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有幸與諸友雅集於西子湖畔,參加由樓外樓、杭州日報共同舉辦的西湖飲食文化筆會。此次筆會不用筆,只用嘴,評嘗樓外樓的美食,談論飲食文化的過去與未來,繼承和發展。
討論飲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確實也可以名之為筆會,因為飲食文化和筆有密切的關系。許多名菜、名廚、名店都是靠詩文來傳播的。名聞遐爾的“樓外樓”,這店名就是從南宋詩人林升的詩句中摘取而來的。這位紹興人當年到杭州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讀過這首詩的人,一到西湖就會想起樓外樓,要到“樓外樓”去吃醋魚;更不用說東坡肉了,它本身就是靠蘇東坡的詩文和名聲而傳播。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一是靠口碑,二是靠文字,文字的傳播是主要的,當今的電視也很了得,但不及文字那麽天長地久。
飲食文化和其它的文化一樣,也有個繼承與發展的問題。人吃了千百萬年,從天上吃到地下,從海洋吃到陸地,吃出了經驗,吃出藝術。此種藝術有如日月中天,無與倫比,是永遠不會雕謝的,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自覺和不自覺地參與此種藝術的創造,哪一種藝術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華夏大地五千年的文明,多民族、多地區、多氣候、多物種,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菜系。毫不客氣地說,中國人的烹飪藝術是世界第一。可是,此種世界第一的藝術也正在受到現代文明的挑戰。因為中國的烹飪藝術有很強的個性和地區的局限性,有個性才有藝術,有局限才有特點,個性和局限曾經把中國的烹飪藝術推向峰顛。可是,隨著現代交通與科技的發達,地區的局限正在逐步地減弱;隨著烹飪操作過程的流水作業化,菜肴的個性也在逐步地消失,這就造成所謂的“現在的菜不如過去的好吃。”
今不如昔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菜肴的本身,一是吃客的本身。有資格談論“過去”的都是中、老年人。老年人身經百“戰”,食欲減退,味覺遲鈍,同樣質量的菜肴也會覺得今不如昔。另一方面,菜肴的的本身確實也有今不如昔之處。過去上飯店的人很少,飯店的規模也比較小,所謂的美食只是供少數人享受。早年間較為高檔的筵席都是由大廚師一手操辦,從原料采購,菜肴配制,直到煤爐操作,上菜的節奏等等,都是個人創作,不是集體創作,此種菜肴可以稱得上是藝術,是有個性的。現在很難做到這一點了,現在稍具規模的飯店廚房像個籃球埸,一只滾熱的菜從煤爐上下來,等人拿上傳送帶,進入升降機,送到三樓的備餐間,再等服務員來送到客人的面前,如果是夏天到也罷了,如果是冬天那菜差不多快涼了。中國的菜除掉冷盆之外,其余的都要熱吃,主人邀客吃菜時,都是舉起筷來點點:“來來,趁熱,趁熱。”蟹粉涼了有腥味,冷肉吃下去要拉肚的;一到冬天四川火鍋就大行其道,其原因也就是一個熱。
冷熱猶可說也,更主要的是那廚師的作業不能流水,不能讓采購、配菜、煤爐、服務各行其道。高明的廚師要認真地做好一席菜肴,他就要做許多的準備工作,要了解食者的背景材料。比如說食者是何等樣人,來自何地,是否吃遍全國,是否連續作“戰”?因為菜肴的好壞是由食者決定的,食者的愛好以及是否連頓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否則的話,你以為很好,他覺得是老一套,這就需要有背景材料作為配菜的參考。配菜是否得當,致關重要。早年的筵席間,如果有一只菜大家都不願下箸,那廚師就要來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大家的胃口。”他不認為是做得不好,只是在配菜上出了問題。
配菜即使得當,還要看原料的有無與好壞。菜的質量如何,原料是決定性的,不能靠采購員的批量采購,許多名菜對原料還有特殊的要求。就說這叫化雞吧,是公雞還是母雞,是活殺雞還是冰凍雞,是飼養場里出來的雞,還是農家的散養雞?如果是一只冰凍的、飼養場里出來的雞,完了,再高明的廚師也做不出高質量的叫化雞。要知道,當年創造了“叫化雞”的那個叫化子,他用的雞是偷了老太婆的一只下蛋雞,決不是飼養場里出來的冰凍雞。中國的名菜大多是有地方性的,大都和地方的物產有關系,物產又和季節有關系,所以說采購原料是很復雜的,有時候是可遇而不可求。
中國的菜肴(不抱括快餐之類)不適合於大規模的流水作業,連吃的方式也不能像西餐那樣的分食,因為中國菜講究色、香、味、型還有響聲,除掉食用價值之外還有欣賞價值,對食物的欣賞也是對食欲的剌激。中國人用不著喝開胃酒,觀色聞香就可以“吊胃口”。把食物分得一塊塊地放在小盤子里,那就少了點情趣,甚至分不清那小盅里是甲魚還是烏骨雞。
如此說來,中國的飲食文化就不能繼承與發展了?不必擔心,人為了吃,各種各樣的方法都會想出來的。美食的經營者會想出方法來處理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側重於提高的菜肴早就不是流水作業了,一個樓面一個廚房,一個大師只做一個席面或一兩只拿手菜。這在國內外都有。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遍地開花的飲食個體戶。個體戶不存在什麽流水作業,也不存在部門牽制,他們如果不僅僅是想撈一把,而是想打出牌子做好菜的話,那就能把中國的菜藝發揚光大。要知道,中國的許多名菜名點都是從民間來的,都是從什麽馬家、譚家、石家、王麻子家,甚至是從叫化子那里學來的。
1997年11月20日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