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波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12)

話當年西方的香港熱 (1)

只需稍為留意任何一種流行媒介,幾乎都可發現影響西方文化最深的亞洲電影,就是香港電影。……好萊塢的習慣打法也因功夫片面目一新。李小龍象征了反叛青少年與民族自豪,成為超越時空的符號。

你知道嗎?我已厭倦了別人老是問:“閣下是否要挑戰好萊塢?”我真的覺得,我們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萊塢的不一樣,但卻不比好萊塢差。——邵逸夫

如假包換的本土電影,但資源忽地極快流失;稱雄本區數十年,卻遇好萊塢霸權東漸節節敗退;海外移民的精神食糧,卻只存在於錄影天地裏。眼下也許要問:究竟香港算不算締造了一種“全球性”電影?

單憑本土市場支持電影制作,能撐下去的國家沒幾個。電影要生存,要麼像美國電影般搞出口,要麼像歐洲般領取政府大筆資助。但不是拿下海外市場的,就可稱做全球性電影;有了影帶,任何影片其實都可輕易跨越國界。真正的全球性電影,不管在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會在其影院銀幕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用這個定義看,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還未能稱作全球性電影,歐洲任何一國的電影也不可以,因為五部歐洲片中,只一部可在國外曝光。惟一的全球性電影,來自美國。巨制如《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 Day,1996)及《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都成為國際影壇及媒體的盛事。中型制作的美國電視電影的配音版,皆充塞全球各地的電視熒光幕。廉價的美國動作片及恐怖片,填補從東歐到拉丁美洲,以至非洲等地在這方面的空隙。任何一家影帶店都清楚顯示,不管是《星球大戰》(StarWars)或是粗糙的低成本電影,只要是美國片,便人人都願意掏腰包。

誠然,90年代香港影業出現危機以前,香港僅次於好萊塢,影片賣埠量一直居全球第二,惟兩者相去仍遠,港片幾乎只輸往東南亞市場,其1995年收益約1.3億美元,美國片現時的環球總收益則超過50億美元。而且,香港電影機構的規模,很難與北美、歐洲及日本等地的跨國企業相提並論。區內實力最雄厚的嘉禾,亦從未打入全球50大傳媒機構之列。時代華納、MCA環球、新力、Bertelsmann及迪斯尼等公司全部有國際融資,特別是銀行投資,故可確保影片打進全球市場。香港電影制片則由小公司推動,影片都是部頭制作居多。1995年港片總投資額為1.5億美元,單是成龍一部電影已占去其中1200萬。1998年夏天港片處於淡季時,一部好萊塢大片的經費,已與港片全年總投資額相抵。而且,港片在海外發行的規模,亦從來比不上日本動畫此一最受歡迎的亞洲片種。東方的好萊塢不是香港,而依然是好萊塢。

山寨式作業的港片,確實一直欲打進西方市場。邵逸夫在60年代,一心想影片入選國際影展;不少香港電影公司,現在仍欲賣片到西方最賺錢的市場。然而,當地監制卻要面對長期存在的種種困難。首先,歐洲及北美觀眾對亞洲電影興趣不大,只偶然幾部異國情調色彩濃烈之作,或主角沒日本味的日本動畫是例外。其次,好萊塢大公司在全球各地都設有發行部門,送交當地院商的影片供應源源不絕。其他國家的公司從來沒有這類地方代理人,香港監制只能逐個國家賣埠,每回只可與當地發行商達成一次交易,且利潤微薄。他們除東南亞及幾處唐人街外,便沒有自己的影院,因此無法讓其制作在西方真正曝光。

香港在西方僅有過一次重大突破,而經濟回報盡管可觀,也只是曇花一現。邵氏也好,嘉禾也好,顯然都沒料到為本土與亞洲區觀眾度身訂造的功夫片,可賣埠到全球各地。邵氏的《龍虎鬥》(1970)開創功夫類型先河,但一直到1972年鄒文懷挾著兩出李小龍影片在戛納電影市場曝光後,舉世方大開眼界。兩片賣埠成績極佳,甚至打入中東市場。1972與1973年之交的冬季,邵氏制作《天下第一拳》(1972)在倫敦空前賣座。1973年上半年,7部功夫片在巴黎上映,26部在意大利曝光。1973年春,李小龍第二部作品《精武門》(1972)在倫敦打破票房紀錄。及1973年年底,不少歐洲影院每周皆放映功夫片。

更重要的,是功夫片也打入利潤最可觀的龐大美國市場。與英國一樣,美國最先引起哄動的功夫片是《天下第一拳》,該片於1973年3月公映,李小龍的作品很快隨後推出。同年年終,在美發行的港片已多至38部,《綜藝》雜誌於1974年年底報道,港片在美總票房超過1100萬美元。其實那時候,美國人對中國菜、中國宗教及武術的興趣愈來愈大,電影觀眾對功夫片入侵,早有心理準備。李小龍當不成主角的電視連續劇《功夫》(KungFu)於1972年秋首播,一般美國人因此更熟悉這種異色的打鬥風格。功夫片不像那電視連續劇,沒帶出以和為貴的信息,反而在《雌雄大盜》(BonnieandClyde,1967)、《流寇誌》(TheWildBunch,1969)及意大利式西部片出現後,銀幕暴力升級,功夫片亦因而受惠。

然而,觀眾容易貪新忘舊,對功夫片亦會失去興趣。好萊塢大公司最初也發行過幾部入口功夫片,但數年過去,功夫片只能以賤價賣給邊緣發行商,僅在白人都跑光的社區放映,靠亞裔、非裔及西班牙裔觀眾撐下去,直至80年代初影院生意給影帶搶走為止。但無論如何,亞洲電影的確曾破天荒在美國眾多影院放映,此情況並持續了差不多10年。

邵逸夫與鄒文懷借助功夫片熱潮,與西方合作拍片。邵逸夫先後與多間意大利電影公司及英國鹹馬(Hammer)公司合作,制作了連串如《七金屍》(TheLegendoftheSevenGoldenVampires,1974)那樣的恐怖片,又與華納公司合制《女金剛鬥狂龍女》(Cleopatra Jones & the Casino of Gold,1975)等以黑人觀眾為對象的低成本電影。邵逸夫更打趣說,他會應合夥人要求,把員工每周工作由七天減為六天。但合資制作很快便慘淡收場,邵逸夫的慷慨無用武之地。鄒文懷野心更大,他甚至投資進軍國際市場的英語片,但一直徒勞無功,要遲至《忍者神龜》(TeenageMutantNinjaTurtles,1990)的出現,才賺到大錢。

香港既沒法以合拍方式制作賣座片,那何不在西方推銷自己的影星?成龍大受亞洲觀眾歡迎之後,鄒文懷便決意把他捧得像李小龍般舉世知名。成龍要征服美國,便要拍英語片,鄒文懷於是制作了30年代芝加哥背景的動作喜劇片《殺手壕》(TheBigBrawl,又名BattleCreekBrawl,1980)、“炮彈飛車”系列喜鬧劇(CannonballRun,1981,1984),以及警動作片《威龍猛探》(TheProtector,1985),可惜都未能使人對成龍刮目相看。然而,其後10年間,成龍在西方卻出現一群影迷,這都是因為影帶、校園放映活動及專放舊片的藝術影院推波助瀾,還虧得如塔倫蒂諾等領導潮流者成了他的知音人。1995年,Miramax及NewLineCinema與嘉禾達成協議,發行成龍部分影片,而且,在塔倫蒂諾大力支持下,成龍獲頒MTV終身成就獎。成龍宣稱自己目標是要贏得美國觀眾的喜愛:“那便是我想要的!他們肯來看我,就更錦上添花。我就會是美國大明星,像史泰龍,像阿諾·施瓦辛格。中國有十億人,我走到哪兒,人人都認得我,他們會說:‘呀!是他哩!’就是我,大明星!你跟我說:‘你在美國是大明星哩!’我說:‘才不!’我在這兒只是小腳色,走在街上,偶然也會有人跑來問:‘你是成龍麼?’但多數人只視而不見的走過。”

1996年,《紅番區》(RumbleintheBronx,1994)經配音、重剪及重新配樂後在美國公映,為成龍帶來突破,票房斬獲3200萬美元,為NewLine是年盈利最可觀的影片。成龍隨後在新丹士電影節(SundanceFilmFestival)亮相,在眾多清談節目中搞笑,還拍了動感驚人的汽水廣告。他把手、腳,甚至與眾不同的大鼻子,都放到Mann,sChineseTheater的水泥地上打印。坊問傳言,成龍在美國打響名堂後,制作經費獲進一步提高。

1996~1998年間,成龍再有四部配音舊作在美上映,但成績每況愈下。成龍最後憑美國動作喜劇《火拼時速》(RushHour,1998),奠定在西方觀眾心目中的地位。該片單在美國的收益,便有1.3億美元。成龍的港片來到美國英語市場,只年輕男性觀眾感到新鮮,但《火拼時速》的成龍雖不改頑童的搞笑本色,卻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了好萊塢主流明星。

嘉禾的“國際”片雖吃力不討好,但成龍的名氣,卻為亞洲其他人才鋪路。美國大公司向來很會吸引外國人才,好萊塢決策人只需瞧一瞧香港電影,有些香港導演就很可能獲青睞移民他去,尤其好萊塢監制都明白到亞洲市場日益重要。因此,吳宇森執導,讓-克勞德·範·達姆(Jean-ClaudeVanDamme)主演的小本制作《終極標靶》(HardTarget,1993)賣座不俗,其意義亦重大。後來他以較高成本、較強的明星陣容拍出了《斷箭行動》(BrokenArrow),成為1996年最成功影片之一。1997年夏,吳宇森的《奪面雙雄》(Face/Off)全球收益2.25億美元,成績與迪斯尼的《大力士》(Hercules)不相伯仲。吳宇森的成就,促使監制起用其他香港動作片導演,包括林嶺東(《硬闖100%危險》,MaximumRisk,1996;也是讓-克勞德·範·達姆主演)、徐克(《反擊王》,DoubleTeam,1997;又是讓-克勞德·範·達姆!)、唐季禮(《符碌先生》,Mr.Magoo,1997)、黃誌強(《無字頭四殺手》,TheBigHit,1998)及於仁泰(《娃鬼新娘》,BrideofChucky,1998)等等。不少迷上港片的美國影評人,出奇地對部分這些作品手下留情,但事實上,他們執導的美國片,沒一部可跟自己最好的香港作品相比。有人也許譏諷香港不過是提供次級制作導演的廉價勞工市場,然而,吳宇森被好萊塢捧為A級導演,說明了創作人若能按好萊塢一套規矩辦事,又可吸引亞洲觀眾的話,好萊塢願意不惜工本投資在他們身上。

吳宇森冒起,幕後功臣之一是香港新一代監制張家振。張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系,吳宇森在徐克電影工作室當導演時,他任職那兒的總經理,是《喋血雙雄》的執行監制。吳宇森後來離開工作室自組公司,張家振追隨左右,《喋血街頭》(1990)、《縱橫四海》(1991)及《辣手神探》(1992)等影片,都由他任監制。他解釋說:“我希望盡可能幫助更多人炮制國際影片;我的意思是,炮制全球觀眾也欣賞的影片。”言下之意,目標當然是美國。

張家振發現吳宇森的作品在美國掀起小圈子熱潮後,便穿梭港美兩地,為吳建立名聲。他重點突出吳宇森與性格演員周潤發的二人組合,並安排周潤發回顧展,又讓他公開亮相。不多久,張也成為周潤發的經理人,並與吳宇森及另一拍檔於1994年創辦制作公司,所有吳宇森的美國作品,都由他任監制。他又鼓勵吳宇森不斷開戲,逐步爭取創作控制權,《奪面雙雄》結果賣座鼎盛,該策略終於奏效。張家振讓周潤發接拍了《血仍未冷》(ReplacementKillers,1998),又讓旗下另一明星楊紫瓊擔演《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TomorrowNeverDies,1997)。他開始像個把關者。“別人會來問我:‘找不到吳宇森,可以找誰?’”

Views: 1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