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朋友說,世界上的好書,他已經讀盡,似乎再沒有什麽好書可看了。當時許多別的朋友不以為然,而較長一些的朋友就更以為狂妄。現在想想,卻也有些道理。

世界上的好書本來不多,除非愛書成癖的人(那就像抽鴉片抽上癮一樣的),真正心悅誠服地手不釋卷,實在有些稀奇。還有一件最令人氣短的事,就是許多最偉大的作家往往沒有什麽憑借,但卻做了後來二三流的人的精神上的財源了。柏拉圖、孔子、屈原,他們一點一滴,都是人類的至寶,可是要問他們從誰學來的,或者讀什麽人的書而成就如此,恐怕就是最善於說謊的考據家也束手無策。這事有點怪!難道真正偉大的作家,讀書不讀書沒有什麽關系麽?讀好書或讀壞書也沒有什麽影響麽?

叔本華曾經說好讀書的人就好像慣於坐車的人,久而久之,就不能在思想上邁步了。這真喚醒人的迷夢不小!小說家瓦塞曼竟又說過這樣的話,認為倘若為了要鼓起創作的勇氣,只有讀二流的作品。因為在讀二流的作品的時候,他可以覺得只要自己一動手就準強,倘讀第一流的作品卻往往叫人減卻了下筆的膽量。這話也不能說沒有部分的真理。

也許世界上天生有種人是作家,有種人是讀者。這就像天生有種人是演員,有種人是觀眾;有種人是名廚,有種人卻是所謂“老饕”。演員是不是十分熱心看別人的戲,名廚是不是愛嘗別人的菜,我也許不能十分確切地肯定,但我見過一些作家,卻確乎不大愛看別人的作品。如果是同時代的人,更如果是和自己的名氣不相上下的人,大概尤其不願意寓目。我見過一個名小說家,他的桌上空空如也,架上僅有的幾本書是他自己的新著,以及自己所編過的期刊。我也曾見過一個名詩人(新詩人),他的惟一讀物是《唐詩三百首》,而且在他也盡有多余之感了。這也不一定只是由於高傲,如果分析起來,也許是比高傲還復雜的一種心理。照我想,也許是真像廚子(哪怕是名廚),天天看見油鍋油勺,就膩了。除非自己逼不得已而下廚房,大概再不願意去接觸這些家夥,甚而不願意見一些使他可以聯想到這些家夥的物事。職業的辛酸,也有時是外人不曉得的。唐代的閻立本不是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再做畫師麽?以教書為生活的人,也往往看見別人在聲嘶力竭地講授,就會想到自己,於是覺得“慘不忍聞”。做文章更是一樁嘔心血的事,成功失敗都要有一番產痛,大概因此之故不忍讀他人的作品了。

撇開這些不說,站在一個純粹讀者而論,卻委實有好書不多的實感。分量多的書,糟粕也就多。讀讀杜甫的選集十分快意,雖然有些佳作也許漏過了選者的眼光。讀全集怎麽樣?叫人頭痛的作品依然不少。據說有把全集背誦一字不遺的人,我想這種人是缺乏美感,就只是為了訓練記憶。頂討厭的集子更無過於陸放翁,分量那麽大,而佳作卻真寥若晨星。反過來,《古詩十九首》、郭璞《遊仙詩》十四首卻不能不叫人公認為人類的珍珠寶石。錢鐘書的小說裏曾說到一個產量大的作家,在房屋恐慌中,忽然得到一個新居,滿心高興,誰知一打聽,才知道是由於自己的著作汗牛充棟的結果,把自己原來的房子壓塌,而一直落在地獄裏了。這話誠然有點刻薄,但也許對於像陸放翁那樣不知趣的笨伯有一點點兒益處。

古今來的好書,假若讓我挑選,我舉不出十部。而且因為年齡、環境的不同,也不免隨時有些更易。單就目前論,我想是《柏拉圖對話集》、《論語》、《史記》、《世說新語》、《水滸傳》、《莊子》、《韓非子》,如此而已。其他的書名,我就有些躊躇了。或者有人問,你自己的著作可以不可以列上?我很悲哀,我只有毫不躊躇的放棄附驥之想了。一個人有勇氣(無論是糊塗或欺騙)是可愛的,可惜我不能像上海某名畫家,出了一套世界名畫選集,卻只有第一本,那就是他自己的“傑作”!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北平

(本篇原載於1947年12月14日天津《益世報•星期小品》第二十二期,署名率爾。)

【點評】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範學院(後改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學院長。1961年起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載,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好書談》:朋友說自己已經讀遍了世間的好書,梁先生卻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世間好書有多少?偉大著作的作者的學問又是從哪裏學來的?讀書是一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但是不應該僅滿足於吸納知識,還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從讀書來說,重要的是有選擇的、有辨別的閱讀,不應該片面註重數量而忽視書的質量。當然那些經過了時間檢驗的傳世經典是人們所不能夠錯過的,它們都是思想和文化的結晶。

Views: 1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