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國仁 蔡琰: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研究取徑之芻議(4)

參、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書寫之關連──傳播研究之可能構連

由以上所述觀之,旅行/書寫早已成為各相關領域廣泛討論之研究主題,但在傳播領域迄今猶屬荒蕪,少數碩士論文所述可簡述如下:

洪銘澤(2009,頁 2)認為所有旅行經驗都要回歸旅者自己的感知與反思,透過個人內省以體驗隱藏於旅程裡的意涵。他也延續了前述人類學家 McCannell(1999)與 Urry(1990)觀點指出,旅遊事業發達已讓旅行成為符號與資訊(如圖片、明信片)建構之虛擬世界,旅者如何在真實世界與旅遊產業所建構的商品化虛擬世界獲取經驗,誠屬兩難。

洪氏進而引述另篇論文(駱穎貞,2002)指出,即便虛擬世界提供的是間接、片面的互動(如只有視覺而無法提供味覺、觸覺等經驗),網路仍可帶給使用者更大的互動自由,能夠同時觀看、聆聽、交談或交換文字訊息並至一般旅行難以抵達之處。洪氏因而建議將旅行視為「散步學」,係指「一種樸素而務實的窮舉法,它不需要任何精密的代表性計算,只是執著於騰錄依自身空間順序出現的事物,認為只要累積的夠多了,所謂地方真實的面貌自然就會出現……」(洪銘澤,2009,頁80)。換言之,他主張不必將旅遊與居家對立(即旅行目的並非離開日常生活的羈絆),甚至提出「居遊」的新詞彙,建議將「旅行隱藏在生活的模樣中,……生活就是旅行」(頁 53-54),亦即將傳統的「日常生活→旅遊」模式改變成「日常生活 ←→ 旅行」。

另兩篇與傳播相關之碩士論文(黃蕙嵐,2004;陳玟錚,2008)皆從敘事角度觀看旅行書寫,前者以「旅行指南」為例而後者係以兩本旅行書籍為分析對象。有趣的是,前者較從「如何介紹景點」出發,可謂從敘事之空間(景點)概念說明故事如何鋪陳,而陳玟錚則以時間為軸,分析旅行作者如何透過言說次序、言說頻次、言說速度、言說立場(皆屬時間詞彙)發展情節之故事線:「作者如何配合故事發展以調整言說時間並創造情節起伏與節奏即為言說技巧差異之處,明顯反映了時間呈現旅行故事之重要性」(頁 133),與黃蕙嵐關心旨趣顯有差異,卻與前引 Labov(1972)定義若合符節。

合併觀之,上述三篇碩士論文似可彌補前節引錄其他領域文獻之不足,顯示傳播研究與一般旅行文獻間實有互補。如圖一所示(見中間黑體),有關旅行書寫之虛構/非虛構成分過去所談不足,因而曾經引起胡錦媛(2004)強烈質疑相關文獻過於寫實。實則所謂虛構/非虛構本即傳播研究領域(尤其是傳播敘事)一向關注之對象,如新聞寫作者即常自詡為寫實或非虛構報導(彭家發,1989),但新聞敘事論者(臧國仁、蔡琰,2009a,頁 18)則認為新聞寫作與其他虛構敘事同樣僅具「似真性」facticity),指「文學創作(指文本)所展現之真實」而非真實世界之反映,乃因任何寫作描述之對象均屬已逝去之文本事實而無法據實呈現,最多僅能將其寫得(或說得)好像是真的。

而法國後現代主義者布希亞(J. Baudrllard)之「擬像」理論(simulacra and simulation)早已針對媒介真實/虛構多有指陳(林鴻佑,1991;Baudrllard, 1970/劉成富、全志剛譯,2000),認為現代社會透過圖像與符號操弄真實已達無以復加地步,使得媒介真實所再現或建構的世界已難區辨何者為真。此種變化使得旅遊書寫或圖像建構與複製之觀光景點也深具此類擬像作用,一方面有儀式化功能使得遊客每到一地必也先要按圖索驥地在特地標籤前(如在日月潭之特定地標、臺北之 101 大樓、淡水之漁人碼頭等)攝影留念以示到此一遊,另方面則有神聖化之效,以致大眾媒體之旅遊報導必也提供類似圖像以便眾人得採類似前引 McCannell(1999)與 Turner(1969)所述之朝聖心情前往,深切感受旅遊地之不同特點以供返家後向親朋好友炫耀之用(Urry, 2002/葉浩譯,2007;McCannell, 1999)。至於上述洪澤銘之「網路經驗仍可帶給使用者更大的互動自由」說法亦與傳播科技近年來之發達有關。如上節所示,旅遊文學及人類學研究者過去多曾提及抵達現場與真實性經驗對旅者自省之重要性。然而誠如前引鍾怡雯(2008)所述,網路世代與虛擬空間如今已臻密不可分,透過出發前之網站搜尋藉以瞭解旅遊目的地之照片、評論、描述幾已成為現代旅者必備之行前準備,更有甚者則情願呆在電腦前神遊或居遊著名景點(如瀏覽部落格之景點照片)而非親履斯地,既能避免舟車勞頓又可省時省力。從傳播研究角度觀之,顯然新科技之發展已對傳統旅遊方式有了極多衝擊,更對旅遊書寫類型產生革命性影響,如前述凡旅行必有拍照、凡拍照必有網路分享、凡分享則必有部落格書寫(或展示)之新旅遊行為當屬有趣研究主題。

由此點出發,本文認為未來可就虛構/非虛構以及在家/神遊之旅行傳播內涵(見圖一中框)進行探討,並改以敘事領域新近興起之生命故事為核心,分析旅行新聞報導、旅行電視節目、旅行部落格之書寫內容(見下節說明)。本文認為,傳播領域過去擅長探討有關虛構/非虛構以及想像/真實(亦即在家/神遊)之論述,由敘事角度深入旅行書寫當可彌補目前文獻之不足。

一般而言,論者多將敘事學源起歸功於眾多結構主義批評家(如M. Bal, R. Barthes, G. Genette, G. Prince 等)在 1970 年代前後的努力,從而奠定了敘事結構的諸多內涵與元素,如情節(plot)、事件( fabula, sjuzhet )、文本( text )、故事( story )、焦點(focalization)、時序(time, temporality)、敘事者(narrator)、敘事對象(narratee)、作者與讀者(author & reader, implied spectator & implied reader)、調性(voice)等核心概念均在此一時期發展,豐富了敘事學/理論/研究的廣度與深度(Onega & Landa, 1996)。其後敘事研究又「跨出最初疆界」(Herman, 1999/馬海良譯,2002,頁 177)進而打破了虛構與非虛構(真實)的分界,即連一向強調真實報導的新聞領域亦已逐步開展相關論著(何純,2006;增慶相,2005;Bird & Dardenne, 1988)。在 1980 年代前後,敘事論者廣受詮釋學派(尤其是社會建構主義 social constructionism)影響轉而重視語言、話語(discourse)、符號、文化情境對故事(指說什麼)與論述(指如何說)的影響(Chatman, 1980; Genette, 1980; Gergen & Gergen, 2003; Greimas, 1990),認為任何文本(無論口語、文字、符號或甚至音樂、舞蹈、運動、博物館陳列物、體育活動、社會儀式、建築設計等,見 Brockmeier & Carbaugh, 2001)均具故事形式且能以多種不同方式講述(述說;敘事與故事及論述之關係,見蔡琰、臧國仁,1999)。
自此敘事研究一躍成為多元且內涵豐富之學術範疇(Bal, 2004),專注於探究創作者、讀者、文本等基本元素及其間互動之深層意涵,尤視敘事分析為呈現意義的過程與責任(Josselson, 2007),接近後結構主義的說法。影響所及,眾多研究者紛受啟發而產生思想悟變(Randall, 2001, p. 33)甚至形成整個學術世界觀的調整,因而常被視為對抗笛卡爾理性(實證)典範的重要行動(Brokmeier & Carbaugh, 2001, p. 9) ,8 並在不同領域興起「向敘事轉」(the narrative turn,Kreiswirth, 2005)的風潮。

若以前引陳玟錚(2008:頁 129)之旅行敘事分析為例可知,旅行經驗乃旅者安排故事之基本素材與客觀事件所在,不同旅者常以不同元素(場景、動作、角色)而依敘事目的聚焦於某些特定元素並將其安排組織為故事情節,續依情節重要性而採不同言說技巧進而組織其為「有秩序、劇情、敘事意涵之旅行故事」。如在其分析之《地址:威尼斯》(韓良憶,2007)一書中,陳玟錚發現作者係以遊覽地景(威尼斯之眾多廣場)或特別行動(如飲食)為旨次第分析描述對象(小酒館),藉此介紹其形貌、氣氛、特殊經驗。而另書《幻想威尼斯》(林玉緒,2004)雖也介紹威尼斯小酒館之起源與經營特色,但敘事主題僅在彰顯此些小酒館(描述對象)為何貼近威尼斯人日常生活且常以跳敘方式補充店家資訊或背景知識,兩者敘事手法顯有不同。陳玟錚(2008,頁130)因而認為,旅行書寫之旨乃在透過故事「連接旅者/作者生命與異地文物並產生意義,拓展旅程(客觀事件)建立故事之想像力及可能性」。
此處所談之生命故事(lifestories)研究可謂源於敘事理論之較新次領域,乃因部分敘事研究者特別關注說故事者(即敘事者,storytellers,如上述之旅者)如何自述生命經驗(Eakin, 2008)、如何與言說情境互動(Quasthoff & Becker, 2005)、如何儲存並取回個人經驗轉換為故事(McAdams & Janis, 2004)。依 Atkinson(2002, p. 123)之見,此一生命故事新起傳統與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生命史(life history)、民俗誌學、引導式自傳(guided autobiography)等研究取徑相近,皆在透過當事人之生命述說(life accounts,無論其為生命高潮、低潮、轉捩點、片段或一生)來蒐集相關資訊,藉以瞭解特定時空之生活意義,屬質性研究(Smith, 2001/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早期並曾多受心理學家 S. Freud 啟發甚多。

時至今日,生命故事研究並不限於心理(或敘事心理,narrative psychology)領域,亦在其他社會科學相關範疇開花結果。如敘事老人學(narrative gerontology)者討論生命故事概念時即多強調,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責任就在透過敘事來關切一般人(尤其是老者)如何娓娓道出其生命故事以及此些故事如何影響其生活行徑。哲學家 Kenyon (2002)進而認為,社會科學不應自絕於日常生活而應進入每個人的生活述說以探訪其生命意義,深刻體會生活即智慧之意涵(Randall & Kenyon, 2001)。Georgakopoulou(2007)則認為生命故事之探索一改過去敘事研究專注於大敘事(grand narratives)傳統而以小故事(small stories )為其探析對象,尤其樂於聆聽日常會話互動( talk-ininteraction)中的自述故事。

至於探索生命故事之途徑,社會科學領域過去迭有討論,如生活敘事研究(life narrative research, H. Murray, 1938, 1955)係早期心理學者透過當事人自述探詢個性之研究途徑;心理傳記學(psychobiography;丁興祥、賴誠斌,2001)以心理學理論及知識將個人生命轉換成有內在連貫的故事;生活歷程取徑(life course/life span approach; Giele & Elder, Jr., 1998)多用在發展心理學或社會學;敘說探究(narrative inquiry; Clandinin & Connelly, 2000/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多用於教育(如幼教)領域,旨在強調敘事所能呈現之三個重要層面:內/外(個人/社會)、時序(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位置),與本研究稍前提出之相關元素(見圖一)相近。

由此觀之,本文所關心之旅遊敘事似可如前述延續相關生命故事內涵繼而探討敘事者(無論是旅者自身或新聞報導者)如何將其出外或居遊觀察所得之日常旅遊事蹟寫入故事,如何將生活(生命經驗)與情境互動,如何述說旅途歷程與他人、異地建立之暫時性互動關係,尤其如何將「我」寫在(或隱藏於)故事述說之內以資建構「自我主體性」(我與旅者之關係),藉此增進敘事研究曾多所強調之敘事、自我、認同連結(見胡紹嘉,2008),進而充實旅行書寫(敘事)過去尚少正式討論之生命意涵(即「我」之主體如何與旅行經驗之述說結合而完成自我主體建構、與他者相遇、成就自我)。(收藏自 新聞學研究‧ 第一○九期 2011 年 10 月)

Views: 2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