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升:沖破創新人才培養的“壁壘”(上)

———— 以創新的評價體系引導創新人才的創生

培養創新人才,不能不提及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完善。

大體說來,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日常的教育教學評價和升學評價兩個方面,對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導向作用:培養跟著評價走。實際上,現實的人才培養是被動地被評價牽著走的。評價的這種導向作用並不是消極的、負面的,關鍵在於評價及其體系的性質。科學的評價體系給人才培養以正確的導向;關註創新的評價體系則把人才培養引向重視創新人才的方向。

診斷作用:人才培養的評價貫穿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通過評價,我們能夠檢測發現人才培養工作的不足、薄弱之處,甚至錯誤,為改進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依據和幫助。

反饋調節:通過評價,了解人才培養工作的狀況,包括成功與失敗,從而使人才培養主體有反饋的信息和調節的依據。

 
評價不是與知識的簡單掛鉤


現實的評價體系是否適合於人才培養,特別是適合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呢?認真檢查一下我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建立並不斷改進的評價體系,有好的部分,對人才培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按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不能不承認,現行的評價體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現行的評價體系以學科知識考試為中心,以單一的分數為衡量標準,存在著不同形式的片面性。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改革現行的教學考試制度,對於學生決不能采取單一的分數標準去衡量。但這種不足至今沒有得到糾正,從而造成片面的教育教學,也就造成了片面的人才培養。

第二,現行的評價體系中,評價考試與學科教學內容的聯系過於直接、緊密,甚至合二為一,形成考評什麽,就教學什麽,怎麽考評,就怎麽教學的局面。這雖然有助於通過考評來強化和引導教育教學,但也導致 “為了應對考試而教學”現象的產生,這種教育教學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

 評價體系不能脫離教育教學內容而進行,應該有聯系,但這種聯系應該是多種形式和方法的,不 是簡單掛鉤,應該更多地與教育教學內容所轉化而成的學科能力、創新能力相聯系,與教育教學 活動所強調的操作、實踐能力相聯系,這樣的評價,才有助於創新人才培養。


第三,現行的評價體系過於強調考評結合的全面與平均,對個性與特長重視不夠。古今中外,許多典型的人才案例表明,真正有發展前途的人才不一定門門課都能考 100 分,他們甚至會在一些科目上不及格。對這些學生,如果按照平均分的標準去全面要求和選擇,就可能把他們排除在人才之外。完善的評價體系,應該能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進行正確識別;一旦判斷出其在優勢科目上的創新潛能,就不拘一格地加以選擇、培養和任用。

第四,現行的評價體系過於重視以已有知識為主的認知考試,問題和答案都是已有知識的組合,不能挑戰和衡量出學生的創造潛力和水平。人才培養的評價體系,固然要以已有的知識為考評內容,但僅滿足於此是不夠的。因為對已有知識的記憶和對答,不能形成真正高水平的挑戰,不能真正激發學生創新、創造的潛能。這種評的開放空間很小,提供的各種可能性很少。對此,國外許多評價研究,除了采用已有知識的考試外,還提供了許多與已有知識關系不直接,但想象、創造空間很大的測驗,如 “圖形拼組”、“圖形添創”等方式,研究成果有的已應用於人才選拔工作中。這樣的評價有助於真正檢測出學生的創造潛能,為人才選拔和培養提供正確的依據。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