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丹·李鵬·朱竑〈國外「家」的地理學研究進展及啟示〉(4)

3.2「家」的地理學研究話題

3.2.1 身份與家的內在聯系

家是生產身份的重要場所。不管是物質意義上的家,還是符號意義上的家,總是與階層、性別、性取向和種族等身份相互交織。物質和符號的家均產生和定義了身份,體現了身份的不平等性,同時,身份也影響了家的意義(Blunt et al, 2004)。本論文將重點綜述階層和性別與家的內在聯系。


(1) 階層關係

隨著房屋所有權的出現,住房成為了消費品,是價值和住房者的身份的反映。Gregson等(1995)指出,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中產階級女性被比喻成「天使」,是創造「天堂式」家的人,而工人階層女性則僅僅是家庭勞動力;在當代英國社會,中產階層社會再生產是以家為基礎的空間生產,反之,日常的社會再生產也是「家」的重要構成部分。階層的地方生產不僅僅是通過家的歸屬感定義,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家園外面更大範圍的世界(不管是真實的外界還是想像中的外界)對立而定義(Clarke, 2001)

美國中產階級在郊區贏得了私人領地,通過與外界的對立,這種優越性的郊區住宅成為身份的像徵,階級關係則在家的領域里被美學化,被重新定義為生活方式、品味和消費和視覺享受(Harvey, 1990)。因此,家的地方構建不僅僅是裝飾墻壁和布置家具等單純行為,更是一個政治議題。在紐約下東區的紳士化過程中,美國新興中產階級創造了美好「家園」,原地方占據者卻面臨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為了迎合美國中上階層口味,改造城市中心區破舊不堪的社區,創造精品消費景觀,市政府改變了管制該地區公共空間的方式,將妓女、毒販、流浪漢等全部從公園和其他公共場所驅離。這一紳士化過程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反抗,這一過程被認為是對他們生活方式、社區和「家園」的攻擊,對曾經是鄰里標志的文化多樣性的挑戰(Reid et al, 1993)

(2) 性別化的空間

「家」的研究是由女性地理學興起,在女性地理學研究中,家和家庭生活也一直占據重要位置。在主流的大眾文化和媒體話語中,家是一個性別化的空間,充斥著母性意識形態(Chee, 2012),但是媒體刻畫出的家的特征和意義與女性自身的日常生活經驗並不完全相符,對於長期在家照顧子女的女性而言,家是一個多層次和複雜的空間,她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家僅僅被定義為一個從事照料活動的地方(Yantzi et al, 2008)。然而,大眾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仍然深刻影響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實踐和態度。

在對生活在愛爾蘭都柏林市衰敗地區的婦女研究發現,由於家空間所賦予她們的照顧小孩的責任,這一私領域的空間限制了女性從事關注自我的休閑娛樂,從而形塑了她們對家的意義的認知(Quinn, 2010)。Brickell(2013)研究了柬埔寨現代家庭中被拋棄或離異女性的婚姻解體經歷,表明家的物質和符號面向均受到女性生活決策和婚姻經歷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她們的生活決策和婚姻經歷,再現了柬埔寨現代住房的複雜性和流動性。廚房,作為家里一個典型的性別化空間,其規劃、設計和空間安排與性別之間存在複雜的互動關係。

20世紀30年代芬蘭人的家中,廚房是一個獨立的「工作」場所,而到了50年代,廚房則變成了空間佈局的中心,廚房這種「可視化」的變化體現了家庭婦女勞動的地位變遷(Saarikangas, 2006)。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7-1946年)的英國,女性作為建築師成為了廚房的設計者,但同時也是廚房的使用者,打破了工作場所和家的二元劃分,也是與當時更廣闊的女性角色變遷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然而研究者在結論部分也指出, 「重新定義女性空間的努力不僅強化了傳統的性別角色,同時也讓女性卷入這一過程。廚房由女性設計,同時也設計了女性」(Llewellyn, 2004)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