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喜歡阿米亥 (Yehuda Amichai 1924-2000),半年前和阿甘譯過一些。前段時間少華說《第二·樁》要選一些,就和傻瓜重新校了一次,又看了看翻譯時寫的一些記錄。新的感想,舊的體會,一並錄在下面:
我總感覺:阿米亥是一個很“慢”的男人。以前看過一個笑話,說是一個窮人數自己屋檐下的冰棱,花了整整一天才數完,別人問他為什麽數得這麽慢?他回答說:“我捨不得一下子數完。”
阿米亥大約也把生活中的小細節,看成了那些“冰棱”,小心翼翼藏著。他的意象總是日常生活的小細節,我們日用而不知的細節,這是最使我著迷的地方。馬克思告訴我們,經濟創造了我們;弗洛伊德告訴我們,欲望創造了我們;阿米亥則告訴我們,那種被我們稱為“美”的韻律也會創造我們。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舉動,就像畫家隨意勾勒的幾個線條,是被某種韻律組織起來的。我們之所以茫然不知,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慢”。最熱衷讀阿米亥時,走在路上,身體很有趣,大夥也很有趣,總感覺這世界充滿奇異的音樂。
奧登晚年說:現代詩的妙處,就如與二三朋友傾心談話。與“談話”相對的,自然是“演講”。古希臘羅馬傳統中,“演講術”為必修課程,故西方的詩歌從荷馬開端,頗多雄辯滔滔,聲音洪亮,其遺澤傳及彌爾頓、聶魯達之輩。阿米亥走的是“談話”的路子,其詩如晤良友,娓娓道來,就很有些“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的意思。
塔特·休斯是阿米亥英文詩集《阿門》的譯者,也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和阿米亥一樣,都受益於英美現代主義,尤其是使用意象的方式。“意象”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得太過,不免為“象”棄“言”。
不為心靈驅使的“象”,外表或華麗,或枯瘦,然而沒有心臟的律動,就如一堆死灰(我讀戈麥的詩,往往就有這種感覺)。阿米亥早期的詩,步步遵循意象派,很是一般,後來脫出窠臼,發作心聲,精警的“象”往後退,成為“言”的臂助,就寫得很漂亮了。
猶太人身份、居住地耶路撒冷、女人(《人的一生》中一句劉國鵬意譯為“在作戰中做愛,並在做愛中作戰”,真是妙絕)和日常生活,是阿米亥詩歌的四個元素。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阿米亥不管多麽新鮮,多麽具有革命性,他都是一個典型的猶太人。
塔特·休斯及其精神導師尼采,大抵可以稱為“雄性”的,老莊可說是“雌性”的,《新約》是“母性”的(“雌性”和“母性”,其區別在於前者缺乏人類的情性:老子說“綿綿不絕,謂之玄牝”,又說“聖人不仁,以天下為芻狗”。
《新約》則云:“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不仁”與“愛”,其間差別甚大),阿米亥及其精神傳統《舊約》,則是“父性”的。“父子關係”是《舊約》中頻繁出現的主題:亞伯拉罕與以撒,上帝與約伯,大衛與押撒龍,父子之間的恩怨情仇連綿不斷,《約伯記》可謂是這種父子恩怨的“原型”。
所以毫不奇怪,無神論的阿米亥說:“我認為,即使我反對歷史和上帝,我的歷史觀和上帝觀也是典型的猶太式的……與上帝搏鬥,厲聲咒罵上帝是一種古老的猶太觀念。”
重校阿米亥的一大感覺是:人是很難逃離自己所處的文化的,而這是我所不樂意看到的。我仍記得,我當時是何等興高采烈地閱讀《舊約》,熱衷於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他們的想法。但是,事隔半年,現在捧起來,他們依舊是陌生於我的存在。
這輩子,我也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猶太人,不會具有他們的心靈體驗。我依舊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實用、不信神、不習慣邏輯思維,對科學所知甚少。
在一篇小說《那天下午》裏,我寫過一個孩子:他希望自己變成一條狗,不是因為痛苦,而是對不同生活的渴望。如果有可能,他大約還願意變成一塊不開花的石頭,一條人來人往的大河,一隻在田野上吃草的牛,或一位在田野外磨刀霍霍的屠夫。我不想成為任何一種文化中的人,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似乎都局限在其中。
對我來說,這多少是一件悲哀的事情。(2004-9-7)
楊志·修訂後記
查了查日記,這些詩是2004年1月開始翻譯的。一般的程序是:我挑選出來,譯成中文,然後和阿甘一起討論;譯完以後,又找傻瓜校對了一遍。那年過年,阿甘和我都沒有回家,我晚上常跑到教二,拉她一起翻譯。
年齡漸長,記憶越來越差。兩年前的日子已然模糊,只留下一些溫馨的影子,穿插著打羽毛球、喝酒和沒由來的憂郁,還晃動著好多喜歡的人的身影:少華、阿黃、小時、鴻莉、輕輕、阿芝……如今我和他們聯系不多,但眼前必須斟酌再三的文字,和他們有著一種奇怪的聯系。
似乎是許巍的歌詞:“日子都已走遠,只留下清澈的心”。
稿件完成後,交給少華發在刊物《樁》上,覺得完成了一件心事,擱置起來了。後來翻起來,發現有些地方還是被英語的語法牽著鼻子走,不太地道,又開始修改起來。
不過,心情似乎不再了,主要是我對阿米亥的興趣減少了,今天就了結了吧!(2006-3-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