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原創 《文創技能系列 65》 戰爭沒法的事,文化來辦

換了一位新部長,大馬電視臺的華語新聞又返回老地方。五個月前,向來由第二電視播出的華語新聞,移身第一電視。這是新聞部當時“大改革”的一部分,為的是,讓更多人民能一親政府芳澤。

第一電視臺的觀眾看來並沒增加,偏偏,換了一個臺,華語新聞原有的觀眾卻一直在流失。抓雞不到蝕把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說真的,RTM觀眾人數不如前,是頻道安排的關系,還是因為政策沒跟上文化創意的需求?

借鏡英國同行怎麽做

新部長上周一就任,把“新聞、通訊、文化與藝術部”,縮短為“新聞、通訊與文化部”。

我原來的想法是,新部門叫“媒體與文化部”最幹凈利落,因為,新聞與通訊不就是同一範疇的事?可是,中文所謂的 “新聞”,在國文卻是penerangan,宣傳、公告、發布的意思。最具體的形象,就是六、七十年代,那些規勸國人遠離公敵,備有咖啡糕點招待的公民座談會。

(Feature Photo: Caricature of Mr. Bean,
www.pinterest.com/pin/252272016600910247/)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了解,為何部長甫上任即提醒部落客,小心在通訊與多媒體法令下吃官司。

部長的法律博士學位是在英國念的,何妨回過頭去看看,他在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的同行,怎樣借助文化創意的理念與技術,把英國重新打造成“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擺脫古板、灰蒙蒙猶如倫敦天空的形象,變成引領全球時尚、廣告、舞臺演藝、流行文化和廣播與電視等領域的創意之都。

思維提高 創想敲門

人民無需常常聽見告誡聲,政府也無需老忙著教化人民。彼此並肩一道往外看,借重媒體與文化資源,和世界分享我們的軟力量,對於再造我們的經濟,不是更有意思嗎?
政府當真要創新經濟模式,本身的思維首先得翻新。愛因斯坦有句話說,碰上重大問題,想靠原有的思想水平來解決,往往很誤事。

能升高一級,或站到一旁,換幾個角度,看看自己做過什麽,別人又是怎麽做的,腦子才可能活絡起來,想新的、不同的東西。有用的創意才願意敲門,軟力量也才可能醞釀與發功。

力量為何物?曾任克林頓內閣的助理國防部長,現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的奈伊(Joseph Nye),在1990年的《註定領導:質變中的美國力量》,2004年的《軟力量:制勝世界政治的途徑》二書中提到,一個國家要影響另一個國家,就像下一盤棋。這棋盤有三層:在大家看得最直接、最清楚的表層,是軍事力量。

誰敢質疑美國軍力的強大?2003年進攻伊拉克如入無人之境,濫殺無辜百姓,甚至把人家的總統吊死,也沒人能做什麽。完全符合了華人所謂的“槍桿子出政權”。可是,有誰會說小布斯是一位偉大的、可敬的領導人?在他領導的時期,全球又有多少人對美國心存好感?

國際影響力棋盤的中層,是經濟力量。這不難了解,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說了,有錢能使鬼推磨。奈伊說,根據一般政治人物的想法,力量者,控制人也;使他做出本身不情願去做的事。這當然需要本錢;可觸摸、可測量的硬力量。除了炮艦,它還包括人口、區域、天然資源、經濟規模等和財富有關的東西。

影響力棋盤的底層,也就是人們最常忽略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政策與價值觀。當人們對這些事物產生真摯的欣賞、喜愛,而不是出於外在的恐嚇,或金錢等好處的收買,它便是一種軟力量。

如Mr. Bean讓人發現,有的英國人原來這麽可愛;哈利波特則使人感到,英國真的美麗而神秘,而且是源遠流長、很壯觀的那種。

拼經濟的政府最需要的思維,就是少扮軍警,也少拿“振興配套”當紅蘿蔔。我們需要真正的組織者、鼓舞者,將各族的文化創意釋放出來,讓世界看見馬來西亞真的很可親,而很高興和我們做朋友、做生意;願意到來旅遊、留學、投資或定居。他們帶來的財富固然可愛,更窩心的是他們的信任與才幹。(收藏自22.4.2009《南洋商報》財經版專欄)

Views: 2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