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軍:思想研究的一種德勒茲主義進路(6)

正是時間,先天地保證歷史永遠不會終結。歷史軸線裏的“當下”,永遠是“形成”的一個生產性的瞬間:當下這個時刻裏的“形成”,並不是具體的歷史境況之產物,而是先天地形成——故本身已先天地蘊含著無窮的新,當眼睛看出來(閱讀出來)時,差異(新)就形成了。這種由故到新的形成(質變),就是哲學層面上的革命:“哲學同一種革命性的形成緊密相系,但同諸種革命的歷史則徹底無關”。 

德勒茲嘗言:“形成並非歷史的一個部分,歷史只是相當於一組先決條件,而一個人要‘形成’,即,要創造新的東西,就必須拋棄這組先決條件。”換言之,要真正在存在論層面上激“活”一個過去的思想家,就恰恰必須把他剝離出其處身的歷史語境,使他思想光束被當時歷史視野所簡化閹割掉的內容,重新被讀者的眼睛看到。德勒茲主義的閱讀,就是去重新“溫故”,去讓新降臨,使過去的文本在當下現實中重新顯現。那是從地層底部的幽靈性刺入,那是死去恒星所發出的耀眼光芒。

 

如果說在德國理念主義傳統中,隱含著一個對(先天的)絕對自由的強力論證,那麼,德勒茲主義存在論,則實際上通向另一種存在論層面上的自由,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妥當地稱之為回溯性的自由(retroactive freedom)。如果說先天的絕對自由給我們提供了以從無創造新的存在論基礎(超越性的存在論),那麼回溯性的自由則是向我們提供了從故創造新的存在論根據(內在性的存在論)。這就是德勒茲所說的哲學性的“間接自由言論”(indirect free speech)。正是這份自由,使得哲學史研究能夠溫故而知新。按照齊澤克的說法,對於“究竟它是本身就在那裏、在源文本中,還是我們把它讀進源文”這個困境,恰當的辯證解決是:它已經就在那裏(“故”),但我們只能從今天的視角,回溯性地覺察到它、並把它表述出來(“新”)。 

作為思想家的哈耶克,盡管隨同他所置身的那個歷史時代一起死去了,但是通過德勒茲主義閱讀,卻恰恰可以激“活”哈耶克自己受歷史境況之限制而沒有充分發展的、“在哈耶克中比哈耶克本身更重要”(in Hayek more than Hayek himself)的東西。這些未被實現的東西,就寄寓在哈耶克思想的虛擬向度(或者說幽靈向度)中。這就是德勒茲的“先驗經驗主義”:(1)哈耶克思想的虛擬性,正是先驗的(先驗是在完全康德[Immanuel Kant]的意義上,即現實經驗之可能性的諸種條件),凝聚著無窮的未進入歷史現實的可能性。換言之,先驗遠比現實更豐富:先驗裏面恰恰是無窮的未實現的(虛擬的)經驗,正如光束本身,遠遠比眼睛所經驗性“看”到的內容豐富得多。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