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雲樵〈50年來的南洋研究〉(5)

(丙)清季讀書人有一種風氣,以研究輿記為時髦,魏默深﹑徐松庵﹑林則徐﹑王錫祺等,都是這一流,而以王錫祺魄力為最雄渾。王氏輯有《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一書,正編十二帙,64卷,1千2百種(輯于1877-91年);補編仍分12帙,僅58種(成于1894);再補編1百另8種(成于1897)。集清代輿地譯著之大成,惜混雜割裂,且不注明原引書名,不無可病,惟若干文獻得以流傳,未始無功。其中有關南洋的著譯,計有專著22篇,闕名雜著17篇,譯書12種。50年來中國學者從事南洋史地考證的,幾乎不能沒有此書。

以上這三類的著作,都不能稱為真正的研究工作,他們祗做了搜集資料的研究準備工作,他們都沒有正式研究。正式做研究工作的,是另一批人,最早而又最成功的,是沈曾植。沈字子培,號乙廠,晚號寐叟,嘉興人,光緒庚辰(1880)進士,官至安徽布政使,著有《海島廣証》一卷,也就是《島夷志略廣證》。他這部雖仍用老式考據方式,可是比《四庫全書考證》的只在字的異同上著眼進步得多了,因為他也考證它的內容史實。沈氏又有竄改原文的習氣,因此我們引用時極宜審慎。但無論如何總算是中國學者對南洋研究的貢獻。

其次是陳士芑的《海國輿地釋名》(1902年刊),在目前雖已失時,但在50年前卻是非常出風頭的。

本世紀初對南洋研究聲勢最大的是丁謙的各史外國傳地理考證11篇。他的考證工作雖不是專為南洋而作,但各史外國傳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南洋各國,因此他這部工作和英國祁利尼的研究一樣,正是扛鼎力作,可是他的考證方法是很落後的。到現在﹐已不再有人願意徵引他的說法了。他這部書是1915年才收在浙江圖書館叢書內刊行的。 50年來﹐有不少人引用它,根據它。

總之,50年前,南洋研究在中國尚未萌芽,我們雖有這幾部專門著作,在他們心目中,並沒有甚麼南洋研究的概念,正和歐洲的漢學家一般。至于日本,自也不能例外,有關南洋的著作,也是漢學家的副產品,如馳譽歐洲的高楠順次的英譯《南海寄歸內法傳》(1896年刊),便是最好的例子。南洋古代史的原始資料,都在中國古籍中,不通漢文,無從下手,可是中國學者竟不知利用,即如翻譯,也拱手讓外國學者越俎代庖,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日本50年前的漢學研究中心是在東京,以帝國大學的史學會為大本營,明治22年(1889)創刊的《史學雜志》便是日本漢學研究心得發表的權威刊物,能和巴黎的《亞洲學報》﹑倫敦的《皇家亞洲學報》﹐相提並論,不過範圍稍狹而已。

 

四、50年來法國學者的貢獻


50年來的南洋研究,在西方仍以法國為祭酒,博洽而又精深的漢學大家不絕的產生,有關南洋的著作,為全世界所重視,即使是荷蘭萊登白列爾(E. J. Brill)所刊行的《通報》,也不得不借重法國的漢學家。50年來法國的南洋研究,是由沙畹開端的,配上一位梵文大師烈維(Sylvain Levi),正如虎添翼,傳譯考證,無往不利。

歐洲各國的南洋研究,除漢學家偶一涉獵外,無可諱言的,都是以本國在南洋的殖民地為對象的,法國自亦不能例外。法國自1885年佔領越南後,即展開越南研究,1898年成立「越南考古學會」,到1900年,因考古學範圍太窄,便改組為「遠東博古院」,2年後河內的院址建成,便展開考古學﹑人類學﹑史學﹑地理學,以及南洋各種語文的研究工作。50年來人材輩出,法國著名世界的大學者,都是該院出身的,如伯希和(Paul Pelliot),馬思伯樂(Maspero),鄂盧梭(L. Aurousseau),戈岱司(George Coedes)等,成績斐然,光芒萬丈。

遠東博古院的總部設在河內,並有大規模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分院設于高棉、永珍和順化。高棉以研究柬埔寨文化為對象,永珍以探討寮國文化為中心,而順化則和河內一般,集中人才專攻中國和越南的文化。至于人種學研究,則有芽莊和班美篤兩個據點,而在峴港也設有博物院。越北的萊州,寮國的鑾巴剌邦和川壙,都設有臨時研究站。戰後情勢轉變,該院總機關已自河內遷至西貢。

他們50年來的研究,博大精深,為任何國家在南洋所不及。他們的研究人員,不辭一切艱辛,從事考古發掘,描摹斷簡,蒐羅殘碑。他們的工作地點,遍佈在越南和暹羅,多至數百處。他們又從印尼學到了考古學上的一種新技術叫做「分析重建術」(Anastylosis),利用古廟殘碑,或遺物碎片,重新拚湊,恢復原狀,除了在銜接處加些士敏土或其他膠質之外,一切仍舊。至于地下發掘工作,比任何國家做得更普遍,最努力的是馬勒立(L. Malleret),他在越南工作了40餘年,發現扶南故址是他顯著的一件成就。

Views: 1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