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語言的意義在於使用——維特根斯坦語言觀探析(2)

説語言與金錢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不具備物理實在性,這是否意味着,語言與金錢即是人工制品呢?

在十九世紀末,弗雷格認爲,科學的發展在許多情況下,基於相關工具的改進。對科學而言,日常語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我們有必要發明一種科學的語言,促使科學取得更大的進步。1879年,弗雷格《概念文字》一書的出版,即可看作他在此方面所做的初步努力。就日常語言與“概念文字”的關係而言,弗雷格曾做過這樣一個比喻,他將日常語言比作我們的手,而將“概念文字”比作扳手。毫無疑問,就日常生活而言,我們的手能做很多事情,同時也相當靈活。但就擰螺絲這一特定的工作而言,扳手則是更好的工具,即使它無比僵硬且只在這一特定的工作中有用。

羅素在其哲學工作中,認爲語言的表面語法常常掩蓋其真實的邏輯結構,許多所謂的哲學問題即是由此而來。因此,他認爲哲學問題的最終解決,有賴於語言的邏輯分析這一方法。而要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一種人工語言的發明則是必不可少的。

前期維特根斯坦部分地承襲了弗雷格和羅素的問題與方法,並試圖對相關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在《邏輯哲學論》中,維特根斯坦雖認爲日常語言是完備的,但同時也認爲語言表面的語法結構掩蓋了思想的邏輯結構,因此需要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來解決。而到了《哲學研究》時期,維特根斯坦則徹底放棄了建構一種人工語言的想法,認爲通過對語言之日常使用的勘查,即可治療因語言的不當使用而強加給我們的理智疾病。

經如上簡要論述,我們大致可以認可這一判斷,即“似乎沒有一個真誠的哲學家堅持過要用某種形式的邏輯語言來整個取代日常語言的想法。”[2](P426)的確,無論是弗雷格、羅素,還是前期維特根斯坦,他們雖認爲日常語言在科學或哲學的意義上有缺陷,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工具性的語言來幫助解決相關問題,但並不認爲需要用這種人工語言來全面取代日常語言。那其實也是不可能的,因爲科學或哲學並非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內容。

雖説極少有哲學家主張用某種人工語言來全面取代日常語言,但這並不表明沒有人曾持有過這一主張,並在某種程度上付諸於實踐。拉扎·匝門霍夫(Lazar Zamenhof),世界語的發明者,即曾“設想作爲國際語言的世界語可以消除歐洲的地方民族主義。”[3]卡爾那普在其思想自述中談到,掌握了世界語的人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問題。這説明世界語作爲一種人工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成功的。但爲什麼推廣世界語的運動,最終失敗了呢?直到今天,人們也沒有採取世界語作爲一種國際間交流的語言。

上述事實表明,基於某一特殊的目的而設計一種人工語言,在理論上是可能的。而且,相較於日常語言,人工語言具有邏輯性強、簡明而又清晰的特點。但人工語言所具有的上述優點,並不能使其成功地取代日常語言,根本原因在於,對於複雜多樣的生活形式而言,日常語言是更爲合用的。有學者説,“日常語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人類一直在使用它完好地表達和傳達着我們的思想,在描述着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實。”[2](P425)在這一問題上,後期維特根斯坦及約翰·奧斯汀,持有大致相近的觀點。

語言無法脱離人類而存在,因此其不具備物理上的實在性,但依其本性,語言也不是某種人工制品、由幾個聰明人設計而成。在一個類比的意義上,金錢也是如此。哈耶克由此指出,像語言、金錢,以及市場或道德準則等,“並不是真正的人工制品,不是自覺創造的結果。”[4](2018-11-10 愛思想;刊於《雲夢學刊》2018年第6期,頁102-106)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博格西昂.對知識的恐懼:反相對主義和建構主義[M].劉鵬博,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12.

 [2]韓林合.《邏輯哲學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美]詹姆斯·C.斯科特.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M].王曉毅,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328.

[4][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學的反革命:理性濫用之研究[M].馮克利,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83.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