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5)南北口味的分野和最早的兩張菜單
中國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背靠喜馬拉雅山和昆侖山,與歐亞大陸相連,東南面向浩瀚的太平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蒙古高原地勢雖略低(平均海拔1000多米),但處在北極寒潮和北半球風沙地帶威脅的前沿。這兩個高原的氣候都嚴寒幹旱,主要宜於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業,是歷史上構成制約農業和人口發展的自然環境方面的原因,但這兩個高原發展了遊牧經濟。在這兩個高原東南的大部分國土,都是肥沃的東亞大陸腹地,適宜於發展農業。由於地域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差別都頗大,我們的祖先在這片無垠的國土上,基本上開發出兩種類型的農業。如把秦嶺和淮河劃一道線,北部是黃土高原、華北大平原、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這片地區有深厚肥沃的土壤,卻是幹旱半幹旱氣候,主要適宜種植小米和麥子等耐旱作物,發展了旱地農業經濟。東南的廣闊地區和西南的部分地區,是平原和丘陵地帶,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下,這片地區雨量充沛,河流縱橫,無霜期長,適宜於水稻的種植,發展了稻作農業經濟。這三類地區,早在新石器時期,主食已有分野:青藏和內蒙古高原主要以牛羊肉和奶酪為主食;秦嶺、淮河以北以小米和麥子為主食;東南和西南以稻米為主食。到夏、商、周時,北方食麥子和黃米的比重增加;南方食芋頭和豆、薯的比重增加。南方由於氣候適宜,灌溉便利,物產豐富,園藝和水產養殖業都較北方發達;漁獵的領域也較廣闊,所以南方居民食性較雜,副食也較豐富。由於副食生產條件和飲食習俗的差異,夏、商、周時對食品的欣賞態度,大體已有北方和南方的分野。孔丘和呂不韋就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口味:孔丘要把肉切得四方四正才吃,小於拳頭的雞雛不吃,鴨尾巴、雞肝、雁肫、鹿胃等都不吃;呂不韋則相反,他認為最美的是猩猩的嘴唇、豬獾爪後跟的軟肉、鴨的尾巴、象的鼻子、牦牛的尾巴等。孔丘近乎華北人的口味;呂不韋則近乎兩廣、福建和四川、雲南人的口味。
夏、商、周的食譜,大都已佚失,留存下來的,只有周代的“八珍”和戰國《楚辭·招魂》羅列的一席飯菜。這兩張菜單,代表了當時上層社會的飲食水平。
周代八珍是“淳熬、淳母〔mó模〕、炮豚、搗珍、漬、熬、糝〔shēn身〕、肝網油”。
“淳熬”,是一種烙飯,用旱稻(香粳米)煮熟後,拌上炸肉醬,用豬油煎起來吃,近似今天湖北的煎豆皮。
“淳母”,即模仿“淳熬”的意思,只是把主料換為黃米,做法和“淳熬”一樣。
“炮豚”,是燒燉乳豬或羊羔。做法是用紅棗釀乳豬或羊羔,先炮熟,剝凈炭殼,沾上濕米粉,用豬油炸到金黃色,再加香料,用文火燉透。
“搗珍”,是一種高級雜肉扒。即用一條牛柳(牛裏脊肉),配以等量的羊、麋鹿(即四不象)、梅花鹿和獐子等的裏脊肉,略加捶擊,除去筋腱,煎到嫩熟,隨即用香料、醬、醋等調味來吃,類似今天的牛扒、鹿扒。
“漬”,是香酒牛肉。把新鮮牛肉,逆紋切成薄片,用香酒浸漬一夜,第二天用醬醋和梅醬等調味來吃。這個菜和百越人吃魚生相近。
“熬”,是烘烤肉脯。先選取牛、羊或鹿的精肉,把筋腱捶軟,切成薄塊,遍灑姜、桂和鹽,然後烘熟來吃。
“糝”,是三鮮烙飯。取同等數量的新鮮牛、羊、豬肉,切粒,調味,與2/3稻米混合烙熟來吃。
“肝網油”,是烤網油狗肝。取一副狗肝,用網油裹起來,濡〔rú儒〕濕調好味,放在炭上烤,烤到焦黃即成。
《楚辭·招魂》是用一桌酒菜來招祭亡魂。有說是屈原招祭楚懷王之作,有說是宋玉招祭屈原之作。這段文字,譯成白話文大意如下:
家裏的餐廳舒適堂皇,飯菜多種多樣:
大米、小米、二麥、黃粱,隨便你選用;
酸、甜、苦、辣,濃香、鮮淡,盡會如意侍奉。
牛蹄筋閃著黃油,軟滑又芳香;
吳廚師的拿手酸辣羹,真叫人口水直流;
紅燒甲魚、掛爐羊羔,蘸上清甜的蔗糖;
炸烹天鵝、紅燜野鴨、鐵扒肥雁和大鶴,配著解膩的酸漿;
鹵汁油雞、清燉大龜,你再飽也想多吃幾口。
油炸蛋饊〔sǎn傘〕、蜜沾粢粑、豆餡煎餅,又甜又酥香。
蜜兌果漿,清香閃翠,真夠你陶醉;
冰鎮糯米酒,透著澄黃,味醇又清涼;
為了解酒,還有瓊漿般的酸梅羹。
歸來吧!老家不會使你失望。
《招魂》列舉的飯菜,呈現著南方特色;而周代八珍則大體是北方口味。
(6)烹調理論的出現
夏、商、周有關烹調的各個方面的經驗,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關於選擇屠宰對象,《周禮》裏記著:牛,夜裏老是鳴叫的則肉臭;羊,毛稀,毛端打結的則肉有膻味;狗,屁股脫光了毛又舉動急躁的,則肉臊惡;鳥,毛色暗啞,聲音沙嘶的則肉腐臭;豬,眼睫毛交叉的則肉中生小息肉;馬,前脛毛斑禿的則肉像螻蛄一樣臭。從動物的癥狀中去判斷它的肉是否可吃,是夏、商、周時直觀檢疫經驗的總結。像豬肉中有小息肉,從現代醫學知識看來,就是豬生了絳蟲,卵囊散布了全身,即豬囊蟲病。
關於調味與時令,《禮記》中已總結出幾條原則: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
春天萬物萌發,各種細菌,尤其是導致腸炎的沙門氏細菌和導致痢疾的阿米巴菌,最容易汙染食物;而且乍寒乍暖,瓜菜青黃不接,胃口容易阻滯,人們習慣在拌涼菜中放點酸醋,既殺菌,又醒胃。夏天食肉多了容易引起酸性反應,人們喜歡吃點帶堿性而略帶苦味的東西;而且水分消耗多,容易口幹舌燥,如吃一頓苦瓜或飲一碗芥菜湯,就像服了一劑清涼飲料一樣,頓時口齒清爽,胃腸舒適。秋天天氣轉涼,人們喜歡吃點含熱量略高而帶刺激性的甘辛食品,如鹵味、臘味、酸辣羹之類。冬天寒冷,需要補充高熱量的肉類食物,多采用燒烤、紅燜、濃汁火鍋等作法,食鹽的攝取量也跟著增多,鹽和胃酸結合,變成鹽酸,能幫助對肉類的消化。這個按時令調味的經驗總結,包含著一定的生理物理和生理化學知識的總結。
關於主食和副食的搭配,夏、商、周已有例行習慣。《禮記·內則》裏雖然舉了許多葷菜,但居首位的是飯。這是符合膳食平衡原理的。飯包括稷(小米)、黍(黃米)、稻(粳米或秈米)、粱(又稱黃粱,深黃色的糯小米)、麥(大麥、小麥)、菇〔gū估〕(禾本科茭草的籽實)等。這些主糧,有時煮成幹飯,有時煮成粥,多品種的糧食是為了更換口味,米糧放在首位,是表示以糧為主食。
古代的湯羹,也不全部放肉,總要加點“芼”〔mào貿〕(小白菜之類)或“芥”(芥菜)或“藿”(豌豆苗)和蔥、韭等,這不僅為了調味,也是使葷素合理結合。
關於刀功,也有一套成法:周代把剔除筋骨、切成厚塊的肉稱為“臠”〔luán鑾〕,切成長條的稱為“脯”,切成薄片或縷切成絲的稱為“膾”,連骨砍件的稱為“軒”。對牛和野獸的瘦肉切成片,“必絕其理”(必須逆著肉紋來切),都是刀功的常規。夏、商、周已知道“脄”〔méi煤〕(裏脊肉)是上肉,是做肉扒和炒肉片的好料。凡宰殺家畜或獸類,已知道分檔切割,如脊、肋、肩、臀、[月展]〔jiǎn簡〕等,以便烹調時各適其用。夏、商、周的屠宰行業還出現一些解剖能手,諸古籍多有描述,莊周在他的《養生主》中就記述梁惠王(即魏惠王)禦廚中一個“庖〔páo袍〕丁”,他的菜刀用了19年,還像新的一樣鋒利。就因為這個庖丁受到長期的專業訓練,刀法熟練,懂得循節理開骨,循紋理割肉,故能遊刃有余,不傷刀鋒。這位皰丁對動物解剖學了如指掌,所以能用刀如神。
為了使肉片在炒或溜時嫩滑可口,周代的廚師,已懂得用“滫”〔xiǔ朽〕(淘米水沈澱的漿液)來勾芡。
關於調味與火候,《呂氏春秋·本味篇》有精辟的論述:“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誌不能喻。故久而不弊(指腌、臘、醬肉之類,久貯而肉不致腐敗變味),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酷,鹹而不減(減可能是堿字之誤,即苦澀),辛而不烈,淡〔dàn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本味篇》還發揮了烹調理論:“夫三群之蟲〔三群即水居,如魚蝦之類;肉玃〔jué覺〕,如鷹雕之類;草食,如牛羊之類。古代常泛稱動物為“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各有可取的特殊美味)。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甘、酸、鹹、苦、辛)、三材(水、木、火),九沸九變,火為之紀(節),時疾(猛火)時徐(文火),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毋失其理。”就是說,烹調去腥臭,又要保持各類食料獨特的美味。“必以其勝,毋失其理”的關鍵在於調味和火候的掌握。這段理論,是假托伊尹與商湯論味而發的,意為通過調味和水濡火烹,使各種肉類的本味發揮出來,除掉其並存的惡味,以適口胃之需,才是一個好廚師。
從以上可見,夏、商、周的烹調業,從選料、時令、主副食搭配、刀功、調味與火候等各個方面的經驗,都已提到理論高度來總結,是我國飲食文化中一筆重要的遺產。
烹調和營養保健密切相關,夏、商、周對營養保健,已有相當高的認識,墨翟論述吃的目的:“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用現代醫學原理來分析,“增氣”,就是補充熱量,使身體有氣力;“充虛”,就是補充消耗,保證新陳代謝的需要;“強體”,就是要供給合理的養分,以增強體質;“適腹”,就是滿足口胃,使大腦皮層從合適的口味中得到良性刺激,興奮味覺,以保證食欲,增強吸收機能。古人從切身體驗中,已能體會到生理營養的道理了。
營養保健除了食料選擇和烹調得法,另一個要領是膳食平衡和飲食適度。古代的士大夫很多都懂得這方面的飲食衛生。孔丘和呂不韋都認為食應以谷物為主,食肉要有節制。這是符合營養衛生原理的。呂不韋說:“肥肉厚酒,務以自強(肚子脹飽了還要拼命多吃),命之曰爛腸之食。”又說:“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màn蠻〕(同懣)。中大鞔而氣不達,以此長生可得乎?”“中大鞔”,大致就是指患酸血癥的人,腦袋昏昏沈沈的癥狀;或高血壓的人腦充血時的癥狀。這是要求膳食平衡和飲食有節以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古人飲食也註意餐廳氣氛,就是提倡“遠庖廚”和“以樂宥食”,把飯堂和屠宰場隔開,進餐時配以悅耳的音樂,這些都是符合飲食衛生的。
以上所述,都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遺產。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