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文: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敘事結構(6)

地理空間的互嵌性佈局呈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生長的自然邏輯。中國地理空間廣袤且環境複雜,海拔由西向東順次遞減,西北部的戈壁和西南部的高原孕育了蒙、藏、維等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明,中原及東部沿海的平原地帶則為漢民族的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西南山區是眾多少數民族的集散地,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則成為滿、回、朝鮮族的棲息地。「自然條件,一個民族國家的地理特征,對民族的歷史生活過程有著最強烈的影響。」(郭聖銘、王晴佳,第220頁)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不同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但歷次的政治動蕩和人口大遷徙使各民族走向交往融合,憑借人口流動、族際通婚等方式,各民族形成了地理分布互嵌的居住格局和血緣交融的親緣格局,為各族文化的交流、互認和融合奠定了基礎。

經濟生產的相互依賴呈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生長的生產邏輯。各民族依據各自棲居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獨特的生產方式和文明樣態——西北、北方的大漠遊牧文明、東部平原的農耕文明、東北平原的漁獵耕牧文明、東部及南部的海洋文明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未阻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和依存,大漠遊牧文明逐水草而居的不穩定性使其對中東部地區的農耕文明十分向往,東北的漁獵耕牧也不斷實現著與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融合,各民族通過陸海絲綢之路、少數民族入駐中原和北族南遷等方式,促進了生產工具的交換和生產方式的融合,實現了產品的貿易往來和利益共享。

地理上的互嵌和經濟上的互依演繹著文化交往互鑒的價值邏輯。交錯雜居的空間分布和生產方式的依存融合,演繹著族際相互融合的歷史畫面。中華文化深植於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土壤,是各民族在交流互鑒中相互認同、相互欣賞的共識性產物,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價值追求。如果說各民族間因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圖騰崇拜與文化信仰,那麽「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東方巨人」等就是全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符號,書寫著中華民族集體的文化記憶和價值情懷,成為中華民族整體認同的價值編碼。中國人習慣以文化作為構建和闡釋歷史的方式,既習慣以文化族類觀將各個民族界分開來,又以華夏文明的容納力與自我同一性將各民族文明包蘊其中。地理上的中原大地自古就是文化中心,在倡導各族文化交融互鑒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漢文化獨具魅力的文化包容性和同化力。即使少數民族憑借武力入主中原,也總會在潛移默化中被中原文明所吸納。中原文化的強大的涵化力,在於它代表了人類古代文明的價值走向,並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中堅力量和優秀代表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向心力:中原文化不是使少數民族文化從中消隱,而是在文化包容中悅納各族文化之精髓,並在民族融合中實現文化再創造,引領民族成員在中華文明的整體躍遷中不斷生成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認同,在「大中華」旗幟下共同回應「我們從哪里來」的歷史命題。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