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疏勒河的挽歌 の 河西走廊田園風光

我不知道當代水利專家,是否研究過古代疏勒河流域灌溉工程和設計理念,有沒有評估疏勒河水全部攔截後對下遊生態環境的影響。河西走廊西端歷史上一直是農業和牧業交錯地區。既有綠洲的田園風光,也有片片草灘點點羊群。


當我們要弄清楚人類活動與自然力此消彼長的規律,反思經濟社會發展決策的得失,探討水資源的分配與管理機制,現代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自然發展的關係時,河西走廊絕對是一個樣本。

在這片土地上,交織著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難以解決的矛盾,不同地域人群之間利益和生存權利的沖突,演繹著人生的希望與失望,城市和鄉村的經濟的繁榮,以及文明的衰敗。雖然在生態惡化的進程中,自然力顯得過於嚴酷難以抗拒,但人絕對不是一個配角。幾十年來,在“改造大自然”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大戲,熱鬧的場面沒有維持多久,落幕卻顯得黯淡蕭條,似乎連觀眾都已經走散。


近幾十年來,這里的澆灌面積擴大,人口的自然增長,和定為“商品糧基地”的產業發展政策,對水資源構成了極大壓力。疏勒河農業灌溉區中遊幹流長129公里,面積1.2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了常年斷流的下遊。灌溉面積80餘萬畝,灌區總人口13.3萬人,人均約6畝——大大超過了中國人均的耕地面積。其中雙塔(水庫)灌區28.7萬畝,佔灌區總面積34%,人口4萬多。敦煌——安西綠洲人均水資源遠遠超過中國很多地區,原本承載幾十萬人口並無問題。而現在為什麽到了這個地步呢?

無垠的大漠,豐富的土地資源,再加上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對農作物生長有利。古往今年,人們萌生的第一個衝動就是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甘肅省確定在疏勒河流域建立商品糧基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小麥、玉米、胡麻、棉花的種植,此外還種植瓜果、啤酒花、啤酒大麥等,這些農產品都遠銷“全國各地”。


糧食是高耗水作物。在中國的東北華北等地,小麥的耗水系數為6~8。而在河西走廊,降水很少,幾乎全靠灌溉,生產1公斤小麥,要用水1立方米以上,民勤、敦煌等每公斤小麥達1.4立方米。每立方米水的產出僅為全國平均水平1/16。

張掖市甘州區王其閘村農民王愛忠家,13畝地全種小麥,每畝用水1000立方米以上。每畝小麥500公斤已經不低了,這就是說,生產1公斤小麥要一噸多水。2004年,王愛忠家改種了10畝制種玉米,產量增收兩成,每畝還能節水300立方米。——這戶農民《人民日報》作為節水典型來報導的,一個農民一年節水3千多噸。可每畝灌溉用水還是達到了700多立方米。

農業的產業結構,還有節水技術的應用推廣。河西走廊諸內陸河流域能否在新世紀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十字路口。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