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荷燈與燒法船

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即中元節。此節初為佛教節日,稱盂蘭盆會,傳說釋迦弟子目蓮,為救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而求佛超度,後演為民間追薦祖先,故亦稱是日為鬼節。

舊京之中元節,除廟宇僧眾舉行演經文等重大佛事活動外,民間則重放荷燈與燒法船。

放荷燈亦稱放河燈,其含意是導引鬼魂進入極樂世界或及早托生轉世。荷燈之樣式,其上半部皆為彩紙疊成之蓮花兒,下半部之載體各異,或西瓜或冬瓜或南瓜或倭瓜,取其半並掏空瓤肉,中插點燃之蠟燭,於夜幕初降時放入河湖,燭影搖曳,隨波蕩漾,與水中倒影上下映帶,燦若繁星。正如清宣宗《養正書屋全集》(道光三年刻本)之《中元河燈》詩所雲:萬盞蓮燈水面浮,中元佳夕蕩輕舟;繁星朗月光同映,點綴前汀一段秋。

清末民初以來,北京傳統風俗,每逢農歷七月十五日,人們照例要到北海公園參加一年一度的孟蘭盆會,大放河燈。是日夜晚,北海太液池之上,南迄雙虹榭邊,北至五龍亭畔,蕩漾的碧波漣漪之上,燈火晶明,如銀河群星,明滅浮動,景色極為壯觀。

這天黃昏,明月初升,北海漪瀾堂兩側的走廊和北河沿岸的四周以及金鏊玉■橋邊,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北京什剎海、積水潭、禦河橋、護城河水關等處,也有放荷燈之盛舉,故清宗室文昭(號紫幢,博學工時,負有才名。)《紫幢詩抄》之《京師竹枝詞》曰:坊巷遊人入夜喧,莊連哈達右前門,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

中元節燒法船,其用意是為渡幽冥孤獨之魂,此種冥器,俗稱燒活,小者丈余,大者數丈,由冥衣鋪匠人以秫稭紮架,彩紙裱糊並繪畫而成,料價雖廉而工錢甚昂,故凡燒法船者,非殷實之家而莫敢問津世。

法船之船頭,為猛虎虎頭圖案,探身持叉之開路鬼站於前,其後相對而立者,系黑白無常鬼,白無常也稱活無常,身著白袍,頭戴白色高帽,上書利見大人四楷書大字,手持哭喪捧若揮舞之狀;黑無常又稱死有分,身著皂袍,手持勾魂牌,上書你可來了,正要拿你,並用朱筆圈點,其猙獰之貌,令人望之不寒而■。

艙內糊十殿閻君,即秦廣三蔣,楚江王歷,宋帝王余,五官王呂,閻羅王天子包,卞城王畢,泰山王董,都市王黃,平等王陸,轉輪王薛。中為地藏王菩薩,正襟危坐,接受十殿閻君朝拜。神鬼以外,尚有掌舵者一人,持漿劃船者數人至十余人不等。船之桅桿上掛一面旗子,正面書盂蘭聖會,背面書慈航普渡。

如此龐然大物,系由四五節組合而成,連至法會現場,須由冥衣鋪臨時雇用十余人(俗稱拿燒活的)舉送,絲毫不得損壞。列隊而行,穿街過巷,雅子頑童出於好奇,每每尾隨不已,並極願為顧工代勞,體驗一番舉送燒活的滋味兒與情趣。

舊時焚燒法船,皆在午夜舉行,先由和尚奏法器誦經文,而後於水畔焚之,火舌沖天,光焰晃眼,糊味兒熏鼻,雖如此而觀者如堵,不飽此眼福誓不罷休。恰如《都門離詠中元》雲:朵朵蓮燈放滿河,燒船拯溺誦彌陀。夜深婦女歸家去,螢火■飛鬼火多。


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光。這是京劇《龍鳳呈祥》中劉備的唱詞,每想到這兩句唱詞總不禁憶起當年北京在西珠市口第一舞臺演出大義務戲時,著名須生譚富英飾《回荊州》的劉備,他那清脆嘹亮的歌喉,真是悅耳動聽,令人難忘。

中秋,夏歷八月十五,這是中國傳統的喜慶節日,所以又叫團圓節。《天寶遺事》記有唐明皇與甲天仙中秋遊月宮的事。鄭綮的《開天傳信記》雲:吾(唐玄宗自稱)昨夜夢遊月宮,諸仙娛以上清之樂,嘹亮清越,殆非人間所聞也。又說:玄宗見天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傳鹹文曰:月中何有?玉兔搗藥。所以唐彥謙有詩雲:蟠■對月吸深杯,月府清處玉兔吼。胡宿也有杯酒易銷殘夢斷,卻疑身在廣寒宮的詩句。

劉侗《帝京景物略》載:八月十五日祭月,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八月中夥,望日夜,月最圓,中國民間有以月餅祭月、拜月和賞月的風俗。

一進八月,北京的各點心鋪生意興隆,前門大街正明齋、觀音寺的蕙蘭齋,京味月餅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提漿,以及稻香村、桂香村、聚順和的南味月餅,供不應求;賣水果的鮮貨店,兩百支光的大燈泡,照耀著掛著白霜、色鮮甜脆的蘋果、鴨梨、葡萄、石榴,店主用雞毛撣子輕輕拂去水果上的微塵,高聲吆喝,一有顧主,立時滿面含笑,將水果打成方方正正的蒲包,上蓋紅綠商標,送客出門。

恪守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古俗。除月餅、水果外,家家還蒸團圓餅,取個吉利。團圓餅用上好的白面發酵,搓成圓形薄片,每層放入紅糖、玫瑰、桂花,一層層疊加,厚達十幾層,最後用一張大而圓的薄面片包好,表層上置青絲、紅絲、瓜子、杏仁等果料,上屜蒸熟,成直徑盈尺、高達數寸的大蒸糕;然後切成塊,全家大小分食,以示團圓之意。

逢節必有應節戲,這也是老北京的規矩。中秋前,各戲園演戲也多以月亮和兔兒爺為題材,如《嫦娥奔月》、《唐王遊月宮》等。舞臺上出現歡蹦亂跳的活兔兒爺,依然勾臉豁嘴,足踏朝靴,手執玉杵做兵刃,在臺上躥躍作兔形,常常博得大家一笑。

舊日北京農歷八月,大街小巷,店鋪攤販都擺設著各式各樣的泥塑兔兒爺肖像。有的身著蟒袍,腰圍玉帶;有的披掛鎧甲,背插靠旗;有的鳳冠霞披,簪環玉佩;有的方巾皂履,神態端肅小者猶如玩具不倒翁、泥叭狗,不足三寸;大者尺余以至數尺,亞賽廟寺神佛泥胎,真是嘆為觀止。

清《帝京歲時紀勝》說:京師以黃沙土做白玉兔,飾以五彩妝顏,千奇百狀;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燈火熒輝,遊人絡繹《燕京歲時記》在《兔兒爺攤子》一段中也寫道: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捏成蟾兔之像以售出,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胄而戴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藝工人,無美不備,蓋亦謔而謔矣!把動物中的白兔,以人格化手法描繪一番,確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增添了奇異的色彩。杜甫的名句有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還在異鄉的遊子,每逢中秋賞月的時候,能不憶起故鄉的明月麼?

超脫豁達的賞月態度,還是要數蘇東坡,他的《水調歌頭》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就用來祝福遠方,讓普天共照的中秋月,照遍我和我們,包括海峽兩岸,所有懷念家鄉和我所懷念的親人!
“老人節”和重陽回頂部章節目錄
據報載,大陸有將近兩億老年人,從今年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重陽定為老人節,並將在今年首屆老人節舉行慶祝活動。

把老人節選定在農歷重陽日,大有意義。從傳統習俗上,人們常在春回大地的清明節,遠足踏青;而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則要登高望遠,思親懷舊。

按農歷九月,古稱陽月,九日古稱陽日,九月九日二陽相遇,故稱重陽。據魏文帝與鐘繇書雲:歲月往來,忽復九月九日,尤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杜甫詩有:舊日重陽日,傳杯更放懷可見重陽節日之來源遠自漢、唐。重陽這一天,除登高以外,還有飲酒賦詩、持螫賞菊,以及琴棋競藝等項活動。這是一個士林雅集的節日,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確是有深意的。

北京人登高,近者到景山、北海、法塔,稍遠則去萬壽山、玉泉山、香山、西山八大處,乃至居庸關、八達嶺。居庸疊翠為燕京八景之一,此地蒼松翠柏,山巒起伏,遊此既是登高,又可賞景;而去香山碧雲寺的遊客必以攀登最高峰鬼見愁欣賞滿山紅於二月花的紅葉為樂事。

前面提到的近處登高地點,除了人們熟悉的北海攬翠軒、景山頂端的碑亭以外,天壇東墻外迤東,還有一座歷經八百多年滄桑的古塔法藏寺彌陀塔。

據《北京案內記》記載,這座塔共有七級。中空可登。昔日每逢重九登高之日,都城老幼紛紛登塔觀光。

登高的高與糕字同音。故每逢九月九,都人均買各種滿漢糕點,歡度佳節。舊時,北京的芙蓉糕、薩其瑪,以正陽門外正明齋制作的最為精細味美。

芙蓉糕以米花、蜂蜜、白糖等原料做成,表面上染以粉紅色,其色若芙蓉花,故名芙蓉糕。薩其瑪則是滿族糕點的名字,原料是用雞蛋和白面做成細條,過油煎炸,再加入蜂蜜、白糖、瓜子仁、金糕條,糕西撒上青紅絲,其味尤為甜香可口。

北京的蛋糕分糟糕、碗兒糕、喇嘛糕數種。糟糕為桃形、扇面形、銀錠形、圓形以模槽制成。碗兒糕則是以蛋。面合成糊狀,摻以瓜子仁、核桃仁、松子仁、杏仁、花生仁,灌入碗中,蒸制而成。喇嘛糕是蛋糕中呈黃色者,面上印以紅色福、壽篆字。以其色調如喇嘛僧衣色而得名。也有說雍和宮供佛均用此種糕點,故名。

每逢佳節,輒憶起當年登高之樂,以及品嘗北京糕點之福。


冬至大如年


歲月催人,轉眼之間,冬至又到了。關於冬至,在北京有兩種說法:一是冬至不算節,一是冬至大如年。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其故安在呢?因為北京是六百多年的古都,做官的人中,各地都有,這樣,北京城裏的風俗習慣就比較復雜了。

明代趙可與《孤樹衰談》記雲:

京師最重冬節,不同貴賤,賀者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自正統已巳之變,此禮頓廢。

所謂正統已巳之變,是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歷史上稱為土木之變。就是說,民時風俗的變化,也常常受到時局影響。但是冬至大如年這句話還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小時候還常常聽到老人這樣說。

清末《燕京歲時記》雲:

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師諺曰:冬至餛飩夏至面。

這段記載中特別提出民間不為節一句,可見清末與明代風俗已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宮廷中還是十分重視的。除去百官互賀而外,在清朝官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這一天一律要戴暖帽(有皮沿帽子);當然翎子,頂子照舊,但是要有皮沿,由皇帝直到官吏都是如此。再有從這一天開始,按官品夠得上穿貂褂的人都要穿起來,謂之翻褂子。貂褂是毛朝外穿的,這是很特殊的,好像現代女士們的翻毛皮大衣一樣。一件貂褂價錢很貴,又非穿不可,這在有錢的王公大臣自然不成問題,而有些冷官,如禮部、翰林院、禦史臺等等清水衙門的人怎麼辦,那就要到估衣鋪買舊的,不管如何光板無毛,只要是件貂褂就可以了。因而有的貂褂實際還不如一件棉襖暖和了。

在京的京官,都按各人的家鄉習慣來過冬至。林則徐在翰林院作編修時,家住虎坊橋,年年過冬至,都在日記上記著夜搓丸(按:即做湯丸),這是按照福建的風俗做的。李越縵同治元年住在宣外大街,冬至那天日記記雲:天未明即醒,早起盥漱畢,焚香張燭,拜祖宗遙敬。冬至祭祖,這又是包括紹興在內的江南人的規矩。至於北京人自己呢?諺雲:冬至餛飩夏至面,吃頓餛飩就行了,同過年吃餃子差不多,不過換換花樣罷了。

冬至吃的餛飩,多為豬肉餡,羊肉館也有賣羊肉餡的。但筆者幼時也吃過人家的素餡餛飩。素餡也可以說是甜餡,佐料包括紅、白糖和青紅絲。這種餛飩煮不得,而是蒸熟。蒸熟的甜餡餛飩很好吃,如果把它晾涼了再吃,則又別有一番風味。後來,甜餡餛飩在市上漸漸絕跡了,一般都是肉餡的。用豬骨湯或雞湯來煮,餛飩用的佐料也日漸發展。從過去的香菜、韮菜、蝦皮、紫菜、冬菜,又進一步增添了辣椒油、味精、胡椒等等。有的賣餛飩的附帶自制火燒、醬肉,更受人歡迎。

離開京華幾十年,每到冬至,憶及北京街頭餛飩攤。坐下一飽,經濟實惠,較諸大飯店享受上一般的大菜,更為舒適和自然。

“九九消寒圖”談趣

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農歷十一月初八日,十二時三十九分冬至。從這天起就進九了。在北國,按時節說,即進入嚴冬期。人們計算著: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天之後,九個九過完了,就算熬過了嚴冬,天氣轉暖了。

據《津門雜記》記載:十一月冬至日,給消寒圖,食餛飩。

我幼年時,逢冬至日,吃不吃餛飩不大在意,但九九消寒圖卻是每年必畫的。回想起來,那確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過冬娛樂。記下九九八十一天的天氣變化,也可以供事後有某種需要時,查看消寒圖上陰晴風雪的記載,幫助記起某些事情的發生。甚至有人把歷年的消寒圖積存下來,對比幾年中天氣變化規律。但那是對氣象學有愛好的人所為,我可沒有做過積攢和比較。

明朝人劉侗編寫的《帝京景物略》有一段記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出,則春深矣。說明九九消寒圖的繪制,由來久矣。

我畫消寒圖沒有畫過梅花,私塾老師教過我兩種畫法:一種是橫豎交插各畫十條線,成為九九八十一個方格,每格中畫一個仿古銅錢狀,按照下面的歌訣,每天把天氣變化畫在銅錢中。歌曰:冬至一陽生,滴水凍成冰。上黑是天陰,下黑是天晴,心黑天寒冷,心白暖氣升,滿黑紛紛雪,左霧右刮風。另有個簡易歌訣是:上點天陰下點晴,左風右雨雪當中。

第二種是寫九個大字,每字九筆,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用筆把每個字每筆雙勾,留下白空,成為九個空心字體。每個字代表一個九,逐日逐筆填黑,到九個字都填完,九九都過去了。這句話又含有在冬季盼望春來的詩意,我很喜愛它。

年歲老了,愈覺寒暑更疊得快。居港多年,這裏氣溫較高,不像家鄉入冬後的寒氣逼人,但是寒冬歲暮,終免不了季節更替的心情。在年終換置日歷之前,我首先繪制了銅錢形的九九消寒圖置諸桌頭,以重溫家鄉童年生活的情趣。

Views: 1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