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大學教育應與就業掛鉤

近日,信孚教育集團聯合省工商聯、廣州市民營企業協會倡議發動“1+1牽手就業、創業工程”,計劃號召全省103萬中小企業積極吸納大學生就業。4月30日,該計劃的媒體座談會在廣州舉行。集團董事長信力建認為,只要每家企業都吸納一名大學生,就可以解決全省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作為一個民營教育機構的負責人,信總似乎更喜歡人稱他為“教育家”,而不是“企業家”。記者在座談會的間隙采訪了信力建,他對大學生就業問題表示了相當的關註,並對大學教育、大學生創業、廣佛同城等熱點問題提出了獨特的看法。

信力建,民辦教育專家、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社會經歷豐富,曾為軍人、農民、工人,涉及三十多個不同行業和工種。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工廠企業、銀行、政府機關工作,後留學英國。1989年創辦信孚學校,至今為止,其一手創建的信孚教育集團已在廣佛兩地成功開設了18家幼兒園,其中有3家在佛山,並將於近期在佛山開設第4家幼兒園。目前,該集團擁有學生上萬名,教職員工超過千名。

“除北大、清華要研究外,其他大學都應該是培養勞動者的實踐性大學。”

“中國企業家應從‘長身體’發育到‘長智慧’,負起應有的責任。”


“廣佛同城不是‘零和’遊戲,它將制造兩城雙贏。”


——信力建語錄


談大學教育: 
從研究型到實踐型轉變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覺得大學教育應怎樣適應現在的就業狀況?

信力建(以下簡稱“信”):目前大學教育的觀念還停留在“學而優則仕”的階段,大學生一畢業就是“國家幹部”,考上大學就萬事無憂,這樣的觀點已經太落伍了。大學出來就是要找工作,就相當於“勞動預備役”,就是勞動前的訓練,社會觀念把上大學神聖化了。現在美國90%的人都可以讀大學,像菲律賓也有80%的人可以讀大學,可以說上大學是普惠性的一個東西。


我認為除了北大、清華是研究型大學外,其他都應該是實踐型的,中國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學府。而且大部分大學一定要和企業掛鉤和互動,學生一定要在崗學習。我一直都在提這個觀念,就是在崗學習,也就是說大學生在4年裏,至少有2年時間是動手操作的。比如醫學院的學生在醫院裏實習,從見習醫生到臨床醫生,應該跟著主治醫生學習。如果不實際操作,理論的知識是沒有用的,可以說中國現在的教育模式是適應不了現在的社會的,我們應該要改變過來。


記:那您認為教育模式應怎樣改變?


信:如要改變目前的教育模式,除了學校辦學理念的轉變外,中國應該大量引進外國名校,與其讓學生背井離鄉到國外求學,還不如把外國的學校引進來。比如你一個班的學生出去,還不如就直接請幾個老師回來,這多簡單啊!現在學生背著行李遠去留學,還要花上巨額的路費、生活費。把外國名校引進來,可以省錢省力,這有什麼不好呢?現有的中外合作學校,一是偷偷摸摸的,二是不成規模的,三就是有諸多限制,外國人來辦學校,就應該像辦工廠、辦酒樓一樣簡單。


談大學生創業

創業壁壘要先清除

記:大學生創業這條路是就業的好出路麼?

信:創業確實很難走,我覺得大學生應該先就業後創業,現在我們提出一個觀點叫做“全民創業”,就是我們把創業這個概念更充實,實際上,大學生先就業也可以視為創業的前提,現在很多媒體都在講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其實這樣是誤導,一個大學生連一個工作都找不到,你還談什麼創業呢?我認為大學生創業的簡單模式可以有兩個,一個是經過足夠的職業訓練以後再來談創業,而另外一個途徑是先從做“個體戶”開始,也就是從自雇開始。


記:如何幫助大學生就業和創業?


信:在“1+1牽手就業、創業工程”裏,有我們提議建立“青創會”,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的內容,但先不說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問題,為了扶持大學生創業,政府應該提供更便捷的通道。比如把畢業後的前三年視為不完全就業或者是見習就業,社保或者個稅等是否能緩繳三年。還有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壁壘,比如說辦證難,有些大學生創業,跑了半年也拿不到執照,這真的需要政府切切實實提高創業的服務意識,為創業大開綠燈。


談企業家責任

應從“長身體”發育到“長智慧”

記:您覺得中國企業家應負起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信:現代社會的主體由資方和勞方兩方面構成,兩方都應該擔負起對社會的責任,尤其是企業主、企業家,他們是導向這個國家一股很重要的力量。一個國家的高度,通常以企業家的高度為標準,比如日本和印度,他們的企業家群體創造的經濟成就以及所盡的社會責任給國家帶來了眾多正面形象。


企業家為社會提供了四方面的作用,第一是糧食、汽車等物質產品,第二是提供了就業,第三是提供了稅收,因為這三者又促使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企業家賺錢很重要,但不能沒有良知,對於一些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是要堅決抵制的。中國的企業家目前還很落後,他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社會提供一個標桿或者是模範的作用,做到奉公守法、有道德,並且理性地對待從業者。我認為中國企業家應該從“長身體”發育到“長智慧”,提高自身的素質,為社會提供一個標桿和模範的作用,而幫助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對企業家來說應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談廣佛教育同城

墻內開花,墻外也香

記:請您談談對“廣佛同城”的看法。

信:“廣佛同城”是一個很好的戰略,這不是賭博的兩人“零和”遊戲,而是“1+1>2”的雙贏政策。廣佛同城把區域的優勢結合起來,然後在競爭裏面得到互補,尤其像原來廣佛之間的那一塊地,原來是兩個城市的邊緣,現在成了中心,地價飆升,整個社會財富就平白地增加了。廣州和佛山之間的戰略甚至比廣州市區和增城、從化同城還要有價值,資源的互通使得兩地緊密了起來。而教育的互通,更使兩地的教育資源實現了共享。


記:兩地教育從廣佛同城之中得到了什麼?


信:市場,當然不只是市場。比如廣州的優質教育資源,以前是墻內開花,墻內香,現在把籬笆拆掉了不就墻內開花墻外也香了嗎?同城後範圍大了,同時還加劇了競爭,保護只是保護落後,競爭才能促使兩地教育機構的水平共同提高。(《佛山日報》記者 陳海生 實習生 李有才收藏自 2009-05-08 愛思想網站

Views: 6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