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鄉土如何觸碰旅遊——一種文化轉型視角下鄉村振興人類學的新發展(7)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鄉村自身生活的大改變,它使得鄉村在日益可以接納城市之人的凝視和體驗。很顯然,今日的鄉村已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窮鄉僻壤的鄉野了,它自身的面貌和生活的物質基礎也必然處在不斷的改變之中,即上文所説的一種農軸自身的轉動。特別是它的一些基礎設施,包括道路、網絡、電力、煤氣、電視、電話、無線信號系統、上下水以及廁所衝刷系統的增加等,在這些設施滿足了城市裡鄉村旅遊需求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改變着當地人的口味、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這是城鄉相互影響之下而實現的一種鄉村自身社會與文化的改變,是鄉村之人逐漸適應一種由外來人在場的自我選擇的結果,生活方式因此而改變了,與此同時,價值觀念自然也會隨之發生一種轉變。

應該清楚,人必然都是在一種相互看的過程之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在一種相互看或旅遊凝視之中形成了一種彼此的觀照,這種觀照改變了人們相互之間所形成的一種刻闆印象,所謂的民俗,便是在這樣的一種語境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民俗因此也必然便是一種觀看者眼中的民俗。因此,外來者和當地人的關係不再可能是一種純粹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而是轉換成爲彼此知曉對方存在之後相互交流、互惠與互換的新城鄉關係。


四、鄉土如何觸碰旅遊

當下中國鄉村旅遊的空間,必然是一個傳統添加上了現代,並且相互有了一種基於交流、交換和互惠而産生的彼此結合轉化之後的鄉土文化、鄉土旅遊,再加上一種“鄉土設計”意義上的一個混合性的産物[4],也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作用和彼此滲透的存在和發展狀態。與此同時,人們會浸潤於自然之中,又能享受到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生活方式上的舒適選擇,這是由作爲新技術的虛擬的互聯網而讓世界人群之間沒有了一種阻隔,交流變成是發自自己意願的一種自由選擇,而互聯網世界中資源信息的網絡式分佈,也讓人們生活的空間從一種聚居而逐漸轉變成爲一種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的分佈。可以想見的未來是,或者説就在當下,在一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裡,今天的人們完全可以在一個鄉村之中去完成城市所要求的那些日常性的工作,比如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的電子郵件,再或者圖文音視頻的傳輸,一篇論文、研究報告以及新聞稿的上傳,一門課程或慕課的網上觀看,或者還有某一筆交易款項的支付之類,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方面在實現着一種藉由遠巨離信息傳輸而對於舊有生活方式的一種替代。

因此,鄉土和旅遊這兩個各自有着其各自存在和發生背景的社會文化要素,在此一點上發生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觸碰。到鄉村去旅遊的觀念開始進入城鄉尋常百姓之家,又實實在在地轉而進入農戶的家中,體現在他們的旅遊接待的實踐中。從最初的“農家樂”,到今天日益火爆的“民宿”,這一路連續性的鄉村旅遊形態和模式的改進,體現出來鄉土的開放空間以及敏感性地對於作爲現代工業副産品,或者後工業化時代最具象徵性的旅遊消費經濟的接納,這同時也體現出來對傳統城市大工業逐步替代或轉型昇級的新實踐。很顯然,在此過程之中,鄉村傳統的結構仍舊存在和保持着,人們因此也就有了更爲新型的增加收入的産業和契機。

在這裡,最爲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新時代基於頻繁交流的社會觸碰,已經是大爲不同於傳統時代的社會融合。此種觸碰必然是敏感地覺知到對方的存在,是突然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性的一種感通或感悟,由此而激發出人們去不斷去做出新的行動的動機和熱情,塑造出來一種新的行動性力量,並對自身的文化擁有一種高度自覺和敏銳。相比較而言,傳統的社會融合,其所強調的是一種中心和邊緣,或者上下之間的關係,這相對而言是一種權力不平衡的關係,藉助於這種不平衡,而最終實現了一種中心對於邊緣,上對於下的一種社會融合,由此而用權力的支配來消除彼此之間的差異,彌合相互之間的分化。對於現代互聯網存在的世界而言,這種社會整合的機制很顯然已經是不再可能單一性地發揮其作用,而是轉而在日益地被實時密集交流的各種形式的觸碰所取代,鄉土觸碰到了旅遊(或者反過來也是一樣,旅遊觸碰到鄉土),便是其中一例。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