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誰廢江河萬古流?(中)

水利專家楊萬里說:“山區與平原這兩種地貌與河床的演變及其治河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總的原則是,沖刷下來的泥沙卵石,要順勢盡量讓它下行。除非荒蕪山區可以築高壩節流發電,攔住了卵石;凡在兩岸有沖積平原的河段,若坡降較陡,水流較大的,可築活動壩通航、發電、並灌溉;此外,在綜合了許多支流的幹流上,則不可攔沙發電。在平原上,河道雖有沖淤,但長期結果總是淤積的,絕對不可修壩;要盡量放淤擡高兩岸的田地,其次是沖沙出河口。在最下遊的三角洲上必須分流。”(楊萬里《地貌演變與治河原理》)


風、海洋、河流、煤炭、石油,都是太陽的熱量創造出來的一種能量。我們不會忘記,許多真正的科學都是詩人或者藝術家。以職業醫生開始自己生涯的意大利的伽利略,在鐘樓頂上開創了現代科學方法,寫出了傑出的著作《星辰的使者》。確定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準確交換率的焦耳說過,“自然的偉大力量永不磨滅。”德國詩人歌德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

當代,人卻自認為“人定勝天”。治水的大智與大巧不見了,再也聽不到令人耳目一新,或者振聾發聵的聲音了。


還是再看看河西走廊吧。


國家環保總局信息中心這份報告值得一讀——

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一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森林面積減少,林帶下限由上世紀50年代的1900米退縮至2300米,雪線以驚人速度後退。二是過度開發土地資源、水資源。近年來河西武威、張掖市、酒泉等5市包括國營農場、企事業單位共開墾荒地數百萬畝。三是人口過快增長導致對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壓力加大。四是部份水利工程的“功能性”缺陷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長期以來,河西地區的水利工程立項和建設中,缺乏對脆弱生態系統保護問題的考慮,雖然使人工綠洲不斷擴大,卻造成了下遊天然植被和人工防護林枯萎、自然綠洲退縮的惡果。五是內陸河流域調水機制尚不完善。河西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實行的是管理,重行政手段,輕經濟調控,而且部門之間職能不順,監管力度不夠。由於缺少全面的整體規劃,使水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綜合效益差。水資源的緊缺與浪費現象並存。

國家環保局在這份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了河西走廊,“雙塔水庫、昌馬水庫的建設使疏勒河自然河道斷流乾涸,河流滲水減少,泉眼涸竭,沼澤綠地消失,大面積天然胡楊林死亡。石羊河、黑河流域的渠道襯砌改造,雖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水流的滲漏,卻迫使地下水位大面積下降。黑河中遊地區引水口和平原水庫過多,造成蒸發量過大。這些都加劇了河西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Views: 1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