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軍:思想研究的一種德勒茲主義進路(5)

哲人就是“遊牧者”,不斷越出舊的空間,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創造新的空間。當時間——即,同線性的“歷史”完全相反的純粹的時間或者說哲學的時間——把空間疊置和螺旋化時,它實質上也正是一種“去領土化”。換言之,“地理—哲學”不僅關註地表間的橫向遊牧(譬如“西方”的概念),而且也關註地層間的縱向遊牧(譬如“古代”的概念)。各種概念,就在“去領土化”的遊牧中不斷地“形成”——形成差異、形成全新。而哲人,不單在空間裏遊牧,也在時間裏遊牧,展開沒有邊界的創造,不斷地開創出全新。

 

三、比“哈耶克”更真實的哈耶克

 

對於德勒茲,哲學就是去創造、發明概念,或使概念在全新的方式下工作。“對一個概念去進行批評,為什麼不是很有意思?那是因為,對(概念的)功能去進行建構,和去發現新的領域,以使得該概念不再有用或不再充分,總是更有意思。”在《什麼是哲學?》一書中德勒茲指出,概念的建構,並不只是一個認識論的操作,而且同樣是一項存在論的工程。在德氏這裏,存在論不是關於“being”(存在)的研究,而是關於“becoming”(形成);換言之,存在論的根本是“變”,而不是“在”。一個文本離開原來的歷史現實(或地域空間)而刺入當下,便正是德勒茲所說的存在論層面上的“形成”。“形成”永遠是“形成差異”(becoming different)。德勒茲所說的“形成”,並不是指A到B的移動或轉變的現實過程,而是——德氏借用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術語——差異的“永恒回歸”。“溫故而知新”,便是差異的生產性的回歸。《易經》之“易”有三解,除“簡易”外,更有“變易”、“不易”二義。表面上看,此二義恰好相反,如何得以同時成立?然而從(德勒茲主義)存在論層面上考察,卻恰恰同時成立:“變易”者,不正是存在論層面上的“形成”?而“不易”者,不正是差異的“永恒回歸”?這種“變化流通”(易),恰恰是以“永恒”(不易)作為自身的結構。正是在這種“形成”中,新才成為永遠的(先天的)可能——“日新之謂盛德”。

 

“形成”,根據德勒茲,“在歷史中開始、並返回歷史,但它卻不屬於歷史”。“形成”,是“歷史”之反面。這個“形成”(“變化日新”),不是經由現實的通道,而是一種幽靈性(或者用德勒茲的術語,“虛擬性”)的通道;不是在歷史中A演變成B,而是在時間中故激變成新,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現實世界中的線性歷史相對,時間,正是體現在差異的幽靈性疊置之中。時間,就是“形成差異”,就是差異的“永恒回歸”。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