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怡諒·大馬歷史教科書演變 詮釋偏頗 淡化華族貢獻

教育部今年首次推出的華小四年級歷史課本,被指過於強調一個種族、一種文化及一種宗教的單元思維,無法反映我國多元族群和文化的國情。教總也針對此事,在7月14日與教育部課程發展局及課本局展開對話,針對華小四年級歷史課本的內容及課程綱要等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其實,除了華小,現今的國中歷史課亦有類似困境,馬來民族奮鬥史和伊斯蘭文明史佔據了絕大篇幅。

在國家語文出版局的安排下,教總目前和教育部課程發展局及課本局,針對華小四年級歷史課本的內容和課程綱要等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育部官員在會上表示,華小和淡小的歷史課本必須直接翻譯自國小的馬來文版本,是教育部的政策。

教育部認為,歷史課本的內容是有關史實的描述。因此,各源流學校必須採用同樣一本的歷史課本,不同的版本,就會出現不同的史實,造成混淆的情況。


變成獨尊伊斯蘭文明



針對這點,教總則認為,歷史課本本來就必須根據史實來編寫,而且出版社必須根據教育部統一的課程綱要來編寫,因此不會出現不同的史實。

例如,在談到家譜時,國小版本的課本會以馬來家庭作為選材,華小就以華人家庭為例子,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史實。

其實,學校歷史課本教科書出現單一族群為主的編寫方式,不單只是華小面對的問題。在更早以前,多元族群的歷史與文化在國民中學歷史課本早已消散零落,民間學者透過嚴謹的研究,論證國民教育的歷史課本已從獨立時期的百花綻放,逐漸演變成獨尊馬來族群和伊斯蘭文明。

在國民型中學負責歷史科教學將近20年,對國民中學歷史課程的教與學有深入研究的張榮強博士,在2010年發表的期刊論文《談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內容中提及,現今的國中歷史課本在介紹各族宗教與文化不夠全面,華裔先賢的功績和對國家貢獻被淡化,過於強調馬來民族的英勇和犧牲,伊斯蘭文明篇章太多,以及編者的歷史詮釋角度不夠中立。


僅一句話介紹葉亞來


他表示,如今國中的歷史主題有馬六甲王朝史、殖民史、國家獨立史、伊斯蘭文明史、歐洲發展與經濟史、二戰後東南亞民族國家思潮,以及馬來西亞的誕生和步入現代等共12個主題。

在這當中,中二歷史課本的吉隆坡開埠史,整篇內容只有一張葉亞來的照片和一句說明而已,經濟發展史也沒有介紹徐炎泉、陸佑、姚德勝等華裔礦家,同樣亦沒提及南洋橡膠王國開創者陳齊賢。

「在中三課本的抗日史方面,亦只著重在馬來社群,並沒有深入討論華人和印度人在抗日所扮演的角色,馬來亞人民抗日軍主要是由本地華裔人民所組成的史實,明顯地受到忽略。」

他指出,課本編撰者所使用的詞句亦帶有特定立場,例如中三和中五課本不斷使用移民、外地人和外來者稱呼華人和印度人,同時亦帶有貶義地稱甲必丹鄭景貴是華人黑社會領袖。

「在看待馬來亞早期左派運動方面,課本撰寫者也將早期激進馬來民族運動分子,描述成是意圖取得我國公民的印尼人,但卻沒交待左派馬來民族主義者,是反殖民統治和爭取國家獨立的事跡。」

張榮強博士指出,在中五課本提到馬共管理馬來半島的14天裏很多馬來人被殺,編撰者只強調馬共殘害馬來人;中三課本亦只談馬來人組成地方自衛團英勇對抗共產恐怖分子,淡化其他族群的貢獻。


政治史太多 新生代歷史觀狹窄


張榮強指出,伊斯蘭文明佔中四課本50%內容,但興都教和佛教的說明卻不夠完整,對道教和基督教的交待更是簡略,這將使新生代失去認識多元宗教與文明的機會,以及被塑造出來的歷史觀也片面狹窄。

「總結來說,中學課程內容綱要談政治史的部分太多了,例如中二課本的8個篇章當中就為7(政治)比1(經濟),中三課程悉數為政治,中五課文9個篇章則是7(政治)比2(其他)。」

他指出,如果只是為了某個族群的利益,連社群之間最基本的尊重都不被重視,是無法寫出令全民接受的歷史,其實獨立後的近代歷更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探索,但這部分並沒獲得重視。

他也說,歷史教科書會把馬來(西)亞的獨立與建設,歸功當時到倫敦談判的聯盟政府領袖。不過,歷史只能記錄表面象與最後的結果,對於深層、複雜、曲折的歷史事跡,其實還有待探索。


60年代歷史教育注重世界史



歷史課本內容的錯置並非朝夕形成,我國歷史教育獨立初期是百花綻放,只是在這數十年期間,逐漸演變成獨尊馬來民族史和伊斯蘭文明史。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生王麗蘭,曾經比較我國從獨立初期至今歷史課本內容的變化,並結集成果發表成論文《從百家爭嗚到合而為一:檢視馬來(西)亞國民中學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的演變》。

「從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我國歷史課本在長達30年的時間內是『一綱多本』,儘管各家教科書出社版在內容的比例和詮釋略有不同,但是仍處於在同一個大方向上,此階段可謂是百家爭鳴的時期。」

她指出,馬來西亞遲至1968年才有中學歷史課程大綱,初一的課程包括了中國、印度、東南亞的早期亞洲,以及希臘與羅馬早期歐洲史,和興都教、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史。

「初二的課程注重在馬六甲與印度王朝、中國元朝和明朝等亞洲歷史,以及歐洲封建制度、文藝復興和科學發展等;至於初三則是著重在工業和社會革命,以及東亞和東南亞的近代史。」

「中四與中五分成4個主題,即馬來史、英國殖民史,以及殖民與解放的發展,和馬來本土早期的印度、中國、伊斯蘭教、興都教等發展。」

王麗蘭指出,大馬60年代的歷史教育較註重世界史,特別是西方和東方的政治與民主發展,並沒有特別強調要以本土歷史為主軸,而是根據世界史重要歷史事件,依章節與題目作安排。


沒突出甲王朝


「這樣的課程安排著眼於世界歷史,冀以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觀看人類文明的演進,再從中尋找到自身的定位。不過,當時這樣的大綱卻被認為過度注重外國史,而被冠上歐洲中心主義。」

她透露,70年代的歷史課本,本土與世界史仍然分佈平均,初一以東南亞歷史為切入點,介紹我國政經文教發展;初二則是馬來亞與西方勢力的拉鋸戰;初三則是建國過程和政黨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歷史課本並不會特別突出馬六甲王朝,由此可見,馬六甲王朝被視為是馬來主權的象徵,在1970年代的初中課本是尚未被塑造與建構出來。」


培養效忠精神 歷史課列必修科


王麗蘭說,敦馬哈迪在1979年時任教育部長時,組織了「檢討教育政策內閣委員會」,提出KBSR和KBSM改革,以培養效忠國家和以國家為傲的精神,同時規定歷史為必修科。

中學歷史課因此在80年代以後大幅度地改變,初中以各個主題來敘述馬來亞500年歷史,以馬六甲王朝以及馬來州屬歷史為主軸,並且以「馬六甲王朝」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開端。


華印族排除在外


「事實上,馬六甲王朝以前有若干東南亞古王朝存在,但這些史料卻沒編寫入初一歷史課本,馬六甲王朝的政治、文化也被當作建構馬來西亞的形象和符號的唯一正當性來源。」

初二的章節重點分別有「殖民政權的入侵」、「外來政權掌握本土資源」、「對抗外來殖民政權」,印度與華人勞工被安排在外來政權的章節中。

王麗蘭表示,從課程內容可見,編者以「豐富資源—被外人搶奪—努力對抗取回」的論述,來建構大馬的國族形象,作為培養國民愛國的基礎論述,但弔詭的是,華印族群卻被排除在外。

「以1996年版本的中五歷史教科書為例,其是中學歷史的總和,因為其主題重復前4個年級的內容,以總結的形式來為歷史作價值判斷,內容強調現今許多馬來傳統皆從馬六甲王朝時代開始。」

她指出,我國60至70年代的中學歷史內容,很大部分是中國史和印度史,這是為促進國內三大族群在文化和歷史上的相互瞭解。然而,在KBSM推行以來,這些歷史都排除在課程之外。

「取而代之的,是以馬六甲王朝為正統的建國歷史,內容大致確定為85%本土歷史和15%的世界歷史,而85%本土史內有73%是馬來民族史、14%原住民史、9%是華族史,以及4%印度族群歷史。」

她總結,從馬來西亞歷史教科書這50多年的變化,可以觀察到從早期百家爭鳴的狀態,到1980年代以後,執政當局在政權穩定發展的同時,教科書內容也趨向合而為一的趨勢。 (2014年07月29日 東方脈動

Views: 1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