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洛德•馬基:《食物與廚藝》の面團和面糊:面包、蛋糕、酥皮和面食

面包是西方最常見的日常食品,為我們帶來生命和活力,也是人類賴以為生的糧食。面包還展現出一個驚人的事實:如果早期人類的想象力和靈感能向前大幅躍進,那麽面包就是支持人類的那根竿子。對我們史前時代的祖先而言,面包不僅僅表現出大自然這種令人嘆服的轉變潛力,也意味著人類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塑造自然物質。此外,面包和谷物一點都不相像,谷粒的質地疏松、堅硬又帶有粉質,滋味更是平淡無奇!然而,只需把谷子磨成粉,加水潤濕拌和成糊,再擺在高溫的表面上,就可以制出外酥內軟、美味蓬松的團塊。而發酵過的面包更是令人贊嘆:面團只要擺上幾天就會活起來,從內部開始膨脹,只要加以烘烤便會形成充滿細致氣穴的面包,那種構造是人手無法塑造出來的。谷粒拿來幹烤或熬粥能夠提供豐富的養分,但面包不但能讓人類生存,還能提供另一個向度的愉悅和驚奇。

  於是從西亞到歐洲全境,面包逐漸成為食物的代稱,而且不管是在宗教儀式上還是在世俗儀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如猶太教逾越節的無酵餅、基督教的聖餐餅或是非宗教的婚禮蛋糕)。英國還從面包的概念中衍生出種種社會關系稱呼。Lord(主)一字源自盎格魯薩克遜的hlaford(1oaf ward),意思是“供應食物的主子”;lady(女士)一字源自hlaefdige,指“揉捏面包的人”,也就是指揮仆役制作食品,讓丈夫分發供應的人;companion(同伴)和company(陪伴)源自晚期的拉丁詞匯companio,意思是“分享面包的人”。這種賴以為生的食物也成了建構西
  方思想的重要元
  030 食物與廚藝
  面包
  制作酵母面包有四項基本步驟。我們把面粉、水、酵母和鹽混合在一起;揉捏混合料,讓面團產生面筋網絡;我們給酵母留出時間來生成二氧化碳,讓面團中布滿氣穴;接著烘焙面團,讓構造固定下來並產生風味。實際操作時,每個步驟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並能影響面包的最後質地。制作面包的方法非常多,以下幾段文字說明其中最重要的選擇及其產生的效果。至於以特殊原料或作法所制成的面包(酸面團、甜面包和無酵餅)則稍後再做介紹。
  ■■成分的選擇
  面包的制作從成分開始,特別是面粉和酵母。由於成分比例相當重要,而且同體積的面粉,有的疏松(經過篩濾)、有的密實,重量偏差可達50%,因此度量用量最好用秤,不要用量杯。
  ■■ 面粉
  不同種類的面粉,會制作出不同質地和風味的面包。“面包用面粉”采用高蛋白小麥碾磨而成,必須長時間揉捏,生成高筋度面筋,這樣面包發酵情況才會良好,而且風味獨特,略帶蛋味,質地也軟韌耐嚼。低蛋白質含量的“通用面粉”所制成的面包,能膨發出的最大體積就比較小,風味偏中性,質地也較不耐嚼。至於面筋蛋白筋度很低的軟小麥面粉所制出的面包會較密實,而且面包心柔軟如蛋糕。面粉中含有的麥粒外層糊粉、麥麩和胚芽越多,制成的面包顏色就越深,質地也越密實,還帶有更濃郁的全麥風味。烘焙師傅可以混合不同面粉,制作出具有特定特質的面包。許多面包師傅都偏愛蛋白質含量中等的面粉(11%~12%),制粉率則偏好介於標準白小麥和全麥之間。
  ■■ 水
  用來制作面團的水所含化學成分會影響面團質地。高酸水會削弱面筋網絡,略帶堿性的水則能強化網絡。硬水含鈣和鎂,會產生交叉聯結,所以能制出比較堅實的面團。水的比例也影響面團的硬實程度。要揉出產氣功能良好的堅實面團,標準比例為65份的水對100份的通用面粉(水占總重的40%)。減少水量就會制出比較堅實、延展性較差的面團,烤出的面包也比較密實。若是增加水量,就能制出比較柔軟、彈性較低的面團,而且面包的質地也比較松軟。有些面團相當潮濕,幾乎無法揉捏(例如意大利拖鞋面包),每100份面粉至少含水80份(占總重的45%)。高蛋白質面粉的吸水量超過通用面粉至少1/3,因此水分比例和對應的面包質地,也要視面粉的特性而定。
  ■■ 鹽
  雖然有一些傳統面包並不含鹽,不過含鹽面包的種類還是占大多數,而且目的不只是平衡味道。鹽分占面粉重量的比例為1.5%~2%,能束緊面筋網絡,增大面包成品的體積。(若是采用自解的拌和法,那麽這種緊束作用還會特別明顯。)粗海鹽含有鈣鎂雜質,或許還能發揮類似高礦物質硬水的功能,進一步提高面筋的筋度。酸面團加鹽也有助於限制酸化細菌的蛋白質消化活動。
  ■硬粒小麥
  以硬粒小麥面粉制成的面團,不太會膨發也不帶彈性,然而幾千年來,地中海一帶依然采
  用這種面粉來制作風味獨特、質地密實的金黃色面包。硬粒小麥面粉的吸水功能超過面包面粉
  將近一半,這也是硬粒小麥面包貨架壽命較長的原因之一。

Views: 10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