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三·如何說故事: 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 4

舒茲定義行動為:「基於行動者預先設定的計劃,而執行的行動」(同上引:19)。這個定義強調行動是有意識、主動、預先安排、且有目的。這個定義同時意謂,行動者乃基於目前的身處情境,想像行動完成後,可帶來的未來情境(同上引:20)。隨機、獨立的行動不屬此定義範圍,行動必須是持續、積極追尋、能帶來改變的作為。舒茲進一步指出,行動者要執行一合理的行動,須具備以下知識:(1) 對所處獨特的個人歷史情境有明確的認識;(2) 知道行動可以帶來的未來情境,即預期的目的;以及 (3) 具備可以達成目的的知識、方法、資源等(同上引:30-31)。

這些論點似乎加深了理解他人行動的難度;如果這些複雜的認知內容,是執行合理行動的前提,那我們怎麼可能知道別人腦中在想什麼。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可以很自然地和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溝通、彼此協調。我們對文化象徵有類似的感受,對社會習慣、習俗、制度有統一的認知。簡言之,我們擁有並參與建構共享的社會真實。舒茲表示,這是因為我們自始就生活在一個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世界;我們學習共享的社會知識,體驗共同的社會經驗。每個人都不是從零開始,第一手地探索這個世界,而是被放在一個已有固定文化解釋的環境中,傳承既有的態度、方法、和說法。

其他社會成員,不是一個個陌生生物,而是同胞;他們像我一樣,基於自己的原因,期待目標,規劃行動。所以我們大概知道別人要什麼,為什麼,以及怎麼做。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行動都有自己的動機、手段、和目的(同上引:55)。

所以,理解他人的行動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設身處地,以他的立場,看待他的行動。我們對情境的定義是主觀的,不同人對同一情境,會因不同的主體性,而有完全不同的解釋。「社會真實包含信仰和信念等,它們對行動者而言是真的,卻無法由外在觀察」(同上引:54)。因此,要理解一個人對行動所賦予的主觀意義,認識他的主觀
世界,首重發掘行動者對行動情境的主觀認知。在此基礎上,再行瞭解行動者的動機、期盼、目的等,當可領會行動者的經驗。

有這些行動的背景資訊,我們得以理解他人行動的主觀意義。若能理解,還能體會,體會隨行動過程和結果所帶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等感情。

參、概念應用:說故事的現象學命題

一、 命題一:以內在聯想與外在聯想拓展故事主題的取材

視野

如同一意向對象預設許多內在與外在聯想,任何一個故事對象(subject),也預設許多本身包含的內在聯想,與圍繞在旁的外在聯想。在選擇故事主題(theme)時,我們可就故事對象所預設的內在與外在聯想中,選擇可能切入的敘事觀點,發掘不同層面與立場的經驗世界。

在課堂上,本文作者以同學最熟悉的對象—自己—訓練學生開創敘事選材的視野。當過多年學生,同學們已非常熟悉如何介紹自己。示範的同學總是介紹自己姓名,來自哪裡,興趣志願等等。自我介紹,對學生而言,屬舒茲所謂的「定型化常識」(typification of the common-sense world)(同上引:7-11)。同學們碰到自我介紹場合,大多依樣畫葫蘆,標準說辭再來一次。要求同學多說一些不同內容時,同學往往就此打結。為刺激同學跳脫定型化常識的思考習慣,作者以腦力激盪,介紹內在聯想與外在聯想概念。作者改問「回想你昨天一天的經驗?」同學們的回答,亦多為一些標準類目,如上課、吃飯、聊天、上網等。再要求同學仔細想想,並請全班協助回答,但內容也多增加有限。

若細數,每早從意識逐漸清醒到朦朧入夢之間,我們其實經歷了非常多的經驗,豐富地可能超乎想像。以同學在校的一天為例:聽到鬧鐘聲音、睜開眼睛、感覺到甦醒的身體、腦中可能還有殘留的夢境、看到身處的環境、控制身體起床、穿拖鞋、走路、上廁所、梳洗、和室友互動、開電腦(手機)上網、瀏覽網頁或網上互動、選擇今天的衣著、走出寢室、碰到認識或不認識的同學、走過校園、看到校園景緻、進入餐廳、聞到食物的味道、看看今天的早餐內容、選擇早餐、感受早餐的滋味、享受(或不享受)早餐滋味。以上只是略述起床約一個小時內的經驗。我們還可以加入同學可能的意向活動:白日夢、腦袋裡揮之不去的旋律、期待、煩惱、興奮、生氣、憂傷、喜惡判斷等等。這還不包括同學一天行動過程中,可產生的外在聯想:身處環境的描述、互動的對象、彼此的關係、互動的方式與內容、接觸資訊的方法與內容、與資訊的關係、身處的場域與性質、身處的人際脈絡、人際脈絡的本質等等。

(原題:如何說故事: 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作者;孫維三,;原載:中華傳播學刊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第二十九期.2016.06.81-107頁;關鍵詞:社會現象學、故事、時間性、敘事、理解)[胡塞尔體驗理论]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