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創誌·智慧經濟起飛 兩岸文創作觸媒

大陸工藝傳承人可透過網路找到創業契機。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告加強文創、設計服務與其他產業融合。

大陸著眼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

台北市前副市長李永萍、遠流董事長王榮文、北大藝術學院副院長向勇與表盟理事長于國華回顧2014年展開2015年。

台灣今年公布多項文創集資措施。

與談人:
李永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北市前副市長)
王榮文(華山1914文創園區董事長、遠流出版社董事長)
向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主持人:于國華(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
整理:《兩岸文創/傳媒》編輯部

時間地點:11月10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

編按:2014年進入尾聲,回顧過往一年時間,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生許多重大事件,大陸國務院宣告將推動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與其他產業對接,陸續公告多項重大法案。台灣則發生太陽花學運,衝擊了兩岸政經情勢。本刊特邀三位重量級文創研究者與實踐者齊聚一堂,探討兩岸文創發展情勢。

于國華:三位都是兩岸積極從事實務操作非常重要的來賓,今天我們先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是回顧即將過去的2014年,在文創這個領域,兩岸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第二是前瞻未來兩岸能夠有什麼樣的合作機遇。

大陸文化創意融合年

向勇:對大陸文創界人士來說,從2013年進入2014年時,原本心情比較沮喪,因為2013年初發生《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顯示大陸執政黨和政府對意識形態的管制方式,和知識分子的期待好像有很大落差。但到了2014年,文化產業界覺得有很大改觀,似乎大陸政府的深化體制改革,會把一大部分以前是執政黨意識形態所規範的職能轉交給政府,然後真正按照產業規律和市場行為來推動。

第一,從政府這個層面來說,文化創意從原本文化部以及國家廣電新聞出版總局的層級,移轉到最高的國務院層次,對於文化在經濟發展的作用,過去主要著重一些機制改革,現在是大文化概念,甚至連結到整個文明經濟的發展和生活品質的改善。所以才有了國務院2月份的10號文件(《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提出相關意見,此後又出台一系列文件,像13號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15號文件《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等等。

第二,幾個有代表性的地方像北京、上海,都積極進行當地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特別是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後,各地也跟著成立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今年加大扶持力度,包括中央所屬的103家國有文化企業的改制轉型。

第三是推動特色文化產業,尤其是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幾個大型區域都有重要規劃,譬如「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範圍涵蓋九個省市,藉由產業轉型和文化旅遊,把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整合成一體。另一個重要規劃是「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中央財政部門把特色文化產業納入專項基金來扶持,現在中國的文化產業已滲透到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底層。

第四是,在扶持藝術創意方面,2013年底大陸成立了「國家藝術基金」。在此之前,大陸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創作是直接向文化部門申請補助,如今有了藝術基金做為緩衝,政府比較不會直接介入藝術創作。以前藝術創作資金補助,必須由公立的藝術組織或團體來提出申請,現在面向社會開放,個人和民營企業也可申請。

整體而言,我們確實看到2014年有許多重大措施。最近我們也看到北京、上海、廣州成立知識產權法院。所以有學者把2014年稱為大陸文化創意的融合年。

金融扶持文創見初效

王榮文:對兩岸的文創關係,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岸文創論壇,2012年首屆在杭州西湖舉辦,今年在台灣舉行第二屆,把名稱由「文創產業論壇」改成「創意產業論壇」,回到英國Creative Industries概念。從我外界觀察者來看,這是兩岸文化產業交流的重大轉變,其實是大陸主動的選擇,藉以避免兩岸意識型態的糾葛涉入並混淆產業議題而產生的積極轉化。

今年12月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這裡面有文創產業合作推動小組,這與兩岸創意產業論壇基本上是同一件事情,主要致力於產業對接,相關議題包括兩岸文創產業的實體商場與虛擬通路搭建合作;文創實驗區與園的搭建合作;文創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換句話說,兩岸用創意產業這個詞彙來互動,包容性更高,可以避免意識形態的尷尬,這是我對今年兩岸文創關係的最大感受。

李永萍:在2014年初,也就是我接手《兩岸文創/傳媒》雜誌的時候,其實我對2014年是有所預測也有期待的。首先,從2013到2014年大陸有個蠻大的變化,就是文創從一個很狹隘的定義,轉變成接近台灣的大文創思維。其次台灣的文建會變成「文化部」,文化事權統一並進行組織再造與整併。

沒想到2014年中發生太陽花學運,儘管文化與文創並不是主體,但反服貿黑箱運動釀成了非常大的學生與社會運動,以至於兩岸關係產生變化。如今,兩岸要洽簽任何協議時,必須符合一個所謂的監督條例,等於在上面放了一個緊箍咒,但包括民進黨或某些民間社運團體,根本去阻礙監督條例的立法,現在兩岸處在動彈不得的狀態,也妨礙了文化合作事務的推動。我必須說,儘管2014年不能說完全是失望的一年,但也相當不如預期。

然而2014年,台灣某些政府單位確有相當不錯的表現,這裡頭最值得肯定的是金管會、財政部以及櫃買中心,這幾個單位過去跟文創幾乎扯不上關係,今年做了創意集資平台和創櫃板,致力於扶持小型和微型創新企業。

向勇:今年8月大陸也公布一份重要文件《文化部、工信部、財政部關於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當中也提到創新金融服務、融資管道。

兩岸文創進行深度對接

李永萍:這些都是今年兩岸的正面發展。這裡頭更確認了台灣小確幸的價值。雖然很多人批評小確幸,認為台灣缺乏進取心,但我沒有這麼負面去看小小的確定的幸福。文化創意今天在台灣已經是全民運動,在任何時刻做任何事情,大家都不停地在想:我如何得到一個自己能夠掌握的幸福。只有全民有了這種認知與意識,才能讓文創遍地開花。台灣比較可惜的是,從經濟層面來說,大家沒有認知到文創的貢獻,這是文化部失職,沒有把數據挖掘與論述出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的文創風氣早已成形。

如同向老師所說,大陸在生活美學或設計服務方面,今年都有很大進展,兩岸追求的目標與思維更為接近,這也是向老師所說的重點:文創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就是提升人的幸福指數與文明理想。大陸由於大量領導與文化界人士來台灣考察旅遊,得到同樣的結論,這已變成兩岸最大的共識,也表示我們可以進行各種深層合作。展望2015,就兩岸沒有管制的實質文創項目對接,包括台灣已經很成熟的文創園區,或幫小微文創企業拓展大陸市場,這些都有很大機會。

王榮文:有位專家說,未來的工作有65%現在還沒有發生。對現在年輕人來講,現在是偉大時代的開始,因為未來65%的工作是他們創造的。而這種創造,恰好是文創這種類型,只要10個甚至更少人,尤其在網際網路時代,利用3D列印這類技術,其實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輔助和輔導機制,所以他們充滿希望。

智慧經濟加文創帶來契機

李永萍:所以對我們來說,下個世代的領域,尤其台灣的強項,叫做「物聯網」,這是智慧經濟的基礎,就是「物物相連」。物聯網跟穿戴性裝置、移動裝置、互聯網全部整合在一起。現在還在做主要決策的老一輩,可能會覺得這是非常了不起、重要的科技時代,可是對現在才剛長大、剛進入職場的人來說,那個就是他的生活現實,是自然如同呼吸一樣的東西。

此外我認為,未來物聯網加上文創,就是智慧經濟,而這智慧經濟的內涵是用文創來體現的。大陸成功的經驗一直是虛擬的互聯網,可是互聯網的特點在於進入門檻不高,聘用的人也非常少,所以一定要用體驗式文創來調節。體驗式文創又回到手工的概念,讓很多產品獨一無二,個別打造,就是台灣的小確幸價值,每件事都帶來獨特的幸福感,這樣的經濟模式恰好適合大量的小微文創企業,累積出龐大的產值,創作豐富就業機會,這樣就業市場才有辦法平衡,

向勇:我也觀察到,對於現在兩岸年輕人來說,畢竟大陸市場規模很大,以市場規模加上互聯網,創業的門檻就很低,互聯網革命加上文創革命,確實可為90後的創業,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機會。我非常同意永萍副市長的觀點,互聯網只是把生活變得便捷,而文創是把生活變得更美好。兩岸正積極發展技職,大陸教育部官員還說連很好的本科現在也積極發展技職,就是發揚手工精神,塑造手創達人,這恰巧也是中國農業文明的精神。(2014-12 第012期 兩岸文創誌)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