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輝·論喜感被敘述的存在感(2)

近現代哲學對喜感的來源解釋,總體傾向於認為起源於心靈。舍勒認為 “作為感性欲望的愛不可能是認識的結果,而是認識實現自身過程中的障礙和阻力”,[7]( P94)

既然 “愛”不是認識的結果,當然就可以與認識對象無關。舍勒認為一切情感起源於愛,所以喜感就是關於心靈自身的問題,與認識對象本身的性質就沒有關係。康有為的觀點非常接近舍勒: “故人之生也,惟有愛惡而已。欲者愛之征也,喜者愛之至也,樂者又極其至也,哀者愛之極至而不得,即所謂仁也,皆陽氣之發也。”[8]( P7) “欲”是傾向性, “喜”就是傾向性得到實現後的情感,“樂”就是 “喜”的最高狀態。用現代的話說,“樂”就是幸福。


王陽明認為: “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4]( P46) 很多學者都認為這里的 “樂”應理解為幸福。[9]( P118)幸福是心靈的本體,而且是最高追求。又因 “至善是心之本體”,[4]( P1)所以善與幸福密切關聯,非常類似於亞里士多德將幸福看作人的最高追求、最高善的觀點。[10]( P19)王陽明區分常人之樂、聖賢之樂,非常接近幸福感動態分層的看法。[11] 在現代漢語中,“樂”的意思很接近於 “喜”, 《新華字典》對

“樂”的解釋就是 “喜悅、愉快”。若非說不同,只是程度稍有差別,樂就是 “大喜”。喜悅感是否會因量變而引起質變,或者說喜悅與幸福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這是另一個問題,筆者另文詳述。本文討論喜感而不討論幸福感,注意二者的區分。喜感和幸福感被區分得相對清楚,但是喜感和笑感卻常被混為一談。



把笑感直接看作喜感的論述很多。亞里士多德在 《詩學》中說: “喜劇是對比較壞的人的摹仿,然而, ‘壞’不是指一切惡而言,而是指醜而言,其中一種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種錯誤或醜陋,不致引起痛苦和傷害。”[2]( P33)

事實上承認喜劇以引人發笑為特征。桑塔耶那所說的 “單純之人的犯傻是惹人開心

的”,[12]( P173)與此如出一轍。霍布斯談的也是笑感,其理論總結為 “鄙夷說”和 “突然榮耀”說,認為笑起於兩種發現,“一是發現旁人的欠缺,一是發現自己的優勝”,朱光潛稱這種學說在近代頗多附和者,但是和柏格森一樣,霍布斯沒有考慮到嬰兒的笑, 所以是不完善的。[13]( P357 - 361)


[7] 張 誌 平. 情感的本質與意義: 舍勒的情感現象學概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康有為. 愛惡篇 [A]. 康有為著,喬繼堂選編. 康有為散文 [C].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
[9] 秦泉. 王陽明大全集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3.[10] 亞裏士多德. 尼各馬可倫理學 [M]. 廖申白,譯註.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3.
[11] 譚光輝. 幸福感符號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J]. 貴州社會科學,2012 ( 12) .
[12][西] 桑塔耶那. 喜劇的面具 [A]. 桑塔耶那. 英倫獨語 [C]. 邱藝鴻,蕭萍,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13] 朱光潛. 談美·文藝心理學 ( 新編增訂本) [M]. 北京:中華書局,2012.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