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一,教授,博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進修班學習。先後在武漢大學中文系、新聞系主講“中國文學史”、“中國傳播史”等課程,並為全校開設公選課“唐詩欣賞”、“宋詞欣賞”;1999年赴法國作學術交流,現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廣播電視系系主任。

從事中國傳播史、中國文學史研究,著有《中國文學史》、《中國傳播史》、《司馬遷》、《古詩詞名篇欣賞》、《休閑唐詩鑒賞辭典》,合著《唐詩鑒賞辭典》、《宋詩鑒賞辭典》、《唐代十大詩人詩畫雅鑒》、《宋代十大詞人詞畫雅鑒》等著作四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內容簡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經過長期的兼並戰爭,春秋時代100多個國家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這就是戰國七雄,其中楚國和秦國最為強大,秦國最善於打仗,楚國的版圖和財富又超過了秦國,兩強相爭,誰也不服誰。這兩個國家都有可能統一中國,當時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齊國,如果楚國與齊國聯合,楚國就可以稱雄天下。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屈原正是在這個關鍵時期登上了歷史舞臺。屈原作為一名政治家,為楚王指點江山,中國的歷史進程差點因為他的建議而改變。他作為一名詩人,經常身穿奇裝異服,在楚國的大地上邊走邊唱,竟然唱出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


人們相信好的名字可以給人帶來好運,有人甚至說,一名一字定乾坤。屈原可以說擁有了一個得天得地的好名字,再加上他與楚王是同一個祖先,所以屈原很想有一番作為。23歲的時候他就憑借自己的才智與口才,獲得了楚王的信任,並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寶座。屈原正是憑借著“雖九死其猶未悔”精神以及自己的才情與博學,在國內大搞“廉正建設”,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如果楚國堅持屈原的改革路線,統一大業翹首可及,但是楚王卻突然終止了屈原的改革措施,並疏遠了屈原。被楚王疏遠後,他沒有明哲保身,對當時的形勢,又抒發了其詩人般的激情——抨擊當權者,為此他付出了悲慘代價—20年的流放生涯。

過了2000多年,人們仍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以包粽子、賽龍舟來紀念他。屈原究竟有著怎樣的人格魅力?屈原是如何在其詩人情懷和政治抱負之間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來的呢?武漢大學李敬一教授將用全新視角為您講述屈原傳奇一生。



我要跟大家介紹一下屈原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以及他的生辰,為什麽介紹這個問題呢?一般的學者很少關註說屈原為什麽叫這個名字,為什麽叫屈原呢?而屈原自己呢,在他詩裏面非常強調他的名,他的字,以及他的生辰,一般人寫自己抒情的詩,很少說我生於哪一年哪一月,或者說我的名字為什麽這樣取,很少人這樣說,那麽屈原為什麽對他的名、字和生辰那麽在意呢?實際上屈原一生都以他的名他的字他的生辰為自豪,他把它看做是一種先天稟賦的一種內美,他在《楚辭》裏面這樣說,他說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紛紛然,我已經有了先天的內美,再加上後天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強調他的名,他的字,以及他的生辰,他是以此來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我先從屈原的姓來說起,屈原本來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俠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受封封在屈這個地方,也就是說他本應是姓熊,而以屈為氏。在古代呀,一個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個共姓叫姓,某一個支派叫氏,後來姓、氏不分了,所以稱屈原姓屈。其實屈原應該是姓熊,以屈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麽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在《離騷》當中他用文學的語言把它表述,他說名叫正則,字叫靈均。好我們看他的名,名平,平是什麽意思呢,平就是平正的意思,那麽在宇宙當中,哪一種事物最平正呢?大家知道,如果每一個人,受了委屈,受了冤枉,你會怎麽喊呢?會喊天吶,你有委屈找天,所以天是最平正的,因此屈原的名就是平正的意思,最平正的莫過於天,他的名象征著天,他名字還有個文學的藝術的說法,叫做正則,正則就是天最公正,公正而可以法則,這是屈原的名很自豪。屈原的字,字在古代就是一個別稱,字原,原是什麽意思呢?原就是廣平博大的意思,在宇宙當中,哪個事物最廣平博大呢?當然是大地,而大地我們說大地是我們母親,母親最公平,母親最無私,她把她自己的財富非常公平地分給每一個生靈,所以形象的說法也叫靈均。這樣看來,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是地的象征,實際上屈原是以天、地為他效法的對象,以追求社會的公正和協調。

再說屈原的生辰,《離騷》裏面這樣說,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講的就是他的生日。據學者考證,這一天就是屈原生日,這一天是楚宣王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也就是說,屈原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以屈原是真正先天稟賦有內美,因此他引以為自豪。

公元前318年前後,也就是屈原二十三四歲左右,屈原年輕時候頗有才幹,按照《史記》裏面說啊,屈原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也就說屈原知識淵博,記憶力很好,精通政治的興衰變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於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當時楚國有三大貴族,姓屈的,姓錦的,姓趙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貴族,所以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就被楚懷王封為左徒,左徒這個職務,地位僅次於令尹。令尹相當於我們後世叫做宰相,叫相國,那麽在楚國不叫相,楚國叫令尹,而屈原的左徒僅次於令尹。屈原擔任左徒職務,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這是《史記》裏面記載的,也就是說屈原擔任左徒,對內跟楚懷王商議國家改革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對外要接待諸侯,參與外交事務,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內容,對內則講要休民法度,舉賢授能,對外主張是聯齊抗秦統一中國,那麽這個時期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以圖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美政時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

屈原出身貴族但是他卻不安於既得利益,畢生堅持改革的理想,追求美政,也就是改革內政實行法治,舉賢授能,振興楚國,進而由楚國來統一全中國,顯然這個理想是符合歷史潮流的,是進步的,屈原在他的詩裏面這樣寫到,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竢.意思就說我稟承先君功烈,而照耀後世,要聲明法度,以席卷國事的疑惑,我要使國家富強,法制井然而立,這樣國君你就可以放心地把國事托付給改革之臣。屈原還這樣寫,對國家大事要章畫誌墨,也就是應當申明規劃,不忘法度。他反復強調要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也就是說,說政治上要舉用賢者和能者,要遵守一定的規矩,而不要有偏頗,為了這些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尋。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了一種執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按照通常的觀念,以屈原的身份,貴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國有舊貴族把持朝政這個環節當中,隨波逐流,因為他是有既得利益的,如果說既得利益,屈原也有機得利益,你看他二十幾歲當左徒,恐怕很大原因就是他是貴族嘛,所以他如果不顧國家的利益,不顧國家的前途,而滿足於自己的既得利益的話,那麽他就可以隨波逐流,但是屈原沒有這樣,他不同腐朽的舊貴族集團同流合汙,並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勢力的殘酷的迫害和打擊。在這種殘酷迫害和打擊面前屈原沒有低頭,他奮起揭露舊貴族同他們作鬥爭,正是在這樣一個鬥爭當中體現了他高尚的人格,也就是屈原的人格有什麽表現呢?他敢鬥爭,他在他的詩裏面無情地揭露舊貴族集團爭權奪利貪婪嫉妒、倚仗權勢,蔑視法度的醜惡行為,他這樣寫到,說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眾人都爭先恐後地看誰更貪婪,貪財好利全然不知滿足,正因為是這些舊貴族集團保持朝政,貪婪嫉妒,結黨營私,所以在楚國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黑暗勢力,形成了一個混濁的社會環境,屈原在他詩裏面用得很多的一個詞,世混濁,這個環境很混濁,他說世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也就是說舉世混濁,沒人理解我的誌向,沒有知己可以向他談談心。但是在這個混濁環境當中屈原並沒有低頭,沒有屈服,他始終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始終不改變自己的節操,敢於鬥爭,而且,他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也就是說,只要是我所熱愛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麽縱使讓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絕不後悔,那怕把我五馬分屍我也絕不改變,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啊,這是屈原的一種人格,所以後世我們說堅持真理,一定要有一種什麽精神呢?九死未悔的精神,那麽屈原這種鬥爭精神,成為後世,成為歷代仁人誌士所效法的一種節操一種人格。

屈原受到楚王信用時間不長,也就是屈原三十歲左右,那麽這個時期是楚國歷史上由勝而衰的一個轉折關頭,也是屈原第一次遭受挫折打擊被楚王疏遠的時期。這個時期楚國內政外交上發生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內政上的事情,在內政上就發生了屈原和楚國的上官大夫之間的一場鬥爭。楚王讓屈原起草改革的憲令,這個起草的憲令,這個法令,還沒有公布以前,應該屬於保密的,但是,代表著楚國舊貴族集團利益的上官大夫卻想先睹為快,想先看一看這些法令裏面有對他們不利的,他就要屈原交出來,屈原不給他。屈原不給他,那麽上官大夫就到楚王那兒去進讒言,說大王,你信任屈原,讓他起草憲令,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屈原每頒布一個憲令,每起草一個憲令都說,非我莫能為也,都是我的功勞,楚國除了屈原我之外,誰能夠領導改革?就把大王不放在眼裏。於是楚懷王非常生氣,盛怒,於是疏遠了屈平,屈原被楚王疏遠之後不久,就由左徒改任三閭大夫。三閭大夫是個什麽職務呢?主要職責有三條,第一條掌管楚國的貴族三世的譜牒,就管家務事,管三大公族的家務事;第二件事情就主持宗廟祭祀的典禮,楚王要祭祖先祭天地由屈原來主持;第三教育貴族子弟,當老師。這三個職能大家看一看,他都不能夠參與政治,也就是說,從此屈原被排除在楚國的政治核心之外。這對屈原來講是個莫大的打擊,那麽此外,楚國的改革也因此而終止了,這是一件大事情,內政上的大事情。而這個大事情你們看,屈原在這個鬥爭當中,他失敗了,上官大夫占了上風,楚王聽信了舊貴族集團的意見,疏遠了屈原。

Views: 1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