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人的七情六欲》(7)

幸福由環境決定還是由個性決定?

顯然,以上這些幸福的因素是相互影響的:您的健康影響著事業;您的個性影響著尋找合適的另一半的能力,也影響著您對高壓狀況的適應性、創造愉快狀態的能力、走向事業成功的潛力,以及欣然接受成功或貶低、無視所獲成功的可能性。

不過,雖然個性有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數據表明,在個性的不少方面,基因影響的方差均超過一半),但您童年時的環境也必然會影響您的個性成長。

現代人對幸福的研究常常專註於個體外部的環境與其本人性格之間的相對重要性。若您認為環境對幸福有著更大的決定作用,那麽您就屬於“自下而上”(botom-up)派的支持者;若您認為個性才是決定幸福的首要因素,那麽您更贊同的是“自上而下”(top-down)派理論。“環境決定幸福”的支持者們援引了各種研究成果,總結道:“滿足與幸福的產生源自一種集合了大量幸福時刻或幸福條件的生活,而這些幸福時刻或條件存在於不同的方面:家庭、夫妻關系、收入、工作、居住地,等等。”相反,支持“個性決定幸福”的人們則引述了其他研究結果。這些研究顯示,給一個人的正面及負面情緒評分(加上個人對生活滿足度的自我評估)在幾個月或幾年的間隔中幾乎沒有明顯變化,無論這期間他的環境如何。他們認為:“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們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找到快樂,而不是因為他們遇到的事情或環境比他人更稱心如意。”

總之,哥魯士的名言可以這麽擴充:“若要幸福的話,最好您既外向又情緒穩定,還已婚,有工作,有信仰,沒有經濟困難(非富有),沒有重大健康問題,生活在民主國家。”悲觀主義者會說,這樣一來,90%的地球人都被排除了;樂觀主義者會借研究數據稱,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懷疑論者們則會認為,評估幸福是不可能的。不過,在這些決定性因素之外,是否有可能通過一些努力,增加您的幸福感?我們認為這是可能的,而這也是我們作為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學書籍作者的意義。


走向幸福幾大問

別擔心,快樂點。

——博比·麥克費林(BobbyMcferrin)

自人類使用文字開始,無數書籍都試圖創造出獨家幸福秘籍。從《尼各馬科倫理學》到東方的哲學巨著,再到最近上架的“個人發展”類暢銷讀物,我們從來都不缺少指點。在茫茫書海裏,我們當中的某些人已經找到了與自己最為契合的那一本,作為困境到來時的明燈反復閱讀。

相較於繼續提供各種指導,我們更傾向於提出一些問題供您思考,而這也是我們作為心理治療師最熟悉的工作內容之一。

這些問題旨在幫助您打開思路,更清楚地看到您個人是否正處於幸福狀態中。我們建議您用書寫的方式記錄您的答案,幫助您進行深入的思考。您也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做這個練習,別人的觀點通常會為您自己的思想帶來啟發。
那麽,就請您拿出紙筆,回答以下的六大問題:

現在,什麽會讓您更加幸福?

您是否已經對心中向往的幸福有清晰的概念?還是說您目前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另外,您在乎您的幸福嗎?若不在乎的話,這樣的漠視是出於什麽原因?不過,您也可能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幸福的人了,那麽,您希望這樣的幸福長久地保持下去嗎?為自己的幸福考慮,對您而言是否是一件毫無意義、自私的事,是否反而意味著永遠得不到幸福?

使您更幸福的事是可能實現或獲得的嗎?

您與幸福的夢想之間是否被巨大的障礙阻隔?您對於達到這一夢想的期待是否合理?您的幸福夢想與您的年齡是否匹配?還是您更想獲得比您年輕或年長之人通常期待的幸福?

您理想中的幸福更接近於哪種類型?

是充滿了喜悅、不時發生些有趣故事的快樂生活,是讓您實現理想、意義遠大的畢生事業,是輕松舒適、無憂無慮的生活帶來的心滿意足,還是心中無懼、不為欲望所累的泰然自若?

您曾經最幸福的時刻是怎樣的?

在心理學中,過去的經歷對未來有著一定的預示作用。曾經讓您幸福的情境在將來重現時仍然可能再度帶來幸福,當然,它的表現形式會不同。不要忘記,無論您親近的人和這個

社會如何建議您追求怎樣的幸福,您最願意接受的幸福類型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您的個性和年齡決定的。

您曾經錯過哪些幸福的時刻?

您是否在幸福溜走之後才意識到它來過?您是否曾錯過幸福的時刻?

如果這些發生過的話,那時的您是因為有罪惡感才錯過的嗎?是因為您一邊在羨慕著比您更富有的人,還是您期待著更大的幸福感,所以完全沒有註意,或並不滿足於眼前的幸福?在這一點上,過去對於未來也有著預示作用,所以,請註意,不要再因為同樣的緣故丟失掉您將來的幸福了。

使您更幸福的事物是否取決於您自己?

如果讓您更加幸福的事物取決於您自己,那麽為了實現它們,您會怎麽做?若情況相反,您又會怎麽做?如果讓您幸福的事物不取決於您,那麽在等待它發生的過程中,您會用什麽樣的方式讓生活更加幸福?

在提出這些“查問”式的問題後,我們想特別建議您:千萬不要錯失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幸福時刻。它們非常重要,請在遇到時用心珍惜,無論其發生背景是悲是喜。

有這樣的一個人物為我們完美地詮釋了何為在最艱難的環境中追尋幸福,他就是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xandre Sojenitsyne)的作品《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Unejournéed' Ivan Denissovitch)中的主人公舒霍夫。舒霍夫是一個普通的俄羅斯農民,他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的勞改營。小說記錄了他的一天:

舒霍夫心滿意足地入睡了。他這一天非常順當:沒有關禁閉,沒把他們這個小隊趕去建“社會主義生活小城”,午飯的時候賺了一碗粥,……砌墻砌得很愉快,搜身的時候鋸條也沒有被搜出來,晚上又從采劄爾那裏弄到了東西,還買了煙葉。也沒有生病,挺過來了。

一天過去了,沒碰上不順心的事,這一天簡直可以說是幸福的。

這樣的日子他從頭到尾應該過了三千六百五十三天。

Views: 6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