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來歷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到了。在中國民間的節日中,臘八節雖不及春節、中秋、端午、重陽等那樣熱鬧隆重,但由於歷史悠久,傳說動人,還是頗有影響的。

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據印度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出家修道,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他已經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復了體力。然後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汙垢,最後在菩提樹下靜思七日七夜,終於覺悟成佛。於是佛教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並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俗便從寺院擴展到民間。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時期,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會,還要煮七實五味粥供佛並贈施主。是日民間各家亦將果子雜料煮粥而食。明朝時,皇帝在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賞賜宮內煮的臘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講究。到了清朝,這一風俗更為盛行,不僅家家煮臘八粥,而且有錢人家還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蟲來裝點粥面,相互贈送。清朝慣例,自乾隆年間開始,皇帝賜給文武百官的臘八粥,都是在雍和宮煮成的。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約兩米、深一米半的大銅鍋,是專為煮粥用的。當年雍和宮總共要煮六鍋臘八粥:前三鍋供佛和獻給皇家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所以粥料特別精美,還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鍋是送給百官及眾喇嘛吃的。第六鍋是施舍給老百姓的,質量自然就差多了。據說這口熬粥的大銅鍋現在還保存在雍和宮前院的西鼓樓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臘八粥的原料,可多可少:小戶人家用大米、小米、江米(即糯米)、紅小豆、豇豆、紅棗熬一鍋粥,頗為甜香可口。昔日豪門大戶若熬臘八粥,講究起來,可就無盡無休了。除上述幾種普通糧食以外,還要增添珍珠米、薏仁米(即■仁)、菱角皮、■頭米、赤豆、綠豆、豌豆、蕓豆、蓮子、花生仁、松子仁、棒子仁、核桃仁、白果、栗子、桂元肉。荔枝肉、紅棗金絲蜜棗、青梅、瓜條、橘餅、金糕條、梨幹、桃脯、蘋果脯、蜜餞溫樸、蜜餞海棠,再加上瓜子仁、炒芝■、青紅絲,紅白糖等等,加上外用果料幾乎上百種之多。

每逢臘八節,民間除煮臘八粥外,還有泡臘八蒜、釀臘八酒等習俗。臘八蒜是將蒜頭去皮後泡在米醋內,月余後蒜呈淺綠色,味道鮮美,說是食後可驅疾病,避瘟邪。臘八酒,是臘八節用糯米釀制的酒,越年後酒呈暗紅色,晶瑩透亮,點滴成絲,酒味濃郁,飲後唇齒留香。可惜這種民間釀制的酒,一般數量不多,僅供家用,市場上很難買到。

‘小年’祭竈

依照中國的傳統風俗,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祭竈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竈屋(廚房)的鍋臺附近墻壁上供奉竈王爺、竈王奶奶。佛龕神像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言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雲: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竈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昔日北京,每逢到農歷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鹽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代實竈王爺。這種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面之鄉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竈王爺、竈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不能說買)來代管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煙熏火燎的陳舊不堪的舊竈王像。這似乎是在向人們預告,除夕馬上就要到來了。

給竈王爺、竈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需用雞鴨魚肉、幹鮮果品之類,更不需用牛羊三牲,好像竈王爺是兩袖清風,不需什麼珍貴的供品,只須一些糖瓜(用麥芽糖制作的像雞蛋大小的瓜狀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家就會更心滿意足。竈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雲臘月二十三,竈王書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竈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竈門前烤化,然後抹在竈王爺、竈王奶奶的嘴唇上。即使竈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來竈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竈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啟奏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於內室掃除爐竈,燃燈默拜。

其實,祭竈的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鄭玄註雲:祀竈之禮,設主於竈陘。竈陘即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復塗湞謂衛君曰:臣嘗夢見竈君。唐羅隱送竈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竈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見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竈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

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奶奶要新鞋,爺爺要氈帽祭竈過後,新年就臨近,家家男女去幼迎年的歡樂和心情,各自不同的對新春佳節的美好向往,都從這童謠裏反映出來。


春餅、春菜和吃春酒

二月四日,是癸亥年的立春。由於壬戌年有閏月,把立著輪到了年前臘月二十二日,立春無論在春節前或春節後,總是標誌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特別是北國天寒,長城內外白雪皚皚,千裏冰封,人們熬過嚴冬,渴望著春回大地。京津雖然不算高寒區,卻一冬平均氣溫總在冰點左右。我現在雖然居住在南國,根本不用重裘,然而在年終歲首,對於在家鄉時度過嚴冬渴望春天的心情,仍在記憶之中。

立著這一天,講究吃春餅、春菜、喝春酒,以點綴節日,抒發迎春的愉快心情。立春吃春菜是古已有之的,據《四時寶鑒》載:立春日,唐人做春餅、生菜,號著盤。《武林舊事》載:春前一日,後苑造辦春盤,翠縷紅絲,備極精巧。

北方的春餅是烙薄餅,不同於乎日吃的家常大餅。有的見夾層,有的像大型的餃子皮,比平時的大餅小得多,亦薄得多,卷春菜吃。春菜是用新青韭、豆芽菜、細粉絲、胡蘿蔔絲、肉絲等等,混合炒,有葷素兩種吃法,又叫炒合菜。鮮香適口,正符合翠縷紅絲,備極精巧的春菜形象。有的人家,在春菜之外,往往再配上幾盤菜,如炒雞蛋、麻醬蒜拌黃豆芽,炒豆腐乾、肉絲或炒藕片之類,全屬淡雅菜品。不動魚肉大葷。

吃春酒之風,除一般市民家庭,尤盛行於各行各業的商店中。當年的大商店立春吃春酒之風極盛。春節前商店結賬、催欠、清倉、盤存,大忙特忙;一過了除夕,百事完畢,整個休市。於是,不問立春是哪一天,吃春酒習慣都從新正初一開始。同行間互請,一直吃到正月十六過完燈節為止。

商店請吃春酒,首先請銀行錢莊,酬謝資金通融上的支持、其次是同業互有交往之家;再有就是掮客,感謝生意上的互助,並約定新的一年的合作。當年,天津舊法租界楊福蔭路各錢莊,六號路益友坊附近各棉布莊,針市街、竹竿巷雜貨業的老四號,估衣街祥字號以及各業批發商等,在新正月的上半月中,天天擺酒排筵,壺觥交錯,極盡熱鬧。

後來,抗日戰爭從華北席卷全國,商界衰微不振,這種吃春酒的排場也就逐漸弱了。
春回大地話風箏回頂部章節目錄
久居城裏的老北京人,不論窮富,總是一輩子也離不開玩樂。刺骨的風雪嚴寒迫使他們悶在家裏忍冬兒,一俟迎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天,便興高采烈地大放其風箏,以散發一冬蘊蓄的內熱並舒展幾乎呆攢了的筋骨。

中國特有的風箏,古稱紙■,是一種既可作玩具又可供觀賞的傳統工藝品。但考其源,卻與軍事有關。據明王三聘《古今年物考風箏》雲:漢高祖之征陳稀也,韓信謀從中起,故作紙■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欲穿地遂入宮中,今謂之風箏。

其實,風箏一詞本來就含有聲響的意思。據明朝陳沂所撰《詢萏綠風箏》記載:初,五代漢李業於宮中作紙■,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鳴,俗呼風箏。由此可見,民國期間在北京尚可見聞的簧鼓風箏,系由五代後漢之竹笛紙■演變而成。

北京的三四月份,是放風箏的旺季。從楊柳枝頭泛出隱隱的綠意到桃花亂落如紅雨霏霏的暮春,民間的風箏藝人與四九城的風箏攤,生意格外興隆,到處可見風箏浮動,隨時可聞簧鼓之聲。

素有藏龍臥虎之譽的北京城,風箏藝人也層出不窮。善做八卦形風箏的李三爺,以糊猴兒八戒而出名的猴兒常,因善制蒼鷹而譽滿京華的四龍,博采眾長、譽滿全球的風箏哈,以及只為自娛不圖贏利的儒生王振亭(已故戲曲作家景孤血的冰翁),各以其迥異風格獨樹一幟,為悠久的風箏文化藝術的傳播,功不可沒。此外,尚有內務府造辦處(清代皇宮內掌管手工作坊的機構)繪制上品風箏的能工巧匠,因在宮中當差而其名不顯也。

諸多巧奪天工的風箏藝人,皆名噪一時:而以雕蟲小技而歷久不衰且世傳四代者,唯有清真教人風箏哈。據孫建中《琉璃廠小誌》載:哈記風箏,在琉璃廠中間路北仁威觀。今數十年,以哈氏制售之風箏為最著。

風箏哈者,其名哈國梁,乃光緒年間京都南城寒門人氏。清末民初,即以其匠心所制之造型奇特、形態迥異、色彩斑斕的哈氏風箏而享譽朝野。其子哈長英,自幼熏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制風箏曾於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其孫哈魁明,家學淵源,各類風箏作品均以彩繪見長,既可放飛,又可懸於大雅之堂作為陳列佳品,故曾數十年稱雄於京城。至於其曾孫第四代傳人哈亦琦,以其家傳技藝而就任北京風箏廠副廠長,所產大批量風箏常年出口,頗受世界各國風箏愛好者之青睞。

北京之風箏,形式各異,尺碼有別。以其形式分,包括人形、拍子形、蜈蚣形三大類;以其尺碼分,大則三十丈,小則若手掌。人形類之風箏,其原型即沙雁,而由此行化者,則有哪咤、劉海、■■、孫悟空、豬八戒、哼哈二聖、合和二仙以及蝴蝶、蜻蜓、鮎魚、龍睛魚、鷹與雕等變形。拍子形大都呈八卦、三陽開泰、七鵲登枝、單雙喜字諸形態。最奇者為蜈蚣形,由百余個環節組成,分量重且之間容易互相纏繞,故極難放。

好玩樂的北京人,因其經濟狀況不同而分三六九等,而各類風箏的做工自然也有糙細之分。耗財買臉的大爺們,於大庭廣眾之中玩風箏時特別講究出人頭地,於是每每不惜以重金訂做,不僅對材料的選擇、尺寸的比例、圖案的彩繪極為苛求,而且必須使某些風箏的眼睛和翅膀在空中顫動不止;就連那線桄子,也要特選用紅木或金星烏木所制者。囊中羞澀者放個黑鍋底(普通小沙雁),照樣可以盡興而過■。至於■子兒沒有的窮孩子大都自己動手用舊報紙糊屁戶簾兒(一種長方形的簡陋風箏,下綴長紙條作飄帶,因形似小兒屁簾兒而得名),劈柴上纏些棉線便是線桄子,三五成群迎風而放,也能飄起一丈多高,彼時社會對此機笑為窮人樂。

曩年的北京城,空曠之處頗多。天安門前,什剎海畔,鼓樓左右,天壇內外,以及東單草地,均是放風箏的理想去處。酷愛風箏的兒童或成人,一俟購妥心愛的風箏之後,便呼朋引伴,成群結夥地擇地去試飛。大大小小的風箏迷,沐浴在明媚的陽光與和煦的春風裏,說著、笑著、跑著;隨著竹桄子和紅木桄子的嘩嘩作響之聲,數百家形形色色的風箏漸漸騰空而起,大有遮雲蔽日之勢。黃瓦的宮殿,蒼翠的松柏,拂地的綠楊,蕩漾的碧波,以及隱隱約約的一帶遠山,同那些被溫和的春風送上天宇的風箏融合成一幅迷人的圖畫,而風箏的主人們連同那些悠閑的圍觀者,無一不在畫中遊。如此之雅興,非至黃昏而不收。故舊京有《放風箏》詩雲:不知■索弄東風,只訝輕雷走碧空。試立禦河橋上望,紙■無數夕陽中。

最愛吃喝玩樂的慈禧太後,也是一位風箏迷。其所玩之各類奇巧風箏,除由造辦處六十一行協力精制外,亦慕名以重金獵奇於民間。這位被市野都尊稱為老佛爺的女皇,每年總是剛賞罷上元花燈即下諭旨籌辦風箏之事。而放風箏之地點,或宮中,或中南海。屆期,自有深諳風箏之道的太監充當把式,紛紛放駘蕩春風中大顯身手。

Views: 7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