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存有三態論」下的「本體詮釋學」3

3.「道、意、象、構、言」:存有根源的體證、意向的體悟、圖象的想像、結構的把握與話語的記憶

凡物皆論,無論就無物,沒有通過話語的介入,就不可能有物。從這樣來理解,就可以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我們其實是通過話語去建構這個世界。同時,我們是通過話語去理解這個世界。建構跟理解是一體之兩面,而我們對於那一大套已經被建構成的語言文字符號系統,你又如何重新去理解它,這時候很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去理解這套系統建構的過程。我們在這里談「存有三態論」,隱含建構所成的結構脈絡。這個結構脈絡是從「存有的根源」到「存有的彰顯」到「存有的執定」。

建構與理解是一體兩面,對於已有的一大套語言文字系統,我們如何重新去理解它?此時我們必須理解此一建構的過程,所以我們談存有三態論即隱含一建構所成之結構脈絡。這就是先前所說「存有的根源」到「存有的彰顯」,再到「存有的執定」,若通過一話語系統去說它的話,再往前追溯在話語之前有其結構,結構之前有圖象,圖象之前有意向,意向之前即在宇宙造化之幾,這是說心意初幾前那個渾然未分的「道」的狀態,或者我們可用《易經》所說「寂然不動」之態去詮解它。由此「寂然不動」而有「感而遂通」,由此「誠無為」而有「幾善惡」,由此一不可分的整體,所以在它開顯的過程才會有一心靈意向,由意向才構成圖象,由此圖象才化為結構,由此結構才化為一大套語言文字符號系統。⑨

從這層級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是隱含著道的開顯到展放的層級,同時也隱含我們去理解去詮釋的層級。理解與詮釋剛好與存有的開啟與展放是一個互為不可分的整體;但是它們的向度,一個是由上而下,一個是由下而上。理解、詮釋是由「言」到「構」到「象」到「意」到「道」,而「存有」的開展則是由「道」到「意」到「象」到「構」到「言」。我們這麼說是想要說明:在華人傳統有個非常可貴的東西,凡是我們去詮釋任何一個存在的事物,我們預設這個事物是可以上升到渾然不可分的層級,這個最高層級是存在也就是道,我們預設會有這個體證。

從話語、結構逐層而上,以更簡單的語詞來說,我們對「話語的記憶」,到「結構的把握」,再往上升到「圖象的想像」,再到「心靈意向的體會」,最高到達「存有之道的契入」、道的體證。「道的體證」是無言,是不可說的,而落實到我們對於句子的認知、記憶,這其實是已經說出了對象,有個對象你去記憶它認知它是什麼。換言之,我們有個從「不可說」到「可說」,到「說」,再到「說出對象」,這個復雜的過程。在我們的哲學里面,從不可說到可說到說出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言」上及「無言」,言之成為物,而無言則契及於道,道器原是沖和為一的。作為定象的物,它可以恢詭譎怪地沖而化之,而上及一個無言之境,不可言說的道。在我們的文化傳統里,非常強調這個「道」。換言之,你對於話語系統,當然要去把握它、理解它、詮釋它,但重要的是在認知、把握、理解、詮釋的過程中,不斷地瓦解,不斷地往上升進,最後到達這個「道」。

基本上,我們肯定人可以伴隨這樣的發展過程,而到達「體道」或是「證道」的活動;這同樣是詮釋不斷發展的層次,在華人的文化發展里,非常強調這點。而且,我們相信人們其實是必須要擺脫話語結構的限制,不斷地解構,不斷地一層一層往上升進,才可能達到道的體悟。人們不一定要完完全全通過整個語言的結構系統的把握,才能往上升進。在存在的當下,本身就有個機會直接契入道。華人文化傳統強調這個過程是要告訴我們「存在優先於思考」,「思考優先於認知」,「認知優先於話語」,「話語優先於被話語決定的定象」。正因為這樣的一個氛圍,禪宗的六祖慧能可以告訴他的弟子無盡藏,你要我講《法華經》可以,不過「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字我不懂,但道理我是懂得的,你就直接問吧!「道理」之為道理,是如其道,彰顯而為理,稱之為「道理」也。回到那個最高存有根源的契入,如其本身所顯露的,這里便隱含一套脈絡系統,這叫「道理」。所以我們說這樣的詮釋學是上及到「道」那個最高本體的活動,而成的「本體詮釋學」。

(來源:《船山學刊》2017年第5期;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正月十八日丙申 | 耶穌2018年3月5日; 作者簡介:林安梧(1957-),男,台灣台中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花蓮,97074。)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