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營造“事境”的求“實”傾向,又表現在對事件細節的記錄和交代上。這些細節,往往是觸動詩人的重要因素。對這些細節的再現,可以凸顯事境中的重點。事境細節之細,意味著詩人體悟之細。詩人嘗試將這些細節置入詩歌的事境中,其實是想要傳達詩人在這些細節中所獲得的具體體驗。當詩人有選擇地呈現事境中的某些細節時,這些細節也就成為將讀者引向詩歌主旨內涵的關鍵。汪元量《醉歌•其五》:
亂點連聲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僉名謝道清。
詩歌著墨不多,只通過敘事的細節勾勒出南宋朝廷向元朝投降的情形。前兩句寫元兵包圍宮廷的情形,亂聲不斷,庭燎熒熒。三四句中,侍臣寫好了歸降表,謝太後只能往降書上簽名稱臣。雖是無可奈何,卻又體現出南宋大臣的怯懦無用;而太後自稱臣妾,也就意味著國家的覆亡。詩人以看似冷靜的筆觸直接記錄事情,其實卻在細節的選取和呈現中註入了褒貶的價值判斷,詩人的體驗緊密附著在事境之上。正是出於這種細節的真實,使這一事境格外具有打動人心的震撼力。這種求實的傾向也表明,詩人在營造每一個具體事境時,不是將其作為某一類型的事情來認識,而是要作為只此一次的事情來表現,那麽詩人的體驗也就具備了只此一次的獨特性。可見,“事境”講求切近真實,雖有別於“意境”的審美風格,但並不會失了詩性之美,反而因此獲得了許多獨特的藝術成就。
總之,“事境”的意義在於,基於古典詩歌的敘事傳統,以“事”為詩歌表現的重心,而將詩人的見聞、行為、感悟等整體體驗,都涵括在以詩歌營造出來的動態發展的情境之內。“事境”以一種偏於“實”、“近”、“親切不泛”的表現特點,可以還原比畫面更為覆雜的場景和情境,能夠在立體的時空中表現多元而充滿變化的覆雜體驗。
綜上所述,學界現有的“意象”、“意境”理論體系,實際上是與古代詩歌抒情傳統緊密相連的。而與“事象”、“事境”相對應的,則是古典詩歌的敘事傳統。“事象”、“事境”,不但可以在與唐詩的對比中凸顯宋詩敘事性增強的特質,而且可以成為詮釋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的有效工具。以此為基礎,可以幫助我們從敘事視野獲得對古典詩歌更全面深入的認識,並充分挖掘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的中國特色。
註釋:
①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53頁。
②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4~271頁。
③如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僅用意境這一根標尺去衡量豐富多彩的古典詩歌,顯然是不妥的。”見其《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第39頁。又如陶文鵬:《意象與意境關系之我見》,《文學評論》1991年第5期。
④陶文鵬:《意象與意境關系之我見》,《文學評論》1991年第5期。
⑤王廷相:《與郭價夫學士論詩書》,《王廷相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502~503頁。
⑥王夫之:《古詩評選》卷五謝靈運《登上戍石鼓山》評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第217頁。
⑦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191頁。
⑧李澤厚:《意境雜談》,《光明日報》1957年6月9日。
⑨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第23頁。
⑩張少康:《論意境的美學特征》,《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25頁。
(11)蔣寅:《語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
(12)董乃斌《古典詩詞研究的敘事視角》(《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蔡英俊《“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等文章都指出這一點。
(13)一些學者已關註到了敘事在杜甫詩歌中的重要意義。如鄒先進《從意象營造到事態敘寫——論杜詩敘事的審美形態與詩學意義》(《文學遺產》2006年第5期),指出“敘寫事態以抒情的詩歌範式,是杜甫在唐代詩歌史上的一大創變”。
(14)龔鵬程:《知性的反省:宋詩的基本風貌》,《中國詩歌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17頁。
(15)此詩又見於宋釋德洪《石門文字禪》卷十(《四部叢刊》本),五六句作:“轡濕知行路,衣單怯曉風。”雖有異文,但“怯”仍是表達主體知覺的詞語。盡管兩出,但都見於宋人詩集,代表著宋詩的寫法。
(16)不少學者已註意到這一點。如陳平原《說“詩史”》認為,“場面”是中國敘事詩的基本單位,古代詩歌的敘事特點是“重場面輕過程、重細節輕故事”。見《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304頁。又如葛曉音《論漢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認為,漢魏五言古詩中的敘事言情往往借由單個場景或事件的一個片斷來表現。
(17)蘇轍:《詩病五事》,《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229頁。
(18)唐庚:《唐子西文錄》,《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第2頁。
(19)如黃志浩《事象、物象、意象——關於詩歌中藝術形象類型的探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仍將事象統攝在抒情傳統之內。而王穎《“事象”與“意象”的雙重建構——論“艾青體”敘事詩》(《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則將“事象”基本等同於敘事詩對事件的敘述。
(20)張秀芬《論以表象為心象手段的思維形態:事象思維》(《學術探索》2002年第6期)一文,提出事象思維是一種思維形態,並把它與形象思維、抽象思維並列為思維的三大形態。
(21)參見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上海:覆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95頁。
(22)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6頁。
(23)魏泰:《臨漢隱居詩話》,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322頁。
(24)張鼐:《題孫叔倩百花嶼稿敘》,《寶日堂初集》卷十二,明崇禎二年刻本。
(25)翁方綱:《朱草詩林集序》,《覆初齋文集》卷四,清光緒三年李彥章校刻本。
(26)翁方綱:《石洲詩話》卷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41頁。
(27)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第504頁。(愛思想網站 2015-11-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