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5

這個論證沒有形式邏輯上的毛病;它的前提是經驗性前提,它的結論據稱是按經驗推理的普通規范得出來的。所以是否該承認它,這個問題不取決於一般形而上學問題,而取決於比較細節上的考慮。這論證與其他論證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假若靠得住)所證明的神不一定具備所有通常的形而上學屬性。他未必全知,也未必全能;他也許不過比我們人類英明而有力千百倍罷了。世間的萬惡可能由於他的權能有限。有些近代的神學家在作出他們的神觀時,利用了以上幾點可能性。但是這種空論離開萊布尼茲的哲學太遠了,現在必須話歸本題,講他的哲學。

他的哲學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征,即可能的世界有許多之說。一個世界如果與邏輯規律不矛盾,就叫「可能的」世界。

可能的世界有無限個,神在創造這現實世界之前全都仔細思量了。神因為性善,決定創造這些可能的世界當中最好的一個,而神把善超出惡最多的那個世界看成是最好的。他本來可以創造一個不含一點惡的世界,但是這樣的世界就不如現實世界好。這是因為有些大善與某種惡必然地密切關聯著。舉個平凡的實例看,在大熱天里當你渴極的時候,喝點涼水可以給你無比的痛快,讓你認為以前的口渴固然難受,也值得忍受,因為若不口渴,隨後的快活就不會那麼大。對神學來說,要緊的不是這種實例,是罪與自由意志的關係。自由意志是一宗大善,但是按邏輯講來,神不可能賦予人自由意志而同時又敕命不得有罪。所以盡管神預見到亞當要吃掉蘋果,盡管罪勢不免惹起罰,神決定予人自由。結果產生的這個世界雖然含有惡,但是善超出惡的盈余比其它任何可能的世界都多。因此它是所有可能的世界當中頂好的一個,它含有的惡算不得神性善的反對理由。

這套道理明顯中了普魯士王后的心意。她的農奴繼續忍著惡,而她繼續享受善,有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保證這件事公道合理,真令人快慰。

萊布尼茲對罪惡問題的解決辦法,和他的大部分旁的流俗學說一樣,在邏輯上講得通,但是不大能夠服人。摩尼教徒盡可反唇相譏,說這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最壞的世界,其中存在的善事反而足以加深種種惡。他盡可說世界是邪惡的造物主創造的,這位造物主容許有自由意志,正是為了確保有罪;自由意志是善的,罪卻惡,而罪中的惡又超過自由意志的善。他盡可接著說,這位造物主創造了若干好人,為的是讓惡人懲治他們;因為懲治好人罪大惡極,於是這一來世界比本來不存在好人的情況還惡。我這里不是在提倡這種意見,我認為它是想入非非;我只是說它並不比萊布尼茲的理論更想入非非。大家都願意認為宇宙是善的,對證明宇宙善的不健全議論寬容不究,而遇到證明宇宙惡的不健全議論就要仔細考較。不必說,實際上這世界有善有惡,倘若不否認這件明白事實,根本不會產生「罪惡問題」。

現在來講萊布尼茲的秘傳哲學。在秘傳哲學中我們見到他的學說的一個解釋,這解釋假使當初人普遍知道了,他的那些流俗論調就大大更難讓人承認;而且,流俗論調中許多顯得牽強或玄虛的東西,在秘傳哲學中也有它的說明。有件事值得注意,他故意留給後世研究哲學的人一種錯誤印象,以致整理他的浩繁的原稿為他出選集的編訂者們,大都歡喜選那種符合他的體系的公認解釋的東西;可是有些文章足以證明他並不是他想讓人家認為的那樣,而是一個遠為深奧的思想家,他們把這些文章倒當成是不重要的,割棄不收。為了解萊布尼茲的秘傳學說我們必須依據的原稿,大部分由路易古兌拉編成了兩部文集,最早在1901年或1903年出版。有一篇文稿,萊布尼茲在它的開頭甚至冠以如下的案語:「這里我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盡管如此,在萊布尼茲死後將近兩個世紀中間,沒一個編訂者認為這篇稿子值得付印。他寫給阿爾諾的信件里含有他的一部分深奧的哲學;這些信固然在十九世紀發表了,但是最早認識到其重要性的是我。

Views: 1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