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匯集了千川百河,浩浩蕩蕩地流過四川盆地,以銳不可檔的氣勢,劈開巫山的崇山峻嶺,穿行在著名的三峽之中,滔滔東流。
長江三峽堪稱中國山水風光一絕。千百年來無數詩人畫家為她盡情謳歌頌讚,如今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熱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在《水經註》中對三峽景觀作了生動的描寫:“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白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風光,以山色水景相襯。在三峽中坐船觀賞巫山雄姿,如同一幅流動的天然山水圖畫,令人目酣神醉。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2公里。兩岸巫山雄偉險峻,峽谷幽深奇麗。三峽之美,在於“雄、險、奇、幽”四字,無一處不能入詩,無一處不能入畫。
瞿塘峽口的白帝城座落在離江而200多米高的山巒之上。遠望可見山頂綠蔭中的白帝廟,廟中供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塑像,傳說這里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托孤”的地方。白帝城號稱“詩城”,曾吸引了許多詩人墨客,李白在此寫下了“朝辭白帝彩云間,暮至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杜甫在此居住了兩年寫下了437首詩。
瞿塘峽的入口處叫夔門,兩岸山峰陡削如壁,高1000多米,拔地而起,恰似天造地設的兩扇大門,把水勢浩大的長江約束成不到百米寬的一股洶湧急流,造成“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雄偉氣勢。夔門北岸叫赤甲山,山巖略顯紅色,南岸稱白鹽山,巖壁稍呈灰白。一個紅裝,一個素裹,相映成趣。進峽仰望藍天一線。沿岸峭壁上有一條長20公里、寬度不一的纖道,自古以來逆流而上的船只,非得纖夫艱難背纖才能前進。絕壁之上,還可見一排排整齊的方孔,這是古棧道的遺跡。這些棧道是在方孔中插入木樁,上鋪木板,供人行走。真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絕壁高處的斷巖裂縫里可見有類似風箱狀的東西,傳說這是魯班用的“風箱”。1971年有兩位采藥工冒著生命危險登上“風箱”處,才發現這是古代巴國的棺木,內藏有不少珍貴文物。這種奇特的“懸棺”,在當時是如何安葬在這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絕壁之上,至今還是一個難解的謎。
瞿塘峽江窄水急,山高谷深,長約8公里。船行至此,順水飛流直下,江濤翻滾,令人驚心動魄。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長江出了瞿塘峽,過了山勢稍見平坦的大寧河寬谷以後,在巫山縣境內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巫峽長45公里,以幽深秀麗著稱。船行至巫峽內,河道迂迥曲折,時見大山擋道,“石出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云開別有天”。西岸山高峰多,云霧繚繞,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在茫茫云海之中時隱時現,變幻無窮。巫山十二峰座落在南北兩岸,北有登龍、聖泉、朝云、神女、松巒、集仙;南有爭壇、起云、飛鳳、上升、翠屏、聚鶴。其中最得人青睞的是亭亭玉立的神女峰。傳說神女瑤姬是西天王母第23個女兒,一日云遊至巫山上空,只見12條蛟龍正在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神女大怒,馬上運用仙術,頓時電閃雷鳴,將12條蛟龍化作大山。可是大山堵塞了長江的東去之路,滔滔江水漫向城廓田野,造成一片汪洋大海。夏禹聞訊趕到,準備開山疏江。神女見狀率眾神相助,並授大禹天書一卷,三峽水道終於疏通,大江滔滔東去。神女樂而忘返,佇立山巔,化作青石,永遠俯瞰著這風光奇麗的三峽,為來往船只指點航路。
巫峽之內,山高谷深,經常云騰霧聚。那棉絮般的云彩,似煙非煙,似雨非雨,終日繚繞在巫山12峰之上,神女峰在云霧之中時隱時現,更增虛幻神奇的迷人色彩。倘若吟誦起“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回含云藏日,霏微雨帶風”的古詩,令人回味無窮。
巫峽中有金盔銀甲峽和鐵棺峽等奇觀。在碚石和萬流兩個小鎮之間,有一條叫鯿魚溪的小河注入長江,這就是川鄂兩省的界河。河邊巖壁上刻有“楚蜀鴻溝”四個大字。郭沫若在《過巫峽》詩中寫的“群壑奔荊楚,一溪定界邊。船頭已入鄂,船尾尚留川”,就是描繪此處的情狀。
巫峽兩岸曾孕育了中國歷史上不少名人。北宋名相寇準就曾在此任巴東縣令,現在臨江的巴東縣城內還有紀念寇準的秋風亭、壽寧寺和勸農亭的遺址,並流傳著寇準為官清廉的不少傳說。古城秭歸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里。屈原曾在楚國任左徒(副宰相)和三閭大夫,後因受權好排擠而披放逐。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後,他悲憤地投汨羅江以身殉國。他的《離騷》、《九歌》、《橘頌》等名詩與他的愛國精神一樣,傳芳百世。王昭君為西漢時美女被選妃入宮,因不屈從權勢而貶入冷宮。當匈奴領袖單於來長安求親時,昭君自願嫁給他,遠走他鄉,開創了漢匈結好的先河。至今秭歸人民都還為家鄉出了這樣一位識高勇為的美女而自豪。現在秭歸寶坪村內還有昭君祠、楠木井、梳妝台、繡花洞等紀念昭君的名勝古跡。
船過巫峽後,進入一段寬谷,緊逼兩岸的懸崖峭壁漸漸遠去,兩岸崗巒起伏,處處可見郁郁蔥蔥的桔林。每到金秋季節,金黃的柑桔掛滿枝頭,給雄偉險峻的三峽帶來勃勃生機。船行不久就進入最後的西陵峽。三峽如同一首交響樂,時而舒展,時而激昂,西陵峽長66公里,以灘多水急著稱,成為三峽樂章的高潮。西陵峽的西段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崆嶺峽,東段有燈影峽和黃貓峽,中間還有一段寬谷。
西陵峽兩岸危崖聳立,時有山巖崩落倒塌。有些巖壁向岸邊伸出,形成險灘,江流沖刷在險灘之處,水流如沸,泡旋翻滾,洶湧激蕩,驚險萬狀。
在兵書寶劍峽的巖壁之上,可見有一部“兵書”藏於裂縫之中,而底下激流之中懸立一柱巖石,似一柄巨劍。相傳諸葛亮帶兵入川,將兵書和寶劍安藏於此,附近還有一巖洞,相傳為諸葛亮屯糧的米倉。其實,“兵書”也是古代的懸棺,尚不知何年安葬在絕壁之上。急流而下,兩岸峰巒崔嵬,巉巖突露,有兩塊重疊下垂的赭色巖石,一形如牛肝,一酷似馬肺。可是在清光緒年間,它卻遭到帝國主義軍艦的炮擊,竟使“馬肺”下半部殘缺不全!出了牛肝馬肺峽,進入素稱“鬼門關”的崆嶺峽。這是三峽之中最為驚險的險灘,暗礁密布,惡浪翻滾,水流紊亂,真是“十丈懸流萬堆雪,驚天如看千陵濤”,曾使無數船工膽顫心驚,過去有不少船只在此傾復。解放以後,大小礁石被炸毀,航道暢通,過往船只再也毋慮翻舟之險了。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這是毛澤東同志在《水調歌頭·遊泳》一詞中對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憧憬。三峽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可謂舉世無雙。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些有識之士不斷提出在三峽築壩的設想。在今日西陵峽中的三斗坪一帶,能看到兩岸花崗巖山體上,已經擺開了建造三峽大壩的陣勢。不久的將來一座裝機容量為2500萬千瓦的超大型水電站將屹立在此,成為三峽旅遊中的新景區。三斗坪以下,文經過著名的燈影峽、黃貓峽,沿途可見規模宏大的黃陵廟,傳說為諸葛亮入蜀時重修,內有禹王殿、武侯祠等古跡,歐陽修、蘇東坡在此均留有名詩。
西陵峽兩岸的石灰巖山壁之上,有200多個奇特的溶洞。燈影峽北岸的黃顙洞,洞深無底,洞中有暗河,傳說可通當陽甘泉寺。著名的三遊洞在三峽出口處南津關附近。相傳白居易和其弟白行簡以及元稹在此不期而遇,三人相約遊洞,並作詩20首,書於石壁。白居易在《三遊洞序》中寫道:“以吾三人始遊,故曰為三遊洞”。100多年後,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同遊三遊洞,各刻一首詩於洞壁之上。因此,三遊洞名聲大震,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三遊洞附近還有陸遊泉,陸遊為此泉寫下“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詩句。
南津關是西陵峽的終點,它和瞿塘峽的夔門是三峽首尾的天然門戶。南津關兩岸絕壁聳天,江面狹窄如一細頸瓶口,鎖住了滔滔大江。此處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真是“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狹容一葦”。長江一出南津關,西岸山勢坦蕩,江面驟然展開,關口內外迥然不同的景色,往往使人有“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之感。“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電站聳峙在宜昌城附近,橫鎖大江。來往的船只均須從船閘而過。由於葛洲壩水電站的築成,三峽內水位提升了10米左右,西陵峽內的不少暗礁險灘已沈入江底,大大方便了船只的航行。回首三峽之行,那壯麗的山川,令人馳魂奪魄,那湍急的江流,令人目眩神迷,那巫山12峰,更令人流連忘返,終生向往。三峽真不愧為祖國山川的瑰寶,神州大地上的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