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忠·神秘性與神性:論動畫角色「通靈」設計的神話思維 3

關於神話與童話之間的關係,美國心里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在《童話的魅力》中指出:「童話和神話之間有相當大的區別。神話在我們的心里發展過程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神話是對那些年紀稍長的能夠應付故事中的心里復雜性的人有用……神話反映按照超我的要求行動的里想的人物,而童話描述的是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恰當的滿足成為可能的一種自我的整合。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神話往往悲觀,而童話一般都很樂觀。」[8]

3通靈應該具備的神話特質

以神話思維作為帷幕來審視動畫角色的通靈,將有助於提升通靈的活力和文化維度,那麼,通靈應該具有哪些特質呢?

1. 通靈,需要神話的內蘊

英國著名作家凱倫·阿姆斯特朗在《神話簡史》中,根據考古學家從尼安德特墓葬群中發掘出武器、工具和用於祭祀的動物骸骨,從五個方面,推延、梳里了原始人當時的神話信仰以及其特質:

「其一,神話根植於人類的死亡經驗和衰亡恐懼之中。

「其二,從動物骸骨可以看出,在埋葬的同時舉行了獻祭活動。宗教與儀式密不可分,神話離開儀式活動將黯然失色,也正是儀式為神話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從而也導致它不為俗世凡夫和褻瀆神明者所里解。

「其三,尼安德特神話可以稱之為『墓邊神話』,它是在生命瀕臨極限之際的回光返照。所有最具份量的神話都與瀕死狀態相關,它迫使我們走出自身的日常經驗。在這一時刻,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抵達前所未聞之處,開始前所未有的行動。神話是關於未知的神話,是溯源到無以言說處的言說,神話由此抵達那偉大靜穆的核心。

「其四,神話並不是一個自圓其說的故事,而是關涉到我們應有的行為舉止。在尼安德特墓穴,有些屍身被擺放為一個初生嬰兒的姿態,似乎是為了重生———已逝者甚至為自己准備好了死後的下一個步驟。可見,只要能夠正確地詮釋神話,它就可以給人類帶來更為平衡的精神狀態和心里狀態,無論是在此世還是來生。」[9]

「其五,「所有神話都言及與現存世界並存的另一個維度,這似乎也有據可尋。信仰這一不可見但更為有力的真實———我們把它稱為神之世界———這是神話的基本母題。這也被稱之為『永恆哲學』。在現代科學體系創建之前,這一哲學思想曾貫穿一切社會的神話、儀式和社會組織,而它對傳統社會的影響更是延續至今。

「根據永恆哲學,在現實世界可見可聞的萬事萬物,都在另一個神聖領域里有著它的映像或摹本,並比它的此世存在更為豐富、強大和持久。在地球上,每種實存都只是原型黯淡無光的影子,一個不完美的摹本。只有分享到另一神聖世界的生活,必死的、脆弱的人類才能實現潛在的可能性。神話賦予現實世界一種直觀性,人們能夠直接洞察一切。它們的重點既非描述神衹的言行舉止,亦非出於無聊的好奇心或者娛樂之用,而是為了讓凡間男女得以模仿強大的神衹,體驗內在於自身的神性。」[9]

上述以人類學視野,探討了神話與死亡、獻祭活動、頻死狀態等關聯,說明神話世界與現實世界並非懸隔,是回答生死的故事。作為延續了這個基因密碼的通靈思維,其「生死」也許並非生命個體的肉體生命的滅絕,而是心里思緒在不同階段的枯萎與萌蘗,或者是生死瞬間的抉擇狀態。可見,通靈不僅是手段,意旨在於幫助動畫角色和觀眾,跳出當下自我的牢籠和藩籬和緩內心的負面心里的荷壓,撥開各種紛繁意識的牽扯和羈絆後,澄懷味象、明心見性,了知自己未來的方向和進取的能力。而且,通靈的起點不是炫技的游戲,而是對於死亡的恐懼和抵抗。動畫業者要求像對神話的領悟一樣,來通徹里解通靈能力的生命基點。

[8][美]阿瑟·阿薩·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姚媛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頁。

[9](10)(11)(12)(13)[英]凱倫·阿姆斯特朗:《神話簡史》,胡亞豳譯,重慶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8、32-33、34-35頁。

(本文刊載於《現代傳播》2019年08期;關鍵詞:國產動畫;  動畫角色;  神話思維;  通靈現象)

Views: 1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