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生命進化與宇宙意識——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2

另一方面,又不同於人的心理過程和思想活動(這些構成人的精神生命)。也就是説,生理生命處於物質和精神生命之間。不過,生理生命並不與精神生命完全分離,相反,生理生命對於精神生命而言,既爲其提供基礎,又構成其限制。而柏格森的方法在於,始終基於這種限制,基於這種生理生命的基礎來考察精神生命。另一個問題在於,爲何在一個物質世界之中,會有某一部分或者某些部分,可以同時既是物質,又同時某種超越物質的東西(即生命)?而且,「生命現象不同於物質,生命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形式,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不可預見性的過程,生命去到哪裡,哪裡就體現出自由、新奇和創造」。

在1901年所作的上述思考,是與柏格森之前的研究一脈相承的。在1896年發表的《物質與記憶》一書的結論之中,柏格森冩道:“在意識和科學的旁邊,還有生命......個體意識被賦予以通過行動來表現自身的能力( le pouvoir) ,從而要求形成某些互相區別的物質區域,這些物質區域正好對應於生物的身體”。也就是説,生命在延續不斷的物質世界之中建立了一些與不同於物質的不連續的區域。但是,個體意識憑藉什麼能力,通過何種方式,出於什麼原因,得以在物質世界之中建立起有別於物質的特殊區域?對於這些問題更爲系統和深入的探討,需要我們進入到《創造的進化》一書中加以考察。

二、物質、生命、精神的辯証運動

毫無疑問,1907年出版的《創造的進化》是柏格森思想成熟時期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其生命哲學的作品。出版後引起了同時代人的驚奇和讚嘆,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冩道:“這是哲學史上的一個真正的奇跡;從根本上來説,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的開端”。全書多處談論生命,但是1901年時對兩種生命的區分,即“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之區分,在這本書中仍然有效,雖然並未明言。而且,《創造的進化》中使用“生命”(vie)一詞時,大多數情況下是在“生理生命”的意義上來使用的,當然也有個別地方,同時兼顧兩種意義。

這樣,世界中的存在就可以歸結爲三個層次:物質的、生命的、精神的(意識的)。在柏格森看來,精神生命,或者説人的意識活動和思想活動,無法被簡化爲人的生理活動;同樣,人的生理活動,亦無法被簡化爲物理化學過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滿足於從外部來描述生命現象和精神現象,從而根本不可能把握到生命之本質。“在純粹邏輯的形式下,我們的思想沒有能力呈現出生命的真正本質,呈現出進化運動的深刻意義”。因此,必須重新思考生命問題。

表面看來,由低到高,依次有三種層次的存在:物質、生命、意識。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澄清生命概念,以及生命與物質、生命與意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實際上,三者之間呈現爲一種互相聯系、彼此交錯的複雜運動,而意識始終扮演一個核心的角色。《創造的進化》的前三章,正好呈現爲物質、生命、意識三者之間的辯証運動:第一章,研究物質和生命的關係,並揭示出某種超越個體、超越物種的普遍生命;第二章,討論生命和意識的關係,揭示出進化的各種趨勢、各個方向;第三章,研究智力和物質的生成,這勿寧是從意識(宇宙意識)出來,返回到物質和生命。

在《創造的進化》中的第一章,柏格森在無機物(corps inorganisé) 和生命體(vivant) 之間建立了區分。在物質世界之中,有着各種各樣的物體,有些是生命體,有些是無機物,而二者之間似乎很難找到清晰的界限。在柏格森看來,無機物首先似乎表現出一些與綿延相反的特徵。與之相反,生命體有其曆史,有其綿延。

如果説數學化的、空間化的時間支配着無機物,那麼,在生命體這裡,體現出來的卻是綿延的時間。對於柏格森而言,這種空間化的時間,其實是將時間轉化爲空間,從而最終與真正的時間無關,所以:“我們對於物體的全部信念,我們對於科學所孤立的各種系統所作的操作,實際上都基於這樣的觀念:時間與之無關”。而唯有在生命中,我們才有可能擺脫空間化的時間觀,重新回到綿延之中,因此,“在有生命的任何地方,都是在某處敞開一個新的書冊以書冩時間”。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