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不欲教人仰首看》曹雪芹與風箏

新近發現的曹雪芹佚著中,《南鷂北鳶考工志》的序文讓我們看到曹雪芹與風箏的一段淵源。《南鷂北鳶考工志》是一本關於風箏的書,寫風箏的扎、糊、繪、放的技術。他寫這麼一本書,其中有一段故事。據說有一趟他的朋友于叔度來訪,說起生計困難,求曹雪芹幫助。閒談中提起京城中某公採購風箏,一擲就是數十金,這樣的錢,實在夠他整家人幾個月的生活費了!曹雪芹傾囊以助之餘,戲為他扎幾隻風箏,讓他一併帶回去。不想這幾隻風箏,卻使于叔度獲得重酬,解決了生活的困難。其後這老于就以扎風箏為業。曹雪芹由這事獲得啟發,就搜集更多材料,寫成《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讓一切「鰥寡孤獨廢疾」的人,可以學習這種技能以自養。我們由這事可以看出,曹氏不但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而且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不過,對他來說,風箏一定也不僅是一種實用的東西這麼簡單。敦敏的《瓶湖懋齋記盛》中引于叔度的話說:「芹圃所扎人物風箏,繪法奇絕,其中宓妃與雙童兩者,則為絕品之最,特什襲藏之,未敢輕示人……」他簡直是把曹雪芹所製的風箏視同珍貴的藝術品了。曹雪芹不僅對風箏的製作有深刻認識,而且也有熱情。據說他在乾隆二十三年臘月二十四日在宣武門裏結了冰的太平湖上,當著董邦達等人面前表演過放風箏的技術,此外他製的風箏精美而藝術化,影響久遠。

曹氏在《南鷂北鳶考工志》的自序說風箏「比之書畫無其雅,方之器物無其用」。然而作為藝術家的曹雪芹正是把不雅的東西變為美;作為濟世者的曹雪芹正是把無用的器物變成有用於人。

 

敦敏的《瓶湖懋齋記盛》雖然寫得瑣碎,而且也不是甚麼好文學,但卻記下了當時曹雪芹的一些生活情況。讓我們曉得曹氏雖然家境貧困,賣畫維生,一面卻熱心助人。比方他幫忙一姓白的老媼,助以藥石,還安以居室;另一方面又幫助于叔度扎風箏,又寫這《廢藝齋集稿》,其中製風箏、編織、脫胎等手工藝,都可說是為社會上一些「廢疾無告」的人,提供賴以維生的技能。

但除此之外,這記敘文字還讓我們看到曹雪芹日常生活的一面。這位大小說家不僅擅長扎、放風箏,兼且精於烹調,朋友聚會,談笑之餘,他會下廚烹魚,弄出來的菜色,叫人讚不絕口哩。他不是一個只懂書本的儒生,而是一個爽快,有生氣的人物,能欣賞生活上的趣味,即使細節也注意清楚,對每一件事都感興趣,確是小說家的本色;還有他那深厚的同情心,更是偉大小說家的條件了。小說家的同情,表現在他對所寫對象的注意與關懷,卻不必以道德論文的方式出之。小說家的作品可能兼有藝術與濟世兩種特質,但如何配合,卻是一個問題。有些蒼白的作品,儘管優雅,可能懸空而沒有生命。但另一些小說家雖然關懷現實,在作品中滔滔而談,批判一番,吶喊一番,這些粗糙的作品也不是好小說,這些小說家往往也只是一些不大高明的道德家罷了。曹雪芹在《南鷂北鳶考工志》的序中寫他最初如何為老于扎風箏時說:「適予身邊竹紙皆備,戲為老于扎風箏數事。」請注意這「戲」字。湯馬斯.曼在一篇談文學的文章中說過這樣的話:寫小說的出發點可能是遊戲和娛樂,意義是後來才生出來的。曹雪芹的風箏既美麗又能助人,古今中外的小說家都是扎風箏的人,至於能否在美麗之餘,也能予人一點甚麼?端看每個人的才情了。(一九七三年十月)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