半島漂亮的景物全攝入鏡頭中,讓在不同州屬 小鄉鎮長大的你我他,都有機會看到了屬於我們小時候,在那些小地方曾留下的珍貴記憶,是的,就是這份小小的情懷打動了每一個人。(14.2.2014星洲日報/記者 Apps‧作者:游嵐赧‧《星洲日報》娛樂組高級記者)
謝仲洋‧不一定要懂
本地賀歲電影《一路有你》席捲全民,面書上留下許多朋友鉅細靡遺的觀後感心情,有者在戲院內淚流滿面,有者感動溫馨,但在看懂或照單全收主流價值餵養的溫馨和親情後,剩下的是甚麼?
對比數日前在馬六甲播放,由古城土生土長的林麗娟於2009年拍攝執導的《理髮店的女兒》,劇情講述一對母女情感相處矛盾的獨立電影,大部份觀眾的觀後感是“看不懂”,還沒來由需承受劇情帶來的沉重與沉悶感。
然而,之後的電影分享會環節,眾人包括長者們的積極討論,卻擦出許多美麗火花。
對於非主流獨立電影,大眾首先會以“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看待,再者是對白寥寥無幾,畫面緩慢、演員頹廢萎靡的演繹神情。
不過,在“看不懂”的背後,獨立電影其實拍出的是一種生活,生活本即緩慢與沉悶;但生活的精彩之處,卻讓人在平凡中發現幸福、發掘那純真的感動。
一部成功的電影,除了讓觀眾從觀影中發現自己,對生活中一草一木培養出珍惜情感,更應該給予觀眾更多思考空間,去反思自己與至親,或在生活出現的情感掙扎與矛盾。
有人問,生活已經夠苦悶了,看電影是種簡單的大眾娛樂,何必把自己搞到這麼複雜和沉重?這句話沒錯,電影有許多類型,選擇看甚麼電影乃個人喜好,在於你選擇一部只以電腦科技特效取勝的聲光掠影,卻腦袋空空散場;還是一部樸實無華,從電影中發掘屬於自己價值觀的獨立電影。
也有人認為,看了獨立電影后有股難以釋懷的鬱悶,會很心急想釋放這股憂鬱。其實,生活本就是一種能量的累積,尤其我們處於一個不停接收的環境,自然 得有一套排解的方式,例如可通過寫日記或寫部落格,從中檢視及與自己對話,映照出“鏡子”中的自己,會驚奇地發現到後來寫出的,竟和初下筆時迥然不同的心 境。
在這個很多東西“必須懂”的現實環境,我們對“看不懂”的事情會感到焦慮和害怕,擔心會被人視為無知,這其實是種主流價值觀的繆差,只有虛懷若谷,接受自己有許多的不懂,我們才能從“不懂”中“更懂”。(收藏自13.2.2014星洲日報/記者Apps‧作者:謝仲洋‧《星洲日報》古城記者)
毛尖:無父的時代
任正非在給公司的內部郵件中說,華為的接班人除了要具備以前講過的視野、品格、意志之外,還要具備對價值評價的高瞻遠矚和駕馭商業生態環境的能力等等。他說,這些能力他的家人都不具備,因此,他們永遠不會進入接班人序列。
至此,全球矚目的「華為接班人」問題變成了華為轉型問題,一代家長即將退出江湖,全球第二大通訊供應商將如何迎戰新時代?
華為轉制我沒有能力置評,我感興趣的是,作為「全球最具爭議的商人」,任正非退休之後的華為似乎很有時代特徵,風風雨雨的政壇不去說它,當下的電影圈基本進入無父的時代。
沒錯,這是我看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的感想。
坦白說,最早在媒體上看到趙薇要執導《致青春》,我多少有些不以為然。還珠格格這個角色既是她的金箍棒,也是她的緊箍咒,所以,我跟不少朋友一樣,覺得趙薇當導演,懸乎!尤其,理論上來說,她個人的電影片單雖長,能進入電影史的作品畢竟欠逢。
可 毫無疑問,《致青春》為她刷出了嶄新的可能,雖然在任何意義上,這部電影也終將成為一部流行之作,一個票房童話。但是,在這部導演處女作裏,趙薇非常聰明 地避開了她之前參演的那些愛情故事的陳詞濫調,《致青春》不亂搞誤會,不歇斯底里,不各種巧合,不拖泥帶水,她警惕肉麻警惕脫俗,甚至警惕小清新警惕大煽 情。八九個人物,主線和副線的關係交叉很清晰,呈現很完整,而且角色彼此之間構成互文的支持,所以我驚奇地看到,幾個在爛片中經常出沒的偶像明星,在這部 戲中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
五一節晚上,新衡山電影院一號大廳真正滿座放映,我坐在觀眾席裏有點小激動,很多年了,我在電影院裏沒看到過這麼多 人,《致青春》的毛病其實很多,比如BP機和盜版碟同時代出沒,比如「出國」橋段的歷史感偏差,當然更嚴重的還是後半段的概念人生導致前半段的青春也概念 化,但是,所有這些毛病擋不住這部電影呼之欲出的興奮:現在,我說了算!
謝晉已經成了牆上的大師,陳凱歌張藝謀垂垂老矣自顧不暇,新登場的電影人 既沒有歷史的壓力,也沒有藝術的負擔,第五代第六代出場的時候,還要喊幾句「Pass第四代」「埋了第五代」,但現在的電影人不用了,他們拿起導筒,再也 不用拗時代造型,也不用講肩上的責任,背後的目光。
滕華濤的《失戀33天》就是給屌絲打打氣,徐崢的《泰囧》就是給百姓逗逗樂,薛曉路的《北京遇 上西雅圖》就是給觀眾養養眼,而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就是讓我們在樂過之後,追悼一下自己的青春。這些電影,都是這一兩年來的票房奇蹟、媒體 主人翁,這些電影,無一例外地出自剛出道或出道不久的導演之手,似乎,在任何一個歷史階段,我們都沒有這麼密集地迎來過新導演出手就是票房大片的時代。我 想,這是因為,有父的時代結束了。
就這樣狂歡,就這樣哭這樣笑,豪情與賤情齊飛,激情共基情一色,沒有歷史包袱的新電影人,出手豪闊,屌絲最後都 能功德圓滿,當然,這些屌絲原本就具有高帥富的潛力和面相,比如《西雅圖》裏的吳秀波;新導演們也更心地善良,《泰囧》裏的徐崢會因為王寶強的一封信而內 心決堤;同時,普遍地,他們也更單純更浪漫,《33天》也好,《西雅圖》也好,《致青春》也好,包括《泰囧》裏的陶虹,勇往直前為愛付出的女孩子們,你們 儘管放心,年輕的導演一定會讓你們愛有所值,一切,新電影人說了算。
我不知道沒有父親後的華為是不是會更上一層樓,我只能隱約地想像,沒有家長的中國電影可能會有一個重新出發的青春期,但這個青春期也可能短暫到連過程都無法捕捉。(收藏自2013年05月05日 蘋果日報)
湯秀鳳本土電影待開花結果
我家孩子是電影院的常客。我不只鼓勵孩子們用雙眼看電影,用雙耳聽音響帶來的效果和聲音發出的無窮力量,我也希望孩子們學習用心去感受一部電影帶來的啟發以及最為重要的是在觀看一部電影后必須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衡量及尊重電影帶給觀眾的訊息。
我深信一部有素質的影片能帶動孩子對事物的探索動力和提昇其思考能力的深度。除此之外,電影預告片也能提供一個平台讓孩子們學習溝通技巧,學習用言語表達意見,學會彼此分享心得。還能有效的凝聚孩子們互動。
在我和孩子們所看過的眾多影片中,本土製作的中文電影少之又少;片商引進的不外乎是海外影片,而且多以英語為主。回顧已上映的本土中文電影,製作過 程周旋於種種不是理由的理由,而所花費的人力、財力和時間不僅讓國人感歎本地製作之艱難,更多的是抱怨制度、政策有欠公平;甚至形容為抹煞創意的劊子手。
無可否認,電影業是一門競爭激烈的行業,一部影片的成敗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但我始終認為人為因素而阻礙影片創作的窘境有必要制止。我國豐富的人文 條件是製作一部有素質影片的優勢。再者,多元文化是國家發展環節的其中一項重要軟實力,多元文化的傳承更是把這個軟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關鍵;所以不同文 化背景肯定是其中一個有助電影業者呈現出獨特觀感的影片。
東南亞中文電影揚威第五十屆金馬獎,馬新電影人嶄露頭角證明中文電影不再只是中、港、台、電影人的天下。
我深信終有一天我國中文影片能昂首挺胸走向國際舞台,只要相關機構能擺脫狹隘的思維、同心協力、鎖定目標,國人當然沒有不支持本土中文影片的理由,我國的中文製作影業者沒有理由不獲肯定。(收藏在 9.12.2013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湯秀鳳)
《爸媽不在家》金馬大四喜11/29起台灣上映
新片《爸媽不在家》在金馬獎小兵立大功,勇奪最大獎最佳劇情片,同 時獲得最佳女配角、新導演及原著劇本獎,此片本周五起將在台上映。導演陳哲藝表示自己非常意外,沒料到會獲得這麼多肯定,他本來只抱持著來看明星、希望能 跟李安見面的心情出席金馬獎,最後他從李安手中領到獎時,興奮大喊:「我終於握到李安的手了!」
陳哲藝說台灣新電影算是他的啟蒙,因為電影的視角和他對電影的價值觀相同,沒有台灣電影就沒有《爸媽不在家》,因次他特別感謝侯孝賢導演、楊德昌導演、李安導演。為了拍《爸媽不在家》,陳哲藝花了3年時間,昨晚他特別感謝老婆,「對不起!老婆我愛妳!」
《爸 媽不在家》在國際大放異彩,坎城影展獲得金攝影機獎、金馬獎獲得四項大獎,同時代表新加坡角逐奧斯卡外語片,成為新加坡影史上第一人。《爸媽不在家》是陳 哲藝兒時與菲傭相處的故事為題材,描述傭人與家庭感人互動的故事,再創劉德華與葉德嫻《桃姐》的真情感動風潮,此片11月29日將在台上映。
《爸 媽不在家》是年僅29歲的陳哲藝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描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一個新加坡家庭與菲律賓女傭之間的故事,此片是2010年金馬創 投的案子,陳哲藝也曾於前年來台參加金馬學院。電影探討普通家庭在經濟逆境中的掙扎,以及父母忙於生計,孩子由外傭照顧成長等問題,此片廣獲國際好評注 目,讓陳哲藝成為新加坡之光,也為新加坡電影開創新方向。
屢獲國際影展矚目和歡迎的陳哲藝導演,首支短片《阿嬤》(Ah Ma)開始就獲得坎城影展特別表揚獎,《爸媽不在家》則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再度獲得坎城影展肯定,勇奪金攝影機獎,顯見他不可小覷的無窮才華與潛力! 《爸媽不在家》11月29日將在台上映,電影從時代的微縮影呈現出人物故事,導演以熟稔沈穩的敘事方式,將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裡堆砌出情感力量強 大的動人電影。
《爸媽不在家》故事描述一個聰明卻調皮搗蛋被學校視為頭痛份子的小孩家樂,懷孕的母親每天在公司和家事兩頭忙碌,分身乏術,因此僱用女傭泰莉來幫忙家務、 照顧家樂。一開始相當排斥泰莉的家樂,利用各種機會欺負她,但是為了要養家糊口的泰莉只能努力在這個家庭裡生存。因為雙親各自煩惱著自己的事情無暇關注家 樂的情況下,讓他和泰莉兩人從摩擦、生疏到逐漸培養出深厚的感情,泰莉的細心呵護,對照著父母的疏於照顧,小小年紀的家樂其對泰莉有著許多情感的依賴,卻 沒有發現日趨嚴重的家庭風暴,悄悄籠罩在這個家中……。(收藏自 2.12.2013 台灣 《遠見雜誌》)
張士達·蔡明亮與陳哲藝29年的世代交替
《爸 媽不在家》,一個29歲新導演的第一部長片。《郊遊》,一個56歲導演的第十部長片,也許也將是最後一部長片。一個正在創作生命意氣風發的起點,以紮紮實 實的劇本結構,說出一個當代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平凡故事;一個已站在山巔看盡人生風雨,義無反顧地以背離商業體系的形式,探索著電影語言未知的邊境。由李安 率領的金馬評審團在金馬獎50周年之際,將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頒給了他們,這是實至名歸的最高榮譽。
《爸媽不在 家》由陳哲藝個人的成長經驗取材,描述1990年代末的新加坡,在經濟崩盤的大環境裡,一對父母因忙於工作,請了菲傭來照顧常惹麻煩的頑皮兒子。男孩原本 對女傭相當抗拒,甚至刻意找她麻煩,但在朝夕相處後,卻漸漸發展出了可能比與自己母親更深的情感與依賴。男孩的父母則因工作與生活的壓力無處可逃,相處和 溝通越來越少,彼此間堆疊出越來越多的秘密。全片故事就在父親、母親、兒子、菲傭四個人物間發生,每個人的困境與別人的困境互相牽連碰撞,在家庭劇的小格 局裡,卻發展出宛如《分居風暴》般結構緊密的劇本。陳哲藝初出茅廬卻有大將之風,節奏明快毫不拖泥帶水,全片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畫面,該有衝突時絕不手軟地 處理得明快犀利,卻又不忘適度留白保留詩意與咀嚼的空間,四個演員都將角色的細膩轉變與爆發時刻表演得極具說服力。以新導演的首部長片來說,這是一部放到 全球影壇都足以傲人的作品。
陳哲藝不僅在台灣新電影中擷取養分,就連他來台參加侯孝賢領軍的金馬學院,也是在台灣新電影老將們的調教下練功。而他的首部長片《爸媽不在家》,也的確展現出如此的學習背景,以1500萬台幣的低成本,不需特效地光靠劇本與演員演出,道出一 個跨越不同文化都可了解與感動的故事,這些正是當年台灣新電影賴以讓國際影壇驚豔的基本功力。這些同樣的特質,我們也曾在今年另一位獲獎導演蔡明亮身上看 到。蔡明亮1984年的編劇作品《小逃犯》,透過一個年輕逃犯闖入一個家庭躲了一天一夜,暴露出一個台北家庭四口成員間的疏離關係。整整29年前的作品, 卻與《爸媽不在家》一樣以看似封閉的小格局,見微知著地反映整個時代的都會家庭問題。而那年,陳哲藝才剛出生。
在這29年的時間裡,台灣電影已經經歷了不斷向下探底又終於逐漸復甦的過程。如今《爸媽不在家》彷彿在告訴我們,不論在怎樣的市場裡,在不同類型風潮的來來去去與資金大小的起起落落中,說好一個易懂易感又與社會脈動緊密結合的故事,終究是每個導演必須修練的基本功。
蔡 明亮以晦澀難懂的沉默長鏡頭聞名影壇,新片《郊遊》中又更進一步地拋棄傳統敘事,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在早期的電視劇作品《海角天涯》、《我的名 字叫瑪麗》中,都成功證明了他絕對可以掌握老少咸宜的通俗劇。即使在他的首部長片《青少年哪吒》中,也都仍有較為明確的劇情與表演方式。但你必須先擁有按部就班執行的能力,然後才能懂得怎樣嘗試去丟掉這些束縛與痕跡。沒有誰的成功是一開始就從去蕪存菁開始出發的,曾經苦練功夫的人,才有能力進而追求無招勝 有招。今年金馬獎肯定的劇情片與導演看似兩種極端不同的路線,其實卻是藝術創作版圖中同樣不可荒廢的一體兩面。
在金馬獎前夕,許多中港影人與媒體紛紛抵達台北,我驚訝地聽到有位大陸媒體主管胸有成竹地說某某片肯定將得或不得獎,因為「上面已經跟侯孝賢和李安打過招呼了」。許多大陸媒體(甚至包括部份台灣媒體)至今仍不相信台灣的金馬獎沒有分配運作,這對每年努力追求公信力的金馬執委會以及努力以作品證明自己的創作者,實在是莫大的侮辱。陳哲藝與蔡明亮的創作資歷天差地遠,但在金馬獎的競技中,就同樣都只是不可能有能力左右評審決定的兩個導演,也因此他們對於手中的那座金馬會如此激動。蔡明亮在創作之路上再怎樣選擇或忍受孤寂,他仍然不可能不在乎他所選擇作為家鄉的這塊土地對他的肯定。郊遊去得再遠,終究仍要回家。 幸好金馬獎在旅人的路途前方點了一盞燈。(收藏自 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聯合報顏甫珉·很“敢”的金馬獎
金馬五十風光落幕,最大獎最佳劇情片頒給了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成為首部獲此獎項的新加坡電影,打敗過去長期主導華語市場的兩岸三地精銳影片,但此結果更可奠定金馬獎在華語影壇的指標地位。
其實金馬五十評審團對是否要將最大獎,頒給一部新加坡電影,且導演陳哲藝年僅廿九歲,該片更是他首部劇情長片,也曾有激烈討論,從評審團主席李安一句話可見端倪,「敢不敢把最佳劇情片投給這部電影?」答案是,評審們都「很敢」。
這個「敢」,奠定金馬獎在華語影壇的崇高地位,不管外界紛擾、各種政治、國籍的雜言干擾,回到金馬獎的範疇,沒有國籍之分,不管是票房導演、當紅巨星,都得接受評審最嚴格的審視。
在金馬五十歷史時刻,「爸媽不在家」的獲獎,無疑是對兩岸三地電影圈的重大刺激,當大陸電影追求高票房、香港電影尋找新目標、台灣電影欲振乏力時,描述星國社會現象的小品,在導演細膩操作、演員用心刻畫下,成功打動評審的心。
金馬五十的評審團們用「爸媽不在家」提醒兩岸三地的影人們:電影與社會文化密不可分。大製作、高成本的商業電影固然帶給人們娛樂感,但回歸電影藝術本質時,能夠觸發人心、即使只為社會帶來一點點改變的電影,也值得被鼓勵。
台灣與新加坡都因市場規模小,難以發揮電影工業,得仰賴有心的創作者與演員等。當陳哲藝直言「沒有台灣電影,就沒有『爸媽不在家』」時,代表台灣電影文化的底蘊深厚,人才濟濟。
如今,充滿星式風格與幽默「爸媽不在家」都走出新加坡,站上頂尖華語影壇,「新加坡能,台灣電影能不能?」(收藏自 聯合報新聞網)
何威·給電影人一個空間
當《爸媽不在家》(Ilo Ilo)揚威金馬,改觀了中港台觀眾對於東南亞華人電影印象,讓馬新電影不再是有梁志強,搞笑和一些有的沒的鬼片電影。但是,此時我卻替馬來西亞電影《新村》感到嘆惋、難過。
《爸媽不在家》揚威世界多個影展載譽而歸,我們馬新看似迎來了新浪潮的契機,然而觀眾鑑賞的能力若不能改變,片商理所當然依舊引進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許多小本製作的本地電影當然生存不得,加上政府種種不利的限制,馬新電影圈的確處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窘境。
頒獎禮前兩天,有幸觀賞《爸媽不在家》在台灣的第二場播映,當時導演、三位男女演員都出席。觀畢後的座談會,曾舉手問楊雁雁,馬來西亞何時方上映。
雁雁的回答說,這是要看市場觀眾的鑑賞能力價值。言下之意,若是觀眾的素質達到一定水準,片商理所當然看準眾多人的意願,方可引進。否則,小貓兩三隻的入場,誰會冒險這賠錢的投資?
過去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電影圈,都是以喜劇加上搞笑無厘頭,以及盛行鬼片,而開拍劇情片和文藝電影屈指可數。
我們的華人電影的過去,有回憶及歷史,但是現在連開始的零頭都沒有。常言,對於馬來西亞華人而言,把孩子送去讀電影、表演及攝影科目的學識,近乎都是保持著“吃不飽,準備餓死人”的心態。所以,在功利現實社會的大眾,都是考量務實作業,畢業後就要找口飯吃的工作。
然而,近日上了已故台灣導演楊德昌得意門徒――楊順清老師的課,楊老師分享說,以前上大學學習影像,周圍同班同學個個都選擇務實性較高的課業,後來畢業,不是做老闆就是駕豪華車。三十歲以前,楊順清老師仍舊立志當導演,同學和他聚會,都會問:你拍片了沒?當導演了沒?
大家看楊順清還沒工作,就請他吃飯。5年後,也是不要他出錢。四十歲之後,楊順清拍了一些影片,獲得獎項殊榮,但是生活仍舊非富裕。此時,楊順清還 在自己影像創作及圈內的生活。接近五十歲時,那群聚會同學,看著楊老師非飛黃鵬達,但為人處事和心境依舊和以往一樣,輕鬆歡愉。這群同學雖畢業順利找到工 作,駕好車住好屋結婚生子,但在這半百年齡的時候,卻發現人生並不快樂,而且與伴侶生獲不愉快。此時,楊老師說:因為一直都清楚自已要的是甚麼。所以學習 快樂、影響創作及夢想給了他很大得滿足。而這份工作,給了楊老師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吃不包,餓不死”,但是精神和心態上相較於這些為了賺錢的同學,則飽滿 得多了。
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是分不開的共體嬰,不乏道地故事。無奈,我們社會結構都是衝著現實、勢力的環境。
《爸媽不在家》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說了,人一旦無奈的,感覺缺錢徬徨無助時,卻投靠及出席“朝拜式”洗腦般的行銷講座。心理學有分析過,人一旦徬徨無 助,沒正確尋找抒發管道,就會誤信和墜落群起騷動的羊群裡,別人做甚麼指示也跟著做甚麼。所以才會出現迷魂黨騙錢提款、行銷拉下屬掏空欺詐案頻生。當然, 有些是正規行業。
最後,社會整體環境功利為首,種種當地政府狹隘限制,不但阻礙了民眾對於藝術價值鑑賞能力,我們無法挽回。最難過的是,看到新加坡影片可獲得如此佳評如潮,就為《新村》電影工作團隊感到心痛、難過。政府若再干預,實在枉費了、埋沒了人我們影像創作的人才啊!
我們期待,我們引頸長盼,另一個的東南亞李安、侯孝賢、楊德昌等會說地道故事、關心社會議題細膩的影像創作者。所以,整體國人的思維及政策,適時應擯棄傳統的思維了。該把高牆砸下,讓影像創作人一個呼吸的空間了。(收藏自 25.11.2013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何威)
楊照·那些我們看不到的金馬獎得獎片
剛剛頒發的第50屆金馬獎中,《一代宗師》沒有得到最佳影片,王家衛沒有得到最佳導演獎,我心理有點嘀咕,但我不能多說甚麼,因為獲得最佳影片的《爸媽不在家》和拿下最佳導演的蔡明亮新戲《郊遊》,我都沒 看過,無從比較起,也就無從思考、討論評審的選擇和我自己看電影的品味、角度有甚麼不同之處。
不是我不想看《爸媽不在家》和《郊遊》,而是這兩部片到金馬獎頒獎之前,並沒有在台北的院線上演.除了極少數有特殊管道的人之外,絕大多數跟我一樣 單純喜愛電影的人,都沒有機會看到這兩部片,也就都跟我一樣,在宣佈大6獎項花落誰家的瞬間,腦中一片空白,無從比較、理解我看過、我喜歡的《一代宗師》 為甚麼落敗了?
誠實地說,我很不習慣這種感覺,大概也永遠習慣不了,因為我的習慣是從看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而來的,固定的程序是:帶著高度期待等到了金像獎提名名單,趕緊檢查名單上的重要影片,有哪一部我還沒看過,準備安排補看。顯然很多人有跟我一樣的心情,所以片商基本上也都會參考奧斯卡提名名單,讓獲得多項提 名的“大片”藉機上映,或重新上映。
看過了主要的參賽片,再看頒獎典禮,過癮得很,不只想知道哪部電影、哪個演員會不會得獎,更想知道自己心中排出來的名次,和這些專業從業者的選擇間,有多大的差距,雖然我手上從來沒有、恐怕一輩子也拿不到一張奧斯卡金像獎的選票,但我總覺得自己和這個獎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沒有辦法跟金馬獎建立這樣的密切關係.金馬獎有太多只有評審看得到的電影,我看不到,金馬獎的提名機制無法刺激引發出足夠的好奇,讓提名中的主要贏家,就自然取得在院線上映的票房基礎。
我當然知道金馬獎不是奧斯卡金像獎.但我不知道的是:那金馬獎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獎項?是個像“日舞”(Sun Dance)那樣的影展獎項嗎?還是像“康城”那樣的影展獎項嗎?
如果是“日舞”,那得獎的影片大部份都只先在影展上播映,一般大眾沒看過.然而其根本精神就在透過評審的眼光,把大家平常不容易看得到的電影推薦出來,這樣的影展,一來要有特殊的品味與關懷,二來要有能將冷門推成熱門的效果。
如果是“康城”,那會清楚地分出兩種不同性質,一部份的影片是來製造熱鬧、湊熱鬧作宣傳的,著眼於一般大眾市場;另一部份的參賽影片則是來爭取評審青睞,希望得到專業藝術上的肯定。
看起來,金馬獎也都不是.一方面金馬獎頒獎典禮完全模仿奧斯卡金像獎,塑造成為大眾社會事件,但另一方面,獎項的決定卻完全掌握在極少數評審手中, 評審獲得的資訊和一般影迷完全不對等,走的卻又是極度精英的路.這豈不是有點精神分裂?更糟的,大眾付出了那麼多關心,到頭來都只能花在討論頒獎典禮上, 無法深化為對電影的認知與理解,平白耗費了一個可以讓電影提昇、進步的機會。
金馬獎到底是個甚麼樣的獎?繼續用這種報名、評審機制合理嗎?對於電影產業、電影市場,不能有更大的正面刺激嗎?辦了五十屆,我們還是需要繼續對金馬獎問這些最根本,卻也最關鍵的問題。(收藏自 1.12.2013星洲日報/照鏡‧作者:楊照‧台灣評論人)
馬家輝·品味神主牌
金馬獎的得獎名單令人既感意外卻亦不難理解,終究是台灣,終究是台灣的金馬,終究是台灣的電影盛典,尤其到了50屆的圓滿數字,尤其由李安隆重其事地擔任評審團主席,把商業大片放置末端,把小清新小悲情小文藝放在前頭,自有代表台灣發聲的特別意涵。
所以蔡明亮得了。所以陳哲藝得了。所以李康生得了。所以郭書瑤得了。所以《看見台灣》得了。所以《爸媽不在家》得了。50屆,文藝回歸,透過這份得獎名單,金馬獎向華人觀眾理直氣壯地宣示台灣電影的美學信念。
(Iki 按:競選最佳導演輸給《郊遊》的蔡明亮;競選最佳電影輸給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許多人為王家衛與他的《一代宗師》叫冤,雖然他們都沒看過《郊遊》、《爸媽不在家》,大作各種“分析”。)
這麼說當然並不是認為這群電影工作者和這些電影不配得獎。不不不,當然不是。都是認真的人和戲,也都精彩,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完全配得起獎項美譽。只不過如果不是適逢五十與李安,他們再好,亦不一定能夠策馬奔馳。近年的金馬獎不都總是大片天下嗎?大片美學一直是主流,號稱“集商業與娛樂於一身”,在藝術裡經營票房,在票房中偷渡藝術,是許多電影人許多年來的電影美夢,故只會偶爾把一兩個獎項頒給冷門的小片種或藝術片,其餘時候皆由大片勝出,此之所以幾乎每年都由港片壟斷,“東方好萊塢”畢竟仍在香港而非兩岸。
但這回終於不太一樣,在李安主導下,台灣電影人終於抬頭挺胸,without apologizes,把最重要的幾個獎項送到文藝和藝術電影人的手裡,讓他們光榮地上台,光榮地鞠躬,把獎座高高舉起,向世人展示台灣電影界的影像信仰。當然蔡明亮和陳哲藝都不是純正的台灣產物,前者只是馬來西亞籍的留台學生,後者是新加坡人,在英國學習電影,但即使他們拍出來的作品跟港產片同屬“外片”,就氣質味道而言始終比港片更跟台灣貼切親近,足以反映福爾摩沙的精緻品味。
不如這樣說好了:血肉橫飛和拳來腳往的香港片在平常的日子裡,是被欣賞的,亦是被捧場的,但到了50生日之類大時大節,便被放在旁邊,麻煩暫時讓路,以便文藝旗幟重新被清晰看見,好讓世人明白,台灣電影人對於文藝電影,不變初衷。
如果說得刻薄些便是:儘管過往屢曾頒獎給香港大片,但台灣電影人其實是瞧不起這些玩意兒的,覺得不夠“正派”,不符福爾摩沙的核心價值。緩慢的,沉穩的,細細玩味的,深深思考的,才是。
文藝片,畢竟才是台灣電影圈的品味神主牌,50屆,捧出膜拜,好得很。(收藏自 1.12.2013 星洲日報/慾望蜘蛛‧作者:馬家輝‧香港評論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