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波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10)

中華四海·2

到了60年代初,香港成為東亞最大的電影輸出地。期間,海外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規模較小的公司紛紛倒閉,邵氏與電懋的制作量仍一如往常,高踞不下,員工都做得透不過氣來。1960~1967年間,香港電影產量甚至超越好萊塢。

1967年,當地觀眾入座人次幾近一億,打破歷來紀錄。但未幾卻出現粵語電視臺,電影受到嚴峻挑戰,粵片入座人數開始下跌,同時,東南亞觀眾對國語片的需求更殷。粵片制作量於60年代末期萎縮,在邵氏與國泰主導下,國片雄霸市場,粵片甚至在1972年銷聲匿跡。有此怪事,是因為李小龍及別的粵片影星都給配上國語,且影片都加上字幕,本地觀眾亦可以看懂。

國語片崛起,國泰和邵氏功不可沒,他們為電影引進華麗悅目的制作質量。即使最平庸的國語片,布景與服裝都很講究,粵片鮮能望其項背,而日本以外的東亞地區,也無法與之相比。香港制作的不再是B級片(說是B+級倒貼切),更為東南亞提供僅次於好萊塢的最佳選擇。

不過,如果不是大公司決定支持新興的動作片潮流,國語電影大抵不會享有如此優越地位。日本時代劇影響所及,當地監制開拍連串既精彩又驚心動魄的武俠片,更形成一股潮流。邵氏是始作俑者,其中以胡金銓的《大醉俠》(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最響當當。胡金銓在臺灣制作的《龍門客棧》(1967),把這條新派武俠片的路線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成為當年賣座冠軍,還在東南亞所向披靡。新風格影響下產生了數十部武俠片,沒多久便出現王羽(《龍虎鬥》,1970)與李小龍(《唐山大兄》,1971)等功夫片。這些緊張刺激的英雄傳奇故事,不僅雄霸本土票房,還攻陷亞洲市場,更使港片打進西方影院。

國語電影通過功夫武俠片,取得了正如電影史學者張建德所稱的地位:“在東南亞發展出一種泛中國國際主義”。武俠片可能在韓國或臺灣攝制,而功夫片則會在馬來西亞或泰國(如李小龍的《唐山大兄》)。東南亞以至日本的武師與演員,都拍香港電影。70年代初,日本電影開始減產,低成本動作片輸出量減少,香港功夫武俠片更所向無敵。功夫片為適應不同地方的電檢條例,會以三種版本發行:最溫和的版本送往馬來西亞、泰國及臺灣,較激烈的留給香港,而最血腥的版本,則拿到歐洲及北美這些電檢較寬松的地區。

盡管國際市場一片好景,國泰卻漸漸沒落。國泰明星紛紛轉投邵氏,而他們又欠缺有魄力的經理人才,陸運濤後繼無人。1970年國泰終於關閉電影制作部門,但保留一家電影發行公司及遍布東南亞的院線,仍不失為實力雄厚的娛樂大企業。國泰淡出電影制作,剛好為新成立的嘉禾騰出發展空間。

邵逸夫旗下的兩位經理鄒文懷與何冠昌跑出來自立門戶,於1970年創辦嘉禾,鄒文懷當總裁,何冠昌則監管日常制作。在泰國與臺灣投資者支持下,嘉禾買入國泰位於鉆石山的片場,並透過國泰將影片發行海外。邵氏猛將胡金銓、王羽、羅維等,都被鄒文懷成功挖角,但予邵氏迎頭痛擊的,是李小龍爭奪戰也敗給嘉禾。《唐山大兄》(1971)本地破票房紀錄收320萬港元,在全球各地再多收數百萬。若以投資回報率計算,《唐》片及其他三部李、鄒合作的影片,都屬於歷來最賺錢的。鄒文懷有賴李小龍的魅力,才可與邵氏一較高下。到了1975年,他控制了香港最大院線,在亞洲各地擁有戲院達數十間。

功夫片最初似乎供不應求,小型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當時,好萊塢一部制作平均需資金100萬美元,李小龍的第二部作品則只需12萬美元,而一部普通功夫片,此數之半已可拍成。由於海外市場饑不擇食,香港電影變成高回報率的生意,即使最粗制濫造的,保證也能撈到兩成利潤。

70年代中,西方對功夫片需求放緩,但往後持續多年,功夫片產量依然高企。有的電影公司拍攝的功夫片,根本就沒在香港放映過,其目標只是美國、非洲、歐洲、印度及中東等地的市場。在香港,較高質量的武俠片與功夫片仍然很受歡迎,少數導演仍可發揮創意,使類型更上層樓。與此同時,監制也發展其他類型並加以大量制作,其中包括城市犯罪驚悚片、喜劇片,以及有如《拈花惹草》(1976)及《多少風流多少恨》(1977)那樣的色情片。所有這些影片,都有助香港穩守東南亞市場。

其後粵語片復蘇,其實是拜喜劇片所賜。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率先出現,與《猛龍過江》一起成為1973年本土最受歡迎影片。許冠文的社會諷刺喜劇接著登場,更吸引到大批日本觀眾,他們稱許冠文做“布先生”。未幾,功夫片卷土重來,大受國際市場歡迎,不過,如今落在洪金寶與成龍手上,都變成功夫喜劇。嘉禾有了這些賣座明星,便穩占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邵氏票房則開始滑落。邵氏的經營方式是中央集權,鄒文懷則把權力下放給一組經理,並建立衛星公司承包制,資助有票房保證者掌管的公司拍片。許冠文、成龍與洪金寶都有決策權,並享有很大程度的創作自由,但劇本、財政預算及拍攝進度仍受母公司監督。

粵語片復蘇,正好碰上社會展開關於本土身份的討論。電影雜誌、電影會及教授16毫米制作的工作坊先後出現,本地電影文化開始成形。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誕生,除讓外國電影在本地曝光外,還著手探討這片殖民地的電影史。電影節一系列“香港電影回顧”特刊十分珍貴,而第一個專題便是“50年代粵語電影回顧展”。

香港“新浪潮”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好些新浪潮成員,都曾留學北美或英國,回港後,如直接投身影圈,便要經歷漫長的學師階段,所以他們大都跑去拍電視劇,馬上便可執導演筒。許鞍華、譚家明、徐克、林嶺東、黃誌強及其他不少導演,因此學會了拍實景,還學會了拍得快。他們拍大電影的首作,通常都是電影界以外的人投資的。他們不像上一代,不再以舊中國為題,而是取材香港,且多針對時下社會及心理問題。有的更拍出稍帶實驗性的偏鋒之作,許鞍華的《瘋劫》(1979)及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也許是個中代表。新浪潮早期影片大都有不錯的票房成績,尤以許鞍華的《投奔怒海》(1982)最賣座。

方育平、嚴浩與其他少數新浪潮導演,則是專門炮制歐洲口味的“影展電影”,但其余多數人都走入主流,為保存個性,惟有在既定類型中加入個人特色。新浪潮把西方標準帶來香港,令當地制作架構恢復生機,也使他們跟片場出身的袁和平、洪金寶及元奎等導演互相輝映;後者遠遠不及新浪潮的國際化,卻同樣於70年代後期,使功夫武俠片起死回生。

粵語電影復蘇,本地觀眾重投懷抱。70年代中期,影院入座率保持在6500萬左右,香港人日趨富裕,縱然票價飆升亦不放在心上,監制像可以視本土觀眾的捧場為理所當然似的。但市場其實並非一片好景,票房主要都被幾部賣座片瓜分,大部分收益給占去,余下的大多不過收支相抵。電影史學者羅卡估計,70年代末期開始,四成票房總收入全歸十大賣座片。東南亞成為香港與好萊塢勢均力敵的戰場,香港這些“超級大制作”居功不小。

到了80年代初,嘉禾的票房數字已遙遙領先,邵氏制作量大降,1986年其片廠更只制作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節目,那是邵逸夫旗下本地一枝獨秀的電視臺。但市場並沒有自此一面倒,如其後便有新藝城的成立和突破。

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於1980年,銀幕出現有點兒俗套的黃紅藍三色徽號,便有新藝城的字樣。該公司三名創辦人為黃百鳴、麥嘉與石天,他們取得一條院線經營者的支持,資助他們開拍影片,為院線提供片源。新藝城避開武打片,走粵語喜劇路線,但以西方流麗悅目的制作水平做包裝。新藝城闖出一片天,全靠《最佳拍檔》(1982)及其一系列續集。該片屬搞笑間諜片,片中充斥追逐及特技鏡頭,以及古靈精怪的科技小玩意。功夫片十多年來制作水平皆局促,不是利用樹林空地,便是蓋起粗陋布景;如今出現的《最佳拍檔》,布景設計光鮮悅目,特殊效果更要勝人一籌。他們從好萊塢與澳洲請來特技專家,攝影師亦是美國人。而且,全片充滿生氣,原因除有歐洲外景及連珠炮般的笑料外,還有一首口哨聲吹起的主題曲,曲詞輕佻無賴,仿佛體現了自信爆棚的香港新性格。此外影片由歌星許冠傑擔演,正好迎合正在東南亞湧現的粵語流行曲熱潮。《最佳拍檔》成本約800萬港元,單在本地,收入已是成本的3倍以上。此片與其後兩部續集,都安排在農歷新年檔期放映,全部創下70~80年代香港最高票房收入。新藝城監制坦言他們投資的是“包裝”,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可行,B+級電影也可以升格為A-級。

與此同時,民初功夫片受淘汰,賣座的動作片如洪金寶的《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同時是時裝喜劇,成龍的《A計劃》(1983)則是歷史冒險片。成龍作為香港最穩定的票房保證,早已奠定亞洲巨星地位,東南亞各地肯定會把黃金檔期預留給他。他信心十足地不斷提高成本,務求把動作場面拍出好萊塢的制作規模。

年輕導演徐克,亦一樣有提高作品級數的要求。個子高瘦、蓄有羊咩須的他是個工作狂,他攝制了三部備受爭議的新浪潮影片後,便致力把本土作品提升至國際水平。他輸入好萊塢的特技專家,把神怪武俠片《新蜀山劍俠》(1983)拍得美輪美奐,更成為他90年代初一系列賣座武俠片的原型。他創辦電影工作室後,推出首部輕松活潑的作品《上海之夜》(1984),成本雖小,卻把1947年上海十裏洋場的光景寫得活靈活現。徐克影響最深遠的制作,是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1986),以及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1987)。他效法斯皮爾伯格,攫取過去賣座片的套路,但也讓吳宇森從60年代武俠片傳統中取材,替黑幫片抹上自虐式的浪漫英雄色彩。他又幫忙程小東以低科技拍鬼故事,拍出氣氛與效果都極富想像力的包裝。兩片皆標榜精致的燈光設計、感染力強的原創音樂。《英雄本色》及《倩女幽魂》標誌著自覺走現代化路線的勝利,亦監亦導的王晶更將此形容為“西方包裝下的東方精神”。

兩片不僅使本土觀眾大感興奮,還鞏固了東南亞市場。《英雄本色》催生了無數警察片與黑幫槍戰片,《倩女幽魂》則使神怪武俠片卷土重來,大批湧現。以周潤發、王祖賢、林青霞、李連傑為首的新一代影星,都借助這些再生類型紅極一時。這些影片愈拍愈鋪張,也愈拍愈驚人,漸漸引起歐美註視。西方追捧香港電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引發的潮流所致。

回首1986~1993年的日子,電影人都覺得那不啻是港片最後的黃金歲月。那時,觀眾都是港片忠實影迷,影院愈開愈多,對影片需求亦愈殷切。而且,海外市場如日中天,1988年韓國實施入口自由化政策,香港從此又多添一個電影市場。電影工作者都拼命掙錢,攝影師會同時拍攝兩三部影片,演員會這邊拍了幾個鐘頭,便走到那個場景拍另一部戲。

影評人李焯桃指出,香港電影走過幾個階段:1946~1970年是“古典”階段,主要是模仿好萊塢與日本模式的片場制作;1971~1978年是過渡階段,功夫片誕生,粵片由衰轉盛;“現代”階段始於1979年,新浪潮出現外,又有新藝城自覺地提升影片裝璜。80年代末期制作旺盛,也可以說是第四個階段的開始,理由之一,是電影把黑社會也吸引過來,他們如今不再視電影為洗錢工具,而是可靠的收入來源。黑社會資助的公司湧現,他們縱然會威迫明星與監制,但通常都予導演很大自由度。制作量大增,亦造就了新晉導演。和戰後出生的新浪潮一代相比,他們不會年輕多少,但卻經歷過編劇與助導的勞碌生涯。1958年出生的王家衛推出首作《旺角卡門》(1988)以前,曾當了10年的電視與電影編劇。差不多同期推出首作的其他導演,計有方令正、劉國昌、張婉婷、關錦鵬、爾冬升、陳嘉上、劉鎮偉、羅啟銳及羅卓瑤等人。新浪潮帶出新潮流,這批導演接棒後更發揚光大精益求精。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出現,說明了大眾電影大量生產的好處:由於多數影片都賺錢,投資者就有本錢兵行險著,攝制不一定賺錢的影片,如關錦鵬的《胭脂扣》(1988,成龍的威禾公司制作)及王家衛的《阿飛正傳》(1990,鄧光榮的影之傑公司投資)。

監制為爭取東南亞觀眾,可謂法寶盡出。成龍在《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1992)裏頭,從中國跑到吉隆坡,《霹靂火》(1995)則安排他在東京的彈珠店大打出手。監制找來粵語流行曲偶像歌星做主角,要是他們唱主題曲,便一起推出唱片與舉辦海外演唱會,以助影片宣傳。此外,監制亦從各地招攬影星,如馬來西亞的楊紫瓊、臺灣的林青霞與王祖賢,以及日本女打星大島由加利等。《重慶森林》起用臺灣出生的日裔流行歌手金城武當然也是一種計算,是賣埠的一道板斧;金在片中飾演香港警察,說自己住臺灣時學過日語,就像拿自己來開玩笑。

一如好萊塢為歐洲發行另外炮制更刺激的版本,香港導演也為滿足外地口味而特別加料。韓國與臺灣發行商堅持要有大量動作,甚至還規定打鬥次數及打鬥長度,於是不論任何類型皆加插功夫場面。日本人要求《龍的心》(1985)有更多暴力鏡頭,洪金寶也就欣然從命。臺灣版《東邪西毒》(1994)的開場與結局,都有高手決鬥的誇張場面,影展版則付諸闕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電檢對歌頌黑幫的內容眉頭大皺,“古惑仔”系列因此加拍一些場面,解釋那些二十來歲的黑幫主角其實是警方臥底。

新媒體的出現,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一如港片支配了影院發行,錄影帶使港片更加無孔不入,堆滿大小商店,購物手推車,甚至路邊小販的攤檔。吉隆坡華人市場的盜版影帶,高質的售價相等於8美元,中等的6元,劣質的只賣4元。粗制濫造的翻版影帶,一時之間充斥唐人街雜貨店與精品店。大批湧至北美的華人學生,對當地銷售香港影帶的業務幫助不少。潘翎認為,錄影帶無疑使香港成為海外華人流行文化的中心。不管是抗拒給美國社會同化的華僑,還是受西方口味影響較深的新一代移民,每當與朋友家中暢聚,都可借影帶沈醉於故鄉的語言、音樂、明星及景物之中。

然而,文化活動通常亦受制於影業的運作。港片於1986~1993年異常蓬勃,部分原因在於本地影院對影片需求量大增,而且東南亞觀眾對港片總是貪得無厭。而港片極盛與極衰的關鍵,原來取決於臺灣。

臺灣居住了2000萬華人,長期以來一直是港片一大海外市場。國民黨政府治下,入口國語片可享補貼及優惠稅率。香港兩位重要導演胡金銓與李翰祥於60年代移居臺灣,帶動當地電影制作,而功夫片與許冠文及成龍作品大受臺灣歡迎以後,臺商開始投資香港電影。80年代初,香港電視節目的錄影帶大舉湧至臺灣,進一步打開當地市場,當地人因而熟悉其後在港片中當紅的劉德華、周潤發及其他電視明星。

臺灣當局的政策,是支持揚威國際電影節的本地“新浪潮”導演,但楊德昌、侯孝賢的作品調子悠閑,又要求觀眾思考,不合臺灣人脾胃,臺灣人寧看港產片。80年代中,港片可靠事先賣片花給臺灣,取得一半制作經費。而且,港片被官方視作“國片”,不受配額限制,不似好些好萊塢片遭拒諸門外。

臺灣發行商為了分一杯羹,放棄本土電影而投資港片。90年代初,臺灣每年放映港片數目,多達130~200部之間。大多數西方擁躉的心頭好,如黑幫英雄片、大型古裝片(“黃飛鴻”系列)及奇幻武俠片(“笑傲江湖”系列)等,都是臺灣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的口味造就出來的。與此同時,臺灣電影制作幾乎完全停頓。1988年臺灣公映約190部本地作品,到1994年只得18部。更丟臉的是,臺灣每年一度的金馬獎電影頒獎禮,得獎者幾乎都是入口港片的天下。

80年代末期制作水平提升,出現成龍、徐克及吳宇森等人精美奪目的作品,那其實是港片不能在臺灣賠本,必須包裝得體所致。“臺灣人就是不喜歡”,陳嘉上回想自己聽到這樣的反對聲音時,必定苦惱不已。回想最瘋狂的時期,一個拍攝計劃預先賣埠往臺,竟能斬獲2000萬港元之譜。有時,港片仍未在港上演,便已在臺首映(部分原因是搶先盜版影帶登陸),影星齊齊飛到那兒與影迷打照面做宣傳。此外,導演也毫不吝嗇一擲千金,觀眾才有幸得睹《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1992)淩空飛舞的打鬥、《辣手神探》(1992)場面超大的醫院大戰高潮,以及《東邪西毒》(1994)如太虛幻境的沙漠景致。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