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榮·忠於原著還不夠──改編電影,爭議多、學問大

怎樣的改編電影才好看?除了原著小說,還可以改編什麼?最忠於原著的改編電影是什麼?且聽名影評人蔡國榮為您細說分明。

電影改編劇本一向爭論不少,有人問為什麼很多電影會從舞台劇或小說取材?難道不能改編詩歌或散文嗎?或者問改編是不是必須忠於原著?如果改編得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卻與原著分道揚鑣,那算不算好作品?我今年受邀擔任金馬獎評審委員,就遇上了一個改編劇本的問題,那是涉及改編定義的。

《單車上路》 修訂不等於改編

當我在審閱金馬獎影片時看到《單車上路》,才幾分鐘就覺得好熟悉啊,繼續看下去,果然沒錯,就是曾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的《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那回我也擔任評審,是我相當喜歡,列為優選的作品。金馬獎報名資料呈現是以《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為原著,後經導演等人改編,所以報名角逐改編劇本獎。

我認為這是完全誤解了對改編的定義。所謂改編,應該是改編自不同的媒材,譬如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是將文字媒介轉化成音畫媒介。由電影劇本改編為電影劇本,只能稱為第一稿與第二稿,一個電影劇本從發想到拍攝完成,可能有很多人參與,會一修再修,出現有很多稿,但都全屬於編劇的創作過程,並不能把修訂當成改編。初審會議上經我提案,獲得其他評審委員同意與支持,《單車上路》終於改列到原著劇本項目去競逐,最後未獲提名,是競爭不過其他片子,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雖然堅信改編電影劇本應該取自不同的媒材,事實上,電影有其先天的限制,譬如即使有些電影拍得如詩如畫,但詩歌和繪畫通常都很難拍成電影。遍查影史,最多提及黑澤明《夢》裡的一則《鴉》,描寫一個人走入了梵谷的畫中,與美國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飾演的梵谷有一段遇合,勉強算是改編自繪畫。而克林伊斯威特的新作《來自硫磺島的英雄們》,勉強算是改編自雕塑。至於將詩歌搬上銀幕更是難上加難,除非是史詩,譬如《伊利亞德》、《奧德賽》。

銀幕上的海倫、林黛玉 從未得到認同

從學理上來說,電影攝影機等於是編導的筆,運鏡一如運筆,筆可以寫詩、寫散文、寫小說,還可以繪畫,電影攝影機卻沒法子這麼揮灑自如。短片或許比長片有可能從詩歌、散文取材,至於坊間公映的劇情片所能改編的媒材,多侷限於小說與舞台劇而已。究其原因,在於必須仰賴故事組構劇情,所以強調抒情的詩歌、散文,便難以化成影像來面世。至於荷馬的史詩《伊利亞德》與《奧德賽》,因為史詩有敘事的本質,有英雄與美人可歌可泣的曲折遭遇,否則便得不到電影業者的鍾情了。

不過,由《伊利亞德》改編的木馬屠城記故事曾多次拍成場面浩大的電影,卻都難獲得好評,關鍵應該在傾國傾城的海倫一角,沒辦法贏得觀眾的認同,這和《紅樓夢》多次搬上銀幕,都得不到多少掌聲是一樣的,無論誰演林黛玉,觀眾都有意見,有古典美人之稱的樂蒂氣質很相稱,奈何個頭太高,在反串賈寶玉的任潔面前好像大姊頭,怎麼會是林妹妹?張艾嘉演技出色,與反串賈寶玉的林青霞頗為相配,但是她現代感太強,一雙圓眼睛既晶瑩又精明,怎麼能喚作顰卿?

其實每個觀眾心中都有海倫或林黛玉的形象,或許是閱讀原著時的想像,或許還揉合了初戀情人或母親的形象,怎麼可能讓一個演員符合千千萬萬個觀眾不同的需求?恐怕像柴菲萊利找來年僅十七、十五歲的新人李奧納懷汀與奧麗薇荷西扮演《羅蜜歐與朱麗葉》,一切歸零後再出發,才是個辦法吧。

《法國中尉的女人》 改編手法最大膽

改編劇本爭議很多的,是究竟應否需要忠於原著?有人認為改編是一種再創作,不必強求忠於原著,只以改編後的成品論得失即可,又有人力主必須忠於原著,最少要闡揚原著的精神,否則何必要論改編是否成功?影展分科設獎又何必區隔為原著劇本與改編劇本兩大項?

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最大膽的應屬《法國中尉的女人》,哈洛品特受邀改編約翰福爾斯的小說,竟然把原著的古代情節當成戲中戲,另起一條現代拍電影現場的戲劇線,讓扮演古代情侶的男女演員也面臨同樣的迷惘愛戀,古今與虛實不斷穿插對比,從形式到內容果然輝映著表裡如一的離亂氣氛,不但是再創作,同時也保留原著的精髓,令人擊節叫好。

就國片而言,由於舞台劇並不發達,不像好萊塢可以向百老匯融通那麼方便,所以改編對象多乞靈於小說,但也還不太容易找出完全推翻原著小說另起爐灶,純粹再創作的例子。是否需要忠於原著的學理之爭,在國片現況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有些作品在改編的過程中,「忠實」的程度多一點,儘量連場次、對白都符合原著。有些作品「忠實」的程度少一點,只掌握原著的基本精神與作者的創作意向,在枝節方面則順應電影的特質,作些適當的更動。

瓊瑤電影 最忠實於原著小說

要論電影改編暢銷小說,文的首推瓊瑤,還有郭良蕙、嚴沁、依達、玄小佛,和文學水準較高的白先勇與黃春明;武的先數金庸,以及古龍、臥龍生、諸葛青雲等等,各有不同的影響力。

但是論到影響既深且廣的,非瓊瑤小說莫屬,從一九六五年的《婉君表妹》,到一九八三年的《昨夜之燈》,瓊瑤的長、短篇小說一共拍成五十部電影,雄倨影壇主流近二十年之久。從一九七六年的《我是一片雲》起,瓊瑤自組公司,連拍了十三部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往往還自兼編劇,幾乎連對白都是從小說直接摘出,可謂是最忠實於原著小說的電影了。

瓊瑤電影前期以描寫畸戀居多,常有私生女探索上一代感情迷陣的情節,後期則以撲朔迷離的多角戀愛糾紛為重心,最大的特色是女主人翁多有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和清靈纖弱的外貌,初受壓力時,顯得楚楚可憐,徬徨無助,繼而受到更強的壓力時,就會以出人意表的力道反擊,唐寶雲、歸亞蕾、甄珍、林青霞、林鳳嬌、呂秀菱,相繼演過這些性格相近的角色,皆很獲得觀眾認同。

有趣的是,隨著瓊瑤事業成功與個人財富的累積,作品中主人翁的社會地位也跟著提高,從早年的窮教授、公務員家庭,跨越到律師、工程師與富商的優渥環境,劇情漸漸擺脫柴米油鹽的生活壓力,變成沉溺在單純的愛情追逐上了。

瓊瑤電影中的男性恰恰與外柔內剛,擁有多重面貌的女性相反,他們外剛內柔,卻只有單面性格,不論從事什麼行業,掌理多大的企業,在片中很少見到他們上班,即使是描寫小太保,也不過是飆車、開舞會而已,鎮日都只為戀愛奔波忙碌,這樣遠離生活,難怪被喻為不食人間煙火的金童玉女了。

《巴頓將軍》 追摹古人意境悠遠

說到電影人物深刻而悠遠的,我最難忘喬治史考特飾演的《巴頓將軍》,影片取材自一本巴頓的傳記與一本布萊德雷的自傳,經彙整與剪裁,將巴頓刻劃成有血有肉,有理想也有缺點的軍人。最巧妙是二戰時期的巴頓,競爭對象應是戰場對面的德軍,但鏡頭卻淡化德軍,而一再強調他與同一戰線的英軍蒙哥馬利競爭,他搶先一步攻進西西里島莫西拿城,面對蒙哥馬利那種志得意滿,以及因掌摑士兵與放言高論批評蘇聯,被迫投閒置散的那種無奈,寫出了鐵漢的兩面性情。

更高絕的是寫巴頓憑弔古戰場,總愛談凱薩與拿破崙,意在言外是他並非只與當代名將競爭,其實是心中追摹古代的名將。到底是哪個編劇打造出如此一個活生生的「生錯時代的英雄」?原來是柯波拉與艾德蒙諾斯聯合編劇,是柯波拉執導《教父》前寫的劇本,是巨匠的如椽之筆,難怪啦!(轉載自 浮世繪電影俱樂部

Views: 2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