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間性」理論及其生成語境〉(2)

我們知道,文本間性(一譯「互文性」,法文ERTEXTUALITE;英文INTERTEXTUALLITY;俄文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這是後結構主義理論家茱莉亞·克里斯特瓦於1967年引入的一個術語,它現在已成為後現代主義的藝術作品分析中一個基本的術語,它不僅被作為文學文本的分析工具,或者是文學存在的特點的描述工具(盡管它最初正是在這個領域出現的),而且被用於已獲得「後現代感」之名稱的當代人的那種世界感與自我感的界說。楚爾加諾娃總結道:

克里斯特瓦是在重新思考巴赫金的《話語藝術創作中的內容、材料、形式問題》(1924)一文的基礎上,來建構自己的學說的。巴赫金在那里對文學存在的辯證法加以描述時指出,除了向藝術家提供的現實,藝術家還要與在他之前和與他同時代的文學打交道,他與那些文學之間處於經常性的「對話」之中,這個對話被理解為作家同現有的那些文學形式之間的鬥爭。「對話」思想被克里斯特瓦純粹形式主義地接受了,被視為絕對地局限於文學領域,文本之間的對話,也就是文本間性。克里斯特瓦這一術語的真正涵義,要置於雅克·德里達的符號學術語的語境之中才能弄清楚,後者力圖剝奪符號的指涉功能(語言符號與現實或想象的事物的關係)。

在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家的影響下,人的意識被等同於文字書寫的文本,文本被視之為仿佛是唯一多少可以信賴的對人的意識加以銘寫刻錄的方式。由此,一切——文學、文化、社會、歷史、人本身——均被視之為文本。

認為歷史與社會乃是那種可以作為文本來「解讀」的東西這一主張,導致了將人類文化看作整一的「互文本」來接受,而這一互文本則也似乎作為一種前文本——任何重新出現的文本的前文本——在起作用。……克里斯特瓦強調這一「遊戲」的無意識性,捍衛文本的生產性——非人格化的「無個性的生產性」——這一主張是在提示,文本仿佛是繞過個體之有意識有意志的活動,自在自為地產生:「我們將發生於單一的文本內部的那種文本的相互交錯,稱之為文本間性。對於認知的主體,文本間性——乃是這樣的概念:它將是文本解讀歷史並被寫入歷史的那種方式的一個標識」(克里斯特瓦:《詩歌語言的革命》,巴黎,1974,第443頁)。結果是文本被賦予實際上自主自律的存在與「解讀」歷史的能力。

文本間性學說緊密地相關於理論上的「主體之死」——由福柯引入的「主體之死」,與後來由巴特所宣布的「作者之死」(即作家之死),以及個體的文本之「死」——消融於或明顯或隱在的征引之中的文本之死,而最終也就是讀者之「死」……在閱讀過程中,作者、文本與讀者這三者全都化成一個場——「文字寫作之遊戲的無邊無際的場」。

羅蘭·巴特對文本間性與「互文」這兩個概念給出了經典性的表達:「每一文本都是互文文本;在該文本之中,其他文本——先前文化的文本與周圍文化的文本——以或多或少可被辨認的形式而在種種不同的層面上出場:每一文本都是由一些舊的引文編織而成的新的織品。諸種文化代碼、公式、韻律結構的,社會習語的片斷,等等——它們全都被文本吞沒,在文本中被移位,因為在文本之前與文本周圍總是存在著語言。作為任何文本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前提性的條件,互文性不能被歸結為源頭與影響問題; 它是那些其出身很少可以揭示出來的匿名的表達式之共同的場域,那些無意識的引文或自動的引文——沒有帶引號就給出的引文之共同的場域」(巴特:「文本」∥法國《通用大百科全書》第15卷,1973,第78頁)。


原載 中國民俗學網 | 發布日期:2014-09-27【作者簡介】周啟超,男,安徽無為人,文學博士,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