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元:探源文明與厚植自信(下)

文化認同感·文化自豪感·文化使命感:中華文明歷史研究對文化自信的塑造和提升,是通過增進我們對民族、國家、政黨的文化認同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使命感來實現的。首先,文化認同感,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

這種文化認同感是建立在歷史與現實相聯系的基礎上的,是人們在社會化過程中習得的對現存秩序的認可和接納,而通過對中華文明歷史的學習和研究,能夠有力地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也能揭示近現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必然性,說明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走的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由此昭示中國道路所具有的內在文化血脈和深厚文化土壤,逐漸建構並強化人們的民族文化認同、中國道路認同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認同,並由此進一步幫助人們樹立起作為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乃至中國共產黨的一分子的觀念和覺悟。

其次,文化自豪感,是一種文化上的崇慕心理。它是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產生的,對既往民族、國家、政黨的輝煌歷程、偉大成就、崇高精神的欽佩和向往,是作為其中一分子所產生的精神的高度共鳴,為之驕傲,感到與有榮焉。人們在學習和研究中華文明歷史的過程中,接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認識到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輝煌歷史成就,自然而然會為之感奮、心生向往、引以為傲。魯迅先生在《中華民族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說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先生將中國人的自信力與民族脊梁相聯系,也表征了中華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傳承是支撐中華民族自信心的深層力量,因為民族脊梁是文化自豪感的生動體現。最後,文化使命感,是一種文化上的自我實現和超越。它是在充分認同、理解既往民族、國家、政黨歷史道路和當前現實的基礎上,對個人和集體歷史使命的賦予和實現,彰顯了文化的自覺性和實踐性。唯有高度的歷史自覺,方能確立崇高的文化使命。而增進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無疑能夠幫助人們確定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認清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勢,賦予其社會責任感和個體價值追求以時代性和民族性,從而推動從自發向自覺的轉化。

習近平2016年5月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這段話深刻揭示了學習和研究民族歷史文化與堅定文化自信的內在關係。換言之,對中華文明史、中國共產黨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深入學習與研究,能夠向世人展現中華民族的輝煌歷程、燦爛文化、偉大精神,由此彰顯出民族、國家、政黨的文化價值和文化生命力,在人們的觀念中潛移默化地確立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中國道路認同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認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使命感,文化自信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從這個意義上講,黨中央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關注,是有著高遠的立意的,不僅僅局限在對一個具體的考古學問題的考察上,而是要借此推進全黨全社會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學習和研究的重視,樹立文化自信,從而為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深厚、持久的力量之源。(作者謝輝元,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