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巴迪歐:語言,思想,詩歌 5

接著的事實也許就是正因為詩歌的運作同哲學的運作相對抗,詩歌才使哲學驚慌;哲學家往往是詩人充滿妒意的對手。換句話說:詩歌是不偏離自身行動的思想,因此沒有必要同時是思想之思想。接著,在思考思想的願望中哲學確立了自身。但總是不能確認,思想inactu,就是說可感的思想,是不是比思想之思想更真實。

柏拉圖引起的古老爭議一方面反對直接走向存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反對奪取或者說浪費了思考自身的必要時間的思想。這一對抗性清楚表現了那個症候,痛苦的分離,暴力和誘惑。

然而詩歌對於哲學並不比哲學對詩歌更溫和。對於dianoia,它並不親切:「你們,數學家,滅亡」,馬拉美粗暴地說。對於哲學本身,它也並不親切:「哲學家們,」蘭波說,「你們屬於你們的西方」。

衝突是哲學和詩歌關係的真實本質。讓我們不要祈禱這一衝突的終結。因為這一終結將不可改變地意味著哲學放棄論證或者詩歌再現客體。

現在,放棄數學推理模式對於哲學而言是毀滅性的,那將使它變成一首失敗的詩。而回歸客觀性對詩歌來說也是致命的,那會帶來說教詩歌,迷失在哲學里的詩。

不錯,哲學和詩歌的關係必須保持,正如柏拉圖所說,一場強有力的爭吵。

那麼就讓我們努力吧,隔離地,分裂地,毫不妥協地。讓我們為衝突中的火花而奮鬥,我們哲學家,往往在準確清晰的數學範式和(表明)獨特性與存在的詩歌範式之間被撕裂。那麼就讓我們努力,但是認清共同的任務,也就是去思考無法被思考之物,說出不可能說出的。或者,接受馬拉美的命令,我相信對於哲學和詩歌來說那是共同的:「那里——無論到底哪里——拒絕不可說的,它在說謊。」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