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后望書》調水工程:用不上水與用不起水

規模空前、耗資空前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箭在弦上

一本聲稱調西藏之水能救中國的書正在熱銷之中

曠世工程,水變成油,怎能維系我們民族與國家血脈

那些傷口將永遠難以愈合,流淌鮮血

現實、想像和理想,科學與偽科學

緊鑼密鼓的造勢與宣傳,誰在忽悠中央?


跨流域調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古代調水,多數是為了航運的需要,增加河流的水量,另外挖掘運河,溝通各個水系,就像修公路網。

如公元前360年動工開鑿的鴻溝工程,引黃河水東流,注入圃田澤,經過這個湖泊的調節,然後“又為大溝而引甫水(圃田澤)”東到大梁,即現在的開封附近。鴻溝二期工程分為兩支,分別把黃河水引入了淮河水系的汴水和沙河(《河南航運史》),大大增加了這兩條河流的流量。“北水南調”、“引黃濟淮”的“鴻溝水系”,使中原地區成為古代全國交通的核心,這實際上是大運河的雛形,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流域是我國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有人說黃河文明是一種“落後的文明”,黃河是害河,還是母親河?這個爭論肯定還會繼續下去。東漢時期,劉秀定都洛陽,全國政治中心移出關中,洛陽成了大批漕糧的集中地。洛陽修建了有名的陽渠,因勢利導,西引洛水為主源,又納入其他一些河流的水量,運糧的漕船可直抵城下。絲綢之路,在洛陽通過運河,與淮河和東南沿海地區其他運河對接。從漢、唐至宋代,調水,治理河道,在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從黃土高原腹地的關中,向東部平原地區的過渡和轉移中,各大水系運河網起了決定性作用。


曾7次被黃河水淹沒的古都開封,濃縮了古今黃河的變遷史,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洪水,死亡人數達35萬之多,開封成了一座荒城。但不可忘記,開封幾度因河而廢,因河而興。北宋時正因為調黃河之水入汴河,航運之利使開封成為人口上百萬,富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至今,我們仍能從《清明上河圖》中領略汴京的繁華與舟楫之便。

當代跨流域、遠距調水,主要是補充流域和區域淡水資源,以滿足工農業生產或城市用水。

在過去幾十年中,大規模、跨流域、遠距離調水有比較成功的,效益明顯的,如引灤(河)濟(天)津,至少天津增加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水源。也有眾說紛紜、評價不一的,如上世紀80年代投資10億元修建的引黃(河)濟青(島)工程——如果考慮到近百萬民工、6000多名解放軍參加這一工程建設,還有6.5萬畝占地、移民費用等等,工程實際造價大大超過了預算。

引黃濟青工程全長290公里,從黃河邊的打漁張引水閘到青島,穿越小清河、淄河、濰河等數十條大大小小河流,有一座大型水庫蓄水,大量隧洞、涵閘、數百座橋梁,沿途有5座泵站逐級提水,引黃濟青工程建成後,設有工程管理局和分局。人員多,運行成本和管養費用高。水引到青島後,價格大大高於當地開源和節水的花費,因此青島盡量用本地的水源。但有關部門規定青島即使不用水,一年也要交數千萬元“水費”,以維持這一工程的運營。據了解,引黃濟青工程利用率不到40%,引黃濟青工程並未達到原來論證和規劃設計的標準。另外,黃河下遊頻頻出現斷流,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平均每年斷流時間在102天左右,斷流河段長達400多公里,造成了冬春季節黃河常常無水可引。 

——如果拋開計劃經濟國家投資不計成本,工程剛動工沿線城市自來水價格就全面上漲、“接軌”等政策性因素,單從經濟技術方面分析,引黃濟青與海水淡化的成本相差無幾,工程算不上“效益顯著”。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