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存有三態論」下的「本體詮釋學」4

三、「生活世界」與「意義的詮釋」

1.在「生活世界」里展開「意義詮釋」

「道、意、象、構、言」這五層是層層互動、兩端一致、和合為一的。「道」與「言」有個循環互動,「道」跟「意」之間也有個循環互動,「道」到「象」之間也有個循環互動,「道」到「構」之間也有個循環互動,「道」到「話語」之間也有個循環互動,彼此之間又不斷有循環互動。我們之所以作這樣的強調,正因為我們回到華人的世界去看,我們會發現那復雜而有趣的經傳注疏解等等的解釋學傳統。它看起來萬變不離其宗,卻在萬變不離其宗里生根,往下扎根,往上生長,不斷彰顯,不斷地讓意蘊在這個彰顯、擴大、轉化與創造的過程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生長下去。如上所述,就是我對「道、意、象、構、言」的詮釋層級以及隱含存有的開顯層級的一個互動所強調的幾點。

人去展開意義的詮釋,其實是不離您的生活的,你在閱讀經典,這就是生活,這也是修持的活動、體證的活動。印順法師有個說法我非常贊同,他認為做經典疏解的活動本身就是修持。印順法師是非常了不起的學問僧,他的修習法門依我來看以及他自己所說的,整個經典詮釋的活動就是修持的活動⑩。大家不要誤認為經典詮釋活動與修持無關,經典的詮釋與實踐無關,他要告訴你這其實是不可分的東西。當我們展開意義的詮釋,其實不是緊抓著字句不放,而是要注重在字句後頭的結構,後頭的圖像,在更後頭的意向,在最後頭最高的道,在存有之道整個彰顯的過程所構成的那個生活世界。在這個生活世界里面,展開我們的意義詮釋。

2.溝通·解放·批判與建立

生活世界之為生活世界是什麼呢?是「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的那個當下,那個場域,這就是生活世界。譬如現在我們的生活世界,就是現在的生活場域所構成的。像我一來到東華,就會讓我有種休養生息的體會,放開了、放松了,就會有創作的欲望。由於這個地方它所構成的生活世界氣息交感不同。我們說那個「道」就是「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氣息交感的原初狀態。「道」不同,它彰顯的就不同,你當下的意向不同,你所揭露的那個想像圖象就不同,那個結構不同,話語表達方式也就不同,所以它整體就會有影響。我們在展開意義的詮釋的時候,其實就在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所構成的生活世界所展開。這意義詮釋隱含了實踐的向度,這個實踐向度落實來說,很重要的就是「人迎向世界」,「世界迎向人」,人迎向你所想要迎向的,也因此構造著它,它也迎向你,又回應到你自身。就在這不斷迎向、不斷溝通的過程里,你獲得一種解放,同時你也因之而解放,同時你也構成自己,又構成了它。

在生活世界里展開意義詮釋的過程,同時也展開了批判性的活動,這批判的活動就是剛剛我們所講的,在詮釋的過程隱含著轉化,這個轉化帶有批判性的活動。批判之為批判,其實有個更高的東西作為一切批判的依准,這依准就是道。這批判的依准就是「和其光,同其塵」(11),這里所說的「批判」與康德意義下的批判不同,它比較接近黑格爾意義下的辯證。它也不像哈貝馬斯意義下的批判,它其實比較像海德格爾意義下所說的融通與開顯,我們通過歷程而達到更高的「存有的實在」,那個「實在」其實是人們參與那個場域中的整個構成。

四、「人」「經典詮釋」與「道」的結構性關連

1.「兩端而一致」的交互活動與三端互為核心的循環結構

這麼說下來,經由存有三態論的基本構造,它所隱含著一套詮釋學的理解,一方面是順著存有之道的開顯過程,就其開顯的層級來說,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道的根源而為總體,由此總體而有對偶性,由此對偶性引發了對象性,由此對象性而生出了萬物,而生出了作為決定的定象,作為對象的萬物。這剛好配合「道、意、象、構、言」的結構,相對來說,詮釋是由下而上的,由言而構,由構而象,由象而意,由意回到了道之本原。這樣的提法,其思想資源有一大半以上是來自於王夫之對於《易傳》的詮釋,他強調「兩端交與為一體」,兩端而一致(12)。就人與經典,一方面人詮釋經典,同時經典也詮釋著人。人能詮釋經典,是因為人在詮釋的過程里是上及於道,而這個道又經由人之詮釋下貫到經典。這個過程是「兩端而一致」的交互活動,一方面又是經典、詮釋與道,這三者互為核心的循環結構。

人對經典的詮釋必須調適而上遂於「道」,人之所以能夠調適上遂於「道」,是因為這個道是源泉滾滾,沛然莫之能御,把它的道理彰顯於人,所以使得人具有詮釋的能力。人之為人,就在這樣的過程里面,逐漸長成,經典也在這過程里面被詮釋被彰顯,道也就在這過程里面,從不可說到可說,又從可說回到不可說。「道」「經典」與「人」這三端各自作為核心,其他兩端而一致,互為循環,這三者構成不可分的整體。以「人」作為核心的時候,「道」與「經典」是兩端;以「經典」為核心的時候,「人」與「道」作為兩端;以「道」為核心的時候,「人」與「經典」作為兩端。這個部分可以參考我所著《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的第四章,在方法論里面提到互動循環的部分。

(來源:《船山學刊》2017年第5期;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正月十八日丙申 | 耶穌2018年3月5日; 作者簡介:林安梧(1957-),男,台灣台中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花蓮,97074。)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