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7)

5.2 研究展望

旅遊者符號實踐是一個新的概念,尚有諸多內容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這里僅提出一些筆者認為比較重要,和亟需解決的方面加以說明。


5.2.1 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的關聯性研究


本文僅對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之間的關係進行
初步探討,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與機制,主要內容包括:

①旅遊者符號想像如何通過不同
類型的符號敘事建構而成並形成旅遊者符號記憶;
②旅
遊者如何依據符號記憶開展符號實踐,並形成新的符號敘事;
③旅遊者新的符號敘事如何實現符號想象的再生產。


5.2.2 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的關係研究


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是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的一對主要
矛盾:符號記憶是符號創造的前提條件;符號創造以符號記憶為基礎,並形成新的符號記憶。需要進一步展開討論的相關問題包括:

①旅遊者如何針對符號記憶開展符號檢
驗,符號檢驗的標準是什麽;
②什麽場合、事件或動機,導致
了旅遊者的符號創造;
③符號創造與符號記憶有何異同,原
因何在;
④符號創造如何塑造旅遊者新的符號記憶。


5.2.3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形式、內容與特征研究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常見形式包括景物拍攝、留影、人
物或情節模仿、即興表演、文化附會、情感流露、旅遊話語、人際互動等。通過深入考察不同形式的旅遊者符號實踐,有助於深入研究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內容與特征。

旅遊
者符號實踐內容的研究包括活動與意義、身份與關係、立場與策略、符號與聯系等方面,特征的研究包括體驗特征、行為特征、情感特征、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等方面。


5.3 討論


無論是理論闡釋,還是實證分析,旅遊者符號實踐研
究均處於初步探討階段,有待後續研究的進一步補充和深化。首先,古代詩詞人的西湖遊覽可能並不完全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旅遊概念。然而,從離開慣常環境和從遊覽中獲得愉悅的特征看,古代詩詞人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在旅遊者保持一致。一方面,西湖很難稱得上是古代遊覽者的慣常環境。


古代杭州城區並不大,五代吳越國以
來就以湧金門(一直到民國初期才被拆除) 與西湖相隔,在空間上相對獨立。遊人遊覽西湖常常因城門關閉等原因, 被限定在一定時間以內,且出遊方式以步行和馬車為主,在交通上較為不便。

另一方面,古代詩詞人一般並不以遊
覽西湖作為謀生的手段。相反,他們多以遊山玩水,吟詩作詞為樂。

其次,本文中旅遊者符號實踐的三大支撐理論,
由筆者依據理論指導的關聯性和重要性而提出,可能還不夠全面。旅遊者符號實踐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相信隨著不同學科知識體系的不斷融合,新的理論視角的不斷出現,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也必然能夠獲得更多的理論關照。

最後,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離不開現實中的旅遊實
踐。本文中對旅遊者符號實踐概念,基本內涵的探討尚需通過不同年代、不同情境、不同類型旅遊者符號實踐行為的實證研究加以不斷檢驗、修正和深化。


致謝:感謝匿名審稿專家對本文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
文責筆者自負。


註釋:


①“玉局仙”在這里借指蘇軾。蘇軾曾任玉局觀(傳說是老子講
過經的道觀)提舉,並自稱玉局翁。

②“髯蘇”為蘇軾的別稱。

③如申葆嘉先生就認為旅遊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參見申葆嘉:《旅遊學原理》,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年版,第40-50 頁。


參考文獻


[1] WHC.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EB/OL]. (2013- 07- 01) [2015- 01- 07]. http://whc.unesco.org/archive/opguide13-en.pdf.

[2] 吳晶.西湖詩詞[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11-18.

[3]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Leisure Clas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109-131.

[4] Echtner C M. The semiotic paradigm: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research[J]. Tourism Management, 1999,20(1):47-57.

[5] 謝彥君,彭丹.旅遊、旅遊體驗和符號——對相關研究的一個評述 [J].旅遊科學,2008,22(4):88-93.

[6] 彭兆榮.旅遊人類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81-224.

[7] 謝彥君,鮑燕敏.旅遊網站的符號及其功能分析[J].旅遊科學,2007, 21(10):46-51.

[8] 肖亮,趙黎明.互聯網傳播的臺灣旅遊目的地形象——基於兩岸相關網站的內容分析[J].旅遊學刊,2009,24(3):75-81.

[9] 馬秋芳,孫根年,張宏.基於Web 的省域旅遊地品牌符號表征比較研究[J].旅遊學刊,2011,26(3):43-49.

[10]馬秋芳.旅遊地媒體符號的內容分析——以陜西省為例[J].旅遊科學,2011,25(3):35-44.

[11]楊振之,鄒積藝.旅遊的“符號化”與符號化旅遊——對旅遊及旅遊開發的符號學審視[J].旅遊學刊,2006,21(5):75-79.

[12]Lau R W K. Tourist sights as semiotic signs a critical commentar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38(2):708-722.

[13]陳崗,黃震方.旅遊景觀形成與演變機制的符號學解釋——兼議符號學視角下的旅遊城市化與旅遊商業化現象[J].人文地理, 2010,25(5):124-127.

[14]陳崗.旅遊吸引物符號的雙層表意結構與體驗真實性研究[J].人文地理, 2012,27(2): 50-55.

[15]陳崗.旅遊吸引物符號的三種形態及其研究展望[J].旅遊科學,2013,27(3):26-36.

[16]李文勇,張漢鵬.本真視角的少數民族旅遊文化符號舞臺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3):34-38.

[17]孫九霞.節日符號在民族旅遊開發中的運用及問題[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3(6):134-137.

[18]李蕾蕾.海濱旅遊空間的符號學與文化研究[J].城市規劃匯刊,2004(2):58-61.

[19]彭丹.論旅遊體驗中的符號及其解讀[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29-35.

[20]范能船.姜尚文化符號與尚湖旅遊提升[J].旅遊科學,2006,20(5):40-42.

[21]丁雨蓮,陸林,黃亮.文化休閑旅遊符號的思考——以麗江大研古城和徽州古村落為例[J].旅遊學刊,2006,21(7):12-16.

[22]馬翀煒.文化符號的建構與解讀——關於哈尼族民俗旅遊開發的人類學考察[J].民族研究,2006(5):61-69.

[23]馬淩.社會學視角下的旅遊吸引物及其建構[J].旅遊學刊,2009,24(3):69-74.

[24]趙玉燕. 旅遊吸引物符號建構的人類學解析——以“神秘湘西”、“神秘文化”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11(2):184-189.

[25]彭丹“. 旅遊人”的符號學分析[J].旅遊科學,2006,21(4):23-27.

[26]張機,徐紅罡.民族旅遊中的主客互動研究:基於符號互動論視角[J].思想戰線,2012,38(3):116-119.

[27]Culler Jonathan. Semiotics of tourism[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1981,1(2):127-140.

[28]Urry J.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M]. London: Sage, 1990:129.

[29]Cohen E. Stranger - local interaction in photograph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19(2):213-233.

[30]劉丹萍,保繼剛.窺視欲、影像記憶與自我認同——西方學界關於旅遊者攝影行為研究之透視[J].旅遊學刊,2006,21(4):88-93.

[31]戴光全,陳欣.旅遊者攝影心理初探——基於旅遊照片的內容分析[J].旅遊學刊,2009,24(7):71-77.

[32]張朝枝,鄧曾.基於遊客自願拍攝法(VSEP)的旅遊審美研究方法探索[J].旅遊科學,2010,24(4):66-76.

[33]Chronis A. Between place and story: Gettysburg as tourism imagina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39(4):1797-1816.

[34]Waitt G, Duffy M. Listening and tourism stud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0,37(2):457-477.

[35]Obrador Pons, P. Building castles in the sand: Repositioning touch on the beach[J]. The Senses & Society, 2009,4(2):195-210.

[36]Andrews H. Feeling at home: Embodying Britishness in a Spanish charter tourist resort[J]. Tourist Studies, 2005,5(3):247-266.

[37]Everett S. Beyond the visual gaze? The pursuit of an embodied experience through food tourism[J]. Tourist Studies, 2009,8(3):337-358.

[38]Backhaus G, Murungi J. Symbolic Landscapes[M]. Dordrecht: Springer, 2008:212-213.

[39]郭鴻.現代西方符號學綱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41-51.

[40]費爾迪蘭·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100-101.

[41]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4-58.

[42]羅蘭·巴爾特.符號學歷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156.

[43]Chandler D. Semiotics: The Basics[M]. Oxon: Routledge, 2007:29-35.

[44]Nicolini D. Practice Theory, Work, & Organization: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214-216.

[45]宋子千.旅遊研究方法論的實證主義與現象學之爭[J].旅遊學刊, 2013,28(4):18-24.

[46]謝彥君.旅遊的本質及其認識方法——從學科自覺的角度看[J]. 旅遊學刊,2010,25(1):26-31.

[47]Merleau- 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176-177.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