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文化產業有哪些影響?聽聽2136家文化企業的聲音。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波及文化產業諸多領域。演出停擺、影院關閉、旅遊訂單取消、節事活動叫停,這些現象背後是產業上下遊企業痛感傳遞。為此,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面向北京文化企業進行調研。截止2月10日,受訪企業總計2136家,涵蓋文化產業九大類的大中小微企業。


疫情對所有文化企業都是一次大考。本次調研從受訪文化企業經營現狀、困難、需求等入手,了解到企業的真實訴求。以下是調研的內容分析。



1 受訪文化企業經營現狀


● 1受訪企業主要來自於哪些產業類別?


受訪企業遍布文化產業九大類,其中屬於文化核心領域的企業占 82.29%, 屬於文化相關領域占 17.71%。

● 2 受訪企業規模情況如何?

49.63%的受訪企業為小型文化企業, 40.4%的為微型或初創文化企業,中型及大型分別占 6.6%和 3.37%。

● 3 開復工情況如何?

78.9%的受訪企業處於完全停工狀態,且開復工率和企業體量關聯度較大。 體量越小的文化企業完全停工比例越高,近九成微型及初創企業完全停工,大型企業中完全停工比例也超五成。

● 4 本次疫情對企業整體影響如何?

超四成受訪企業認為本次疫情的 影響非常嚴重,事關企業生存。 三成表示會導致 企業生存困難,在很長時間內無法恢復。僅有 不到4%的認為影響不大或無影響。

規模越小的企業遭受負面影響越嚴重。從所屬類別看,受負面影響最大的是 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業、內容創作生產業,文化投資運營業影響相對最輕。


● 5 目前承受的最大壓力是什麽?

受訪企業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自於 房租物業等支出。日常經營收益減少、工資社保支出、市場不確定性、關聯產業停工等因素也加劇企業痛感。

● 6 現金流還能支撐多久?

32%受訪企業表示僅可支撐 1個月, 49%受訪企業支撐時長在 1-3個月,兩者合計 81%。可見在疫情造成成本不降、營收減少情況下, 三個月是絕大部分文化企業的生死線。

企業體量越小,可支撐時間越短。將近 85%的微型及初創受訪企業、 81%的小型企業、 76.59%的中型企業無法支撐過三個月。大型企業狀況相對較好,三成以上表示可支撐6個月以上。



分 析

研究顯示, 小微企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相對於大型企業明顯較弱,以現金流判斷能夠支撐3個月及以上的文化企業並不多。而從文化產業生態來看,不同規模企業上下遊協作關聯程度高,小微企業生存也關係到大型企業疫情後運營恢復周期,以及產業鏈能否快速運轉起來,需要我們格外關注。


2 受訪文化企業實際困難和受損情況


● 1 疫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怎樣?


32.77%受訪企業初步估計已經產生 50萬元以內的直接經濟損失, 26.87%的為 50-100萬元, 26.59%的為 100-500萬元。已產生損失超過 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合計超過 14%。

產生千萬以上損失的受訪企業所屬大類前三位分別為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文化傳播渠道。


● 2 疫情對項目金額的波及面怎麽樣?

由於疫情影響,八成企業出現 項目變更情況。其中 43.91%受訪企業項目變更涉及資金 達百萬級。 17.22%的涉及資金達 千萬以上級別。

● 3 預估本年度營收情況怎麽樣?

超四成受訪企業認為全年營收會比上年度減少 50%以上,其中微型企業占 46.93%。超三成企業預期減少 30%-50%。 19.94%企業預期減少 10%-30%。

特別應該關注, 預估營收減幅超過 50%的企業所在大類前三位為內容創作生產、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其中, 演出、文旅、會展行業分屬上述三大類,都因為線下人群聚集消費受阻,以及市場不確定性強導致未來項目無法籌備等特性存在悲觀情緒。


● 4 是否考慮以減員降成本?

為了應對即將出現的 現金流危機,適度減員是企業自救途徑之一。調研數據表明, 54.68%的受訪企業尚無減員計劃。 16.99%受訪企業計劃減員10%以內, 13.95%的計劃減員 10%-30%, 14.37%的計劃減員 30%以上。

其中計劃減員 50%的受訪企業所屬大類,排前三位的分別為 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和文化傳播渠道。無減員計劃的受訪企業所屬大類,排前三位的分別為 文化投資運營、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文化裝備生產。



分 析

文化項目的市場前景往往受到 內容題材、創制周期、消費者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疫情導致人群聚集的 線下消費受阻、市場不確定導致已有 投資泡湯和未來項目無法推進,導致本次疫情痛感最強的企業集中在演出、影視、文旅、會展等行業。這種情況下,我們尤其要關注創制周期長、對市場投放時機敏感的項目,確保相關企業在疫情結束後仍有存量資金盡快投入再生產。


應對疫情期間受損,文化企業的需求與期待

● 1 對相關公共政策的期待有哪些?

面對現金流壓力,企業政策呼聲最高的是 “靈活性延遲社保補繳時間”。其次為 “階段性允許企業采用靈活薪酬制度”、“提供防疫支持防疫確保復工安全”。

對於不見面即可辦理申報審批的電子政務系統,以及針對疫情導致的合同糾紛獲得 法律援助也有很強的需要。此外, 部分企業在抗疫期間以技術、資金、人力等方式做出貢獻,希望能獲得政府層面的獎勵,彰顯榮譽感。


● 2 對相關金融舉措有哪些期待?

在各類財政金融措施中,文化企業呼聲最高的是 減免房租,需求度接近滿分。對於 政府層面減免稅費、建立專項抗疫扶持資金,對於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貸款展期等寬松政策期待也很高。

分 析


疫情之下,各方都面臨巨大財務壓力。如何發揮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發揮金融財稅手段的杠桿作用,以有限資金用於最薄弱環節,同時 調動“多方擡”機制,確保文化企業“不寒心”,保有蟄伏渡困的能力,在疫情後仍能自身造血,應是施策重點。


4 應對疫情,受訪企業的創新舉措與發展信心


● 1 文化企業能夠采用哪些創新手段止損?


46.7%的受訪文化企業已經采用遠程協同辦公解決疫期封閉問題; 27%的文化企業正在通過創新內容題材等方式開發新項目; 26.2%的企業對自身項目的市場檔期進行變更; 16.9%的企業 拓寬線上業務板塊; 16.2%對 原有宣傳營銷計劃進行調整。

● 2 政策幫扶下,受訪企業的總體信心指數如何?

面對近期陸續出臺的針對疫情的產業幫扶政策,受訪企業對於未來前景的 信心指數總體比較高。其中,信心比較充足的前三位產業大類是 文化投資運營,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文化娛樂休閑服務。
信心指數相對較低的三大類是 內容創作生產,新聞信息服務,文化傳播渠道。這對高質量文化內容生產不利,須通過 精準幫扶提振其信心。


分 析

文化產業依賴於智力投入、創意勞動和無形資產。疫情之下不少文化企業已經通過項目內容調整、周期調整、工作方式調整來減輕損失,並為疫情結束後的“拐點”積蓄力量。而文化消費市場根源於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待疫情平穩後很有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只要文化人才創新能力不停,文化企業自身動能不止,發展希望就在!(本文作者張琰:展廳設計 鄉村民宿設計,2020年2月10日,首發於“文旅小鎮規劃設計”)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