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三·如何說故事: 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 3

一個意向對象呈現在我們印象中時,它同時承載了我們對此一對象的所有複雜經驗。舒茲稱一個意向對象因本身特性所引導、指涉出的可能印象為 “inner horizon”,本文將此名詞翻譯為「內在聯想」。一個意向對象除了有內在聯想外,還有「外在聯想」(outer horizon)(這兩個概念,華文學界多譯為「內視域」與「外視域」,但在本文脈絡中,聯想較能表達文意)。這棵樹一定存在一環境背景中,背景中的其他東西,旁邊的花草樹木,花園的設計、花園旁的房屋、街道等;這種種外在聯想也與「一株開花的樹」同時存在(同上引:108)。

當思維專注在一對象上時,我們可能感知到的經驗內容,包含了此一對象的所有內在與外在聯想。內在聯想與外在聯想給予任何一個意向對象無限的發想可能,他們的豐富內涵可以是我們說故事的創意泉源。

二、時間性

胡塞爾的現象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為我們的時間意識(consciousness of time)。胡塞爾所思考的時間,不是物理、外在、或客觀機械的時間;而是意識對事、物在時間過程中,變化發展的體驗。亦即,意識對事、物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軸線上之定位,以及所賦予的主觀意義。時間不是一個空的容器讓我們在裡面行動,也不是事物的時間標記,而是意識基於自己的意義建構邏輯,所記得的過去、身處的現在、和期待的未來。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意義是相對的,依賴彼此得到內涵,隨彼此改變而調整。以下文為例。一個陶醉在戀愛中的女孩,她回想兩人相遇的經驗是甜美的,她常編織兩人未來的夢想。但有天她發現對方欺騙,在那當下,兩人相遇的經驗頓時轉為苦澀,過去這段美好的時光原來是個謊言,編織的未來也隨之煙消雲散。過去與現在間,沒有
無法改變的固定關係,而是由當下的意向決定。同樣地,隨著現在的重新定義,過去的重新整理,未來也隨之調整。

雖然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相互依賴存在,但現在是「一個所有時間關係的關鍵點」(Husserl, 1991, as cited in Brough & Blattner, 2009: 128)。胡塞爾稱一個由目前狀態(present)所追溯出的過去歷史為回顧(retention),可預見的未來為前瞻(protraction)(Brough & Blattner, 2009: 129)。「回顧」是一個特定目前狀態的消失過往,它的內容不包含與此狀態無關的其他過去。回顧不是記憶;記憶是自主的意向活動,它可以再現(represent)我們曾發生的經驗,而回顧依附於特定意向活動,呈現(present)一個目前狀態的曾經。記憶再訪過去,回顧則整理過去,建構某些過去與現在的關係。同樣的邏輯,前瞻是基於特定目前狀態,所期待的未來可能。前瞻不是自然發生的將來,而是需以行動開創的局面。過去雖然過去,但它和我們的關係有可能因現在狀態的改變,而獲得新的意義。未來雖是未知,但它是否可能,取決於現在的行動。順利的話,現在的未來指日可期。碰到困難,昨天還鮮活的未來,今天已成明日黃花。

結合胡塞爾的時間概念與我們的行動,則可發現時間、行動、與結構,三者的相互建構關係。舒茲的社會現象學定義行動為有計劃的行為(Schutz, 1972: 19),強調行動的計劃性與目的性。一個「現在」採取的行動,是希望「未來」某個時間點,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是一個未來的「果」,引發現在行動的「因」。現在不是一個靜止狀態,未來不斷地來臨成為現在,現在不斷地流逝成為過去。現在的行動一方面成為我們進行下一個行動的基礎,另一方面則成為目前狀態的歷史原因。現在,來自未來,基於過去,在行動中連結過去到未來。雖然現在依附過去未來而生,但它可以決定過去到現在,以及現在到未來的因果關係和對彼此意義。在現在設定的未來目標,決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隨著現在的行動不斷地成為過去,這些過去的現在(past present),累積造成的現在的現在(present present),決定現在看過去的評價和意義,也決定現在到未來有多遠。

一個觀察到的行動或事件,可能只是一個時間軸上的現在片斷,它的背後存在一個過去延伸到未來的行動結構。瞭解行動或事件,意謂瞭解這個整個行動結構在特定時間軸線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因果發展。

三、行動的意義

舒茲傳承韋伯的理解(Verstehen)概念,也強調瞭解(understanding)行為,在於瞭解行動者賦予自己行動的主觀解釋(interpretation)。韋伯視理解為社會科學掌握社會真實的方法論,舒茲則認為對他人行動的理解,是我們生活在常識世界中(the common-sense world),一種定型化(typification)的能力(同上引:25)。

(原題:如何說故事: 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作者;孫維三,;原載:中華傳播學刊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第二十九期.2016.06.81-107頁;關鍵詞:社會現象學、故事、時間性、敘事、理解)[胡塞尔體驗理论]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