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文化就在巷弄間。在都市巷弄內遊走,不時能瞥見掩映在綠蔭下的黑屋瓦、木窗櫺在吐露幽情,它們是都市綠地的守護者,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卻經常幽禁在高牆裡緩緩頹傾。
在文化資產保存新趨勢下,近年在台北市有多處日式木造房舍被重新翻修並賦予新生命,不僅開拓了另類公共空間,也重新鍵結人群、創造記憶。
春寒料峭的早晨,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準時來到他曾經闊別十年的老家──台北市青田街7巷6號──市定古蹟馬廷英故居,為慕名來訪的人群提供私房導覽:記憶中,木構造的樑柱散發淡淡香氣,室內氣流通透,屋外綠樹與鄰棟連成一氣,蟲鳴鳥叫不絕,彷彿置身小小森林。
當時,家家戶戶的圍牆跟大門都築得低矮,卻更凸顯昔人的多禮:“隔壁林教授的日籍太太菊田女士,跟留學過日本的先父非常投緣,偶而來訪,兩人隔著架高的室內與庭院互相望見,就是接連不止的鞠躬哈腰與問候,”亮軒說。
邁向庭院另一端,亮軒引導眾人細看和洋折衷式建築精緻典雅的細部,一邊娓娓道來這棟宅第的身世:1930年代的日治時期,一群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農學院教授,在本棟建築起造人、微生物學教授足立仁發起下,集資買下今日青田街一帶的田地,興建理想的學人社區。
(圖片轉載自:莊嘉強的素描日記 《青田七六》,http://kiahkiean.com)
三十幾戶人家排列得整齊有序, 對採光、通風、排水、衛生,乃至鄰棟距離都有精確規畫,建築樣式處處流露文人自由派的風格,像是新潮的菱形歐風窗櫺,取代和室塌塌米的西式接待廳等。
“這批日籍教授,當年真是把台灣視為終身歸宿,也因為考慮周詳,採用高級木材做建材,屋況才能至今保持良好,”亮軒語帶欽佩地說。
這處充滿歷史回憶的老宅,曾經荒蕪蕭索、門戶深鎖,與青田街廓成片的日式木造宿舍共同面臨拆除改建的壓力。
經過熱心住民組成的“青田社區發展協會” 奔走請命,重新挖掘此區豐富的人文底蘊及生態價值,終於在2007年由市政府劃定為完整的聚落風貌保存區,從而醞釀重啟風華。
而這棟以亮軒父親、地質學家 馬廷英命名的古蹟,去年6月率先由民間團體進駐營運。
巧的是,經營團隊“黃金種子”的3名核心成員,都畢業自台大地質系,他們在沒有官方補助的情況下,局部修繕並定名為“青田七六”,提供預約制的導覽及地質科普活動。
並以約70個坐位的餐飲服務收入,來支付水電費、維護費及繳給管理機構台灣大學的月租等經常性支出。
“黃金種子”文化長簡肇成說,當初台大在標租這棟老宅的經營權時,以為“位處深巷”經營不易,想不到開館以來遊客如織,顯示越來越多人嚮往古樸寧靜的巷弄風情。
拜老屋保存之賜,除了本地訪客之外,近年不時可見年高八旬的日籍訪客在青田街廓駐足懷想。
青田社區協會成員、高中生物老師游雲霞,曾為了深入探索當 地歷史,跨海聯繫上日治時期住在昭和町(青田街廓舊名)的第二代。
“原本他們對於被迫遷出的家園往事都不願再提,然而當我請他們用當年的‘孩童之眼’協助我更深入認識這塊土地的美好時,他們才打開話匣,而且越聊越投契。”
思念的長線讓這群老人重新組起當年的街坊組織“昭和町會”,並不時返台交流,與社區居民們共同祈願這片美麗的文化聚落能得到更多人的護持。
在首善之都台北,隨著文化保存意識的抬頭,像“青田七六”這樣有計畫地修復、活化利用的日式木造宅第越來越多。
依據台北市文化局調查,台北市的日式宿舍主要分布在中正、中山、大安三區,總數量高達兩千棟,少部分仍有住戶居住其中並悉心維護,然而多數都因年久失修或住戶凋零,漏水、傾頹、蟲蛀等問題一一浮現。
“都市改革組織”前祕書長張維修指出,歷經前一波市民與專家聯手的文化保存運動,從2004年迄今,已有七十多棟日式宿舍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
這類“重新公共化”的私宅,深化了建築史對文化資產的認知,也就是“不再獨尊帝王將相式的建築,也不刻意強調建築的年代或形式象徵,而是更細緻地探究多重使用者所銘刻的人文社會軌跡。”
(圖片轉載自: 阿當塗鴉部落格 《青田七六》,http://mypaper.pchome.com.tw/adam0319/post/1323160096)
例如,齊東街日式宿舍群的保存理由,乃是呈現了清代從艋舺通往基隆的老街紋理,加上建於大正/昭和之交的日式官舍聚落形式且庭園完整,實屬難得。
此外,許多外表素樸的零星宅院,是以彰顯“名人行誼”而保留。
陸續開館者包括:自由主義思想大師殷海光位於溫州街的窄小故居,財經舵手李國鼎位於泰安街2巷的簡樸官舍,雕塑家蒲添生(擅長大型鑄銅人物,包括孫中山、蔣介石乃至鄭成功、孔子等歷史人物)位於林森北路9巷的宅第等。
然而,名人故居對一般人有什麼吸引力?又能如何活化經營?
“透過住家的陳設及日常生活細節,有時更能想像一個人的學思歷程與素養風範,”
殷海光基金會董事長、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光哲,以殷海光故居中幾乎按原貌保存的庭院為例說明,當年殷海光受到政治監控而形同軟禁。
為了勞動筋骨與排遣憂懷,在庭院中親手鏟出一條連通瑠公圳支流的彎曲河道,挖起的 土壤直接堆置成隆起的小山,四周遍植花樹、鋪設石桌石椅,展現堅毅卻不失浪漫的愚公精神。
“不少人即抱著朝聖心情特地來參觀,也曾有香港學者、大陸交換生興沖沖來印證夫子書中所載,然而,保留故居不是要凝結時空,而應該把自由主義的精神注入當代議題。”
基金會去年曾舉辦一系列人文講座與活動,邀請住在附近的書林書店老闆、也是花草達人蘇正隆解說社區豐富的自然生態,更樂於出借場地給大學生辦讀書會、雜誌社開編務會。
今年還計畫與紫藤廬、青田七六等人文據點合辦自由主義當代論壇。
同樣由非營利組織經營,坐落於齊東街53巷11號的日式宅院,過去半年由文化局委託“中華古琴學會”試營運,呈現出另一番現代桃花源的雅趣。
沒有刻意宣傳,也沒有官方經費支援,還受到一周開放5天、免費參觀、不得有商業氣息的運作規範,古琴學會靠著志工人力與私人贊助款,默默在這個人車稀少的巷弄內舉辦過好幾場精彩的古琴展演。
學會理事長、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副教授袁中平表示,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深具文化特色,在當今卻是小眾、冷僻的藝術,“經營琴道館重要的是呈現文化質感,不求熱鬧、充人場。”
2月中旬一場邀集兩岸9位演奏者、呈現當代10位斲琴人作品的大匯演,即見證了學會的扎根成功。
“那個下午,原本只規畫30名售票坐位,竟湧入80名賓客。眾人在暖暖冬陽下緊挨著共賞千古琴音,耳邊還有鳥兒共鳴與風吹樹梢的低語,真是難得的際會,”袁中平感動地說。
然而,接管這處空間也讓學會遇上許多現實挑戰,例如,駐館後才發現隔壁被剷除的日式老宅工地幾乎天天施工,“因此,平日就要套好關係,請他們在演出時配合停工。”
為了活化利用,學會計畫開辦私塾式的藝術課程(包括琴道、茶道、書法、香道),“講師都情商出場,只酌收車馬費,送到公家單位審核,竟被質疑我們是在公家房舍內賺錢!”學會秘書鍾天姬無奈地說。
欠缺公部門的實質政策支持,許多日式宿舍確實是靠民間創意與熱忱在經營。
在台北市擁有約莫150棟日式宿舍的台灣大學,對於“校產”被指定為古蹟後無法動彈,還要負擔維修之責,一度喊冤。
2009年,台大總務處設想出一套委外經營(BOT)的機制,將屋況尚可的老房子(不一定是古蹟)上網公開招標,評審出最適廠商,由其包辦修繕與營運,簽約年數在2~9年間;屋況較差者,由於修繕經費較龐大,廠商營運年數就相對拉長。
台大總務長鄭富書坦承,由於老舊房舍維護成本十分高昂,校務基金經費有限,故公開徵求民間協助認養,校方目前並無制訂宿舍轉型利用之通盤政策。
2010年,第一個以BOT模式成功標租並整修開放的台大舊宿舍,就坐落在台大新生南路側門對面的精華地段。
經營者鮑毅超是名中年轉行的咖啡人,提案時前家咖啡館剛好收攤,喜歡老房子“滄桑感與歲月刻痕”的他,企畫書附上詳盡的空間改造藍圖,成功擊退運動器材行、麻辣鍋店、知名漢堡店等共17家競逐人馬。
如今,這間僅30坪大、沒有招牌、坐位稀少的咖啡館,成為台大側門外最亮眼的地標。
原本的房舍僅保留樑柱形制及日式屋瓦,鄰街牆面全部拆光改成透明玻璃,在室內大鏡子反射下,營造寬闊且虛實相映的空間感,夜晚的溫馨燈火,則讓路過的行人、車主湧起一股暖意。
“利用老房子開店,除了販售的產品要有品質,更要維護老屋特有的空間氛圍,才能讓人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故事。”鮑老闆笑說。
除了溫文儒雅的台大師生,許多”遊手好閒“的文創人士也愛泡在這裡,”這裡只賣咖啡,他們竟也一整天都不必吃飯!“
隨著賓主漸漸熟稔,鮑老闆與賓客們最近合夥一項新事業──發行免費的網路雜誌,用咖啡、電影、劇場、書及建築等話題,企圖跟更多老靈魂交朋友。
當越來越多老宅被提升為文化資產,雖是市民之福,但要如何妥善經營,進而深耕文化,考驗著文化主管機關與房舍管理單位的智慧與能力。
張維修指出,“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管理單位有維護之責,卻無法強制執行,也因沒有深入探討日後經營管理之道,缺乏都市發展的巨觀視野,現階段令人驚豔的老宅活化案例。
只是單點存在而無法形成氣候,經營手法若不是靠非營利組織的熱忱,就是循私部門的商業法則求生存。
“難道我們只能重復在老屋裡販賣咖啡與簡餐嗎?”張維修道出許多人對日式房產向商業化傾斜的質疑。
青田街廓保存推手游雲霞則期許台大能毅然肩負起文化領頭羊的責任。
“全世界恐怕沒有一所大學像台大一樣,在都會區擁有那麼豐厚龐大的歷史資產;做為橫跨兩個時代的第一學府,它可以從這些學人聚落找回失落的學術篇章,重新詮釋校史,也是城市史,利用這些地理資源,創造更有人文品味與生態思維的社區生活。”
無論如何,文資保存運動如今已從“四處救火”邁向永續經營的新階段,期盼更多人一起思索人與空間如何譜出和諧曼妙的樂章。(2012年4月台灣光華雜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